水盛放装置的包装箱及盛水袋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07498阅读:来源:国知局
封片111、112、113和114,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可以固定在一起,例如通过粘接剂粘接在一起。其中位于最顶侧的顶封片111具有两个开孔形成部116,位于下侧的三个顶封片112、113和114设置有和开孔形成部116位置对应的开槽115。开孔形成部116适合于被按压、裁剪或撕除等而形成对应于开孔115的开孔117。这样当使用者拎起箱体时,使用者在箱体上的握持部分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箱体材质构成,足够牢固以承担箱体和水的重量;且这种设计也可以提供足够的握持空间以容纳使用者的手,以提高拎起箱体的可操作性和舒适度。值得一提的是,开孔形成部116可以完全剥离顶封片111,也可以形成可弯折片,而局部仍然一体连接于顶封片111。值得一提的是,三个顶封片112、113和114也可能预先没有形成开槽115,而是通过上述开孔117的形成方式而在使用时通过按压、裁剪或撕除等方式来形成。另外,开槽115和开孔117的位置对应,从而一起形成互相间隔地设置的两个握持孔118,以方便使用者的手部的握持。
[0072]具体地,使用者或运输人员可以将一只手的多个手指分别穿过对应的握持孔118,从而使用者或运输人员的手握持于顶封片111、112、113和114,这样使得使用者或运输人员可以方便地将水盛放装置提起并携带至所需要的任何地方。更具体地,例如运输人员在从运输交通工具如汽车、轮船或飞机等上取出装载有水的水盛放装置后,然后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方便地握持水盛放装置,并且将水盛放装置送至使用者手中。另外,使用者也可以将水盛放装置方便地携带至其想要的地方,例如可能从室内的一个房间携带至另外的一个房间,或者也可能从室内携带至室外的需要位置,从而在各种室外活动如聚餐、聚会、户外旅游中可以提供用水供应。而且,当装载有水的水盛放装置在超市或商店中售卖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将水盛放装置带回家中或工作场所等,从而不需要类似以前只能通过整体搬动的方式,从而携带非常方便。
[0073]如图2和图4所示,软质盛水袋20的袋体21由柔性制成,例如可以由多层复合材料形成用于存储水的储水腔22,这些复合材料可以是合适的聚合物薄膜如聚酯薄膜、聚酰胺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等或其复合体,并且还配置有遮光层如铝箔层,从而使袋体21具有遮光隔热的作用。这样,水可以填充进入储水腔22并且使软质盛水袋呈膨胀状态,并且防止水受到阳光照射而升温而影响水质,而且在运输并且使用过程中,软质盛水袋20都可以始终保存在硬质包装箱10中,外侧的硬质包装箱10也起到隔热遮光等作用。从而,本实用新型的软质盛水袋10的袋体20具有较好的阻隔性、热封性、遮光性、耐高温、耐低温等特征,并且能提供良好的抗冲击能力。
[0074]储水腔22的容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储水腔22容积可以是3-20L,更具体地,例如可以是3L、5L、8L、10L、12L、15L、20L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指出的具体的容积数值只作为举例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水盛放装置通过软质盛水袋20搭配硬质包装箱10的包装方式,相对于传统瓶装水,在远距离运输时更能节省运水成本,并且同时也提供了优异的便携性能。
[0075]如图9A至图9D示意了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的水盛放装置在取用水时的示意图。更具体地,如图6至图7所示,通过开口形成部13形成开口 14和缺口 16,找到出水装置30的位置,并且从开口 14拉出出水装置30,如图8中所示,使出水装置30定位于开口 14。然后使用者可以经由操作出水装置30得以取用袋体21的储水腔22中的水。
[0076]进一步地,出水装置30可以构造成方便控制出水量的水龙头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出水装置30包括一固定部32以及出水部33,固定部32连接于袋体21,以用于安装出水部33。出水部包括一水阀331,一控制机构332和一安装壳体333,并且具有一出水口 34,控制机构332在使用者的操作下用于打开和关闭水阀331,从而控制水流的通断,从而使使用者得以方便地取用自己所需要的水量。壳体333 —端部适合于容纳于固定部32形成的内腔323中。
[0077]从而,在袋体21装水时,水可以从固定部32的内腔323中装入储水腔22中。当装载有合适水量后,将出水部33的壳体333的一端部塞入内腔323中,以使得存储在储水腔22中的水不会泄露。可以理解的是,壳体333的端部的尺寸和固定部32的内腔323的尺寸相适配,以使出水部33不会轻易地从固定部32滑出,并且形成紧密无缝的安装。
[0078]这样,出水装置30搭配软质盛水袋20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水盛放装置不需要搭配饮水机就能方便地取用水。更具体地,当使用者需要用水时,可以将盛水容器放置在出水装置30附近的适宜位置,然后使用者作用于控制机构332,以打开水阀331从而形成出水通道31,这样水可以从袋体21的储水腔22中流入出水通道31,并且进一步地从出水装置30的出水口 34流入盛水容器中。当使用者取到合适水量的水后,再操作控制机构332,以关闭水阀331,从而断开水流。这种取用方式非常方便,而且也不会造成水的污染。
