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液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775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液喷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液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乳液喷头。
【背景技术】
[0002]现有乳液喷头的种类和结构有很多,这些乳液喷头一般都包括泵体、活塞座、活塞、活塞杆、弹簧、内圈和头帽,其中,活塞座、活塞和活塞杆装配为一体件,内圈安装在泵体和连接座的外部,活塞杆的上端外露于内圈,泵体的下端外露于内圈,头帽安装在活塞杆的顶部,在头帽上设有喷嘴。需要泵出乳液时,往下按压头帽,活塞座和活塞杆随之往下移动,弹簧被压缩,并同时带动活塞向下移动,将预先存放在泵体内的乳液泵出。乳液被泵出后,松开手,在弹簧的弹力下,活塞、活塞座、活塞杆及头帽往上移动,乳液再次被密封在泵体内部。不断地重复按压动作,乳液就会不断喷出。从上述工作过程可知,弹簧是其重要组件之一,活塞杆的往上复位通过弹簧的弹力来实现。现有乳液喷头中的弹簧都采用内置式安装结构,即将弹簧安装在泵体内活塞和活塞座的下方,乳液喷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弹簧需要与乳液相接触,因而容