[0079]而且,因为在取用过程中,软质盛水袋20—直可以放置在硬质包装箱10中,从而即使储水腔22中的水量较少时,依然不需要将软质盛水袋20取出而通过挤压的方式来使水流出,而这种挤压方式并不容易控制出水量,即因为软质的袋体21在受到挤压时,水会迅速地在储水腔22中流动,而导致出水速度不可控。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只需要将硬质包装箱10以预定角度倾斜,从而可以使储水腔22中的水位再次位于开口 14的上方,这样可以将储水腔22中的水基本上彻底地倒出,并且握持硬质包装箱10的方式更容易控制出水量。
[0080]如图10至图13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的出水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中所示,出水装置30的固定部32进一步地包括凸起地设置于出水装置主体的两个定位部321,并且两个定位部321之间形成定位槽322,这样,当出水装置30在拉出开口 14后,箱体10形成开口 14的连接缘15的至少一部分适合于定位于两个定位部321之间形成的定位槽322中,从而起到定位出水装置30的作用,即在将出水装置30拉出开口14后,一个定位部321位于连接缘15的内侧,而另一个定位部321位于连接缘15的外侧,这样可以通过定位部321的限位作用,使得出水装置30的出水口 34保持在箱体11的外部,以利于使用者取用水。而且因为定位部321的限位作用,在操作出水装置30而取用水时如按压或旋转操作时,出水装置30也不会因为受力而缩回箱体11中。
[0081]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定位部321可以一体地形成于出水装置30的固定部32,也可以是至少一个定位部321沿着固定部32的长度方向可滑动,从而调节定位槽322的宽度。例如一个定位部321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于出水装置30的主体,并且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沿着出水装置主体滑动,从而调节与另一个定位部321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可滑动地设置的定位部321可以设置在邻近袋体21的那一侧,而远离袋体21的另一侧设置固定不动的另一个定位部321。
[0082]如图11所示,根据另外的变形实施方式,出水装置30也可以形成内凹的定位槽322,从而箱体10形成开口 14的连接缘15的至少一部分适合于定位于内凹形成的定位槽36中,从而起到定位出水装置30的作用。即不需要设置向外的凸起,而是通过出水装置30主体本身向内凹而形成起到定位作用的定位槽36。
[0083]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这个优选实施例出水装置30的水阀331和控制机构33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在使用时,出水口 34适合于方向朝下地设置,以方便使用者盛接水。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出水口 34也可能会倾斜地设置或沿水平方向地设置。在使用时形成的出水通道31 —端与袋体21的储水腔22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水口 34相连通,这样存储在储水腔22中的水得以流经出水装置30内的出水通道31并从出水口 34流出。而水阀331用于打开和关闭出水通道31,控制机构332用于操作水阀331,以通过控制水阀331处于打开状态的时间,来控制取用水量。
[0084]更具体地,控制机构332包括一按压部3321,一传动部3322和一复位部3323。水阀331连接于传动部3322。如图12所示,当使用者用手指按压按压部3321时,其按压力作用于传动部3322,从而传动部3322带动水阀331移动,以使出水通道31和出水口 34相连通,从而可以从出水口 34放水。而当使用者的手指离开按压部3321时,复位部3323使得按压部3321和传动部3322恢复到初始位置。更具体地,复位部3323可以是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进一步进可以实施为复位弹簧。在按压部3321受到按压作用时,复位弹簧受力而被拉伸或压缩,例如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复位弹簧被压缩,而在按压部3321不受到按压作用时,复位弹簧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带动按压部3321和传动部3322恢复到初始位置。
[0085]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按压按压部3321的方向可以与出水口 34出水的方向互相垂直,如按压部3321和传动部3322之间通过倾斜面接触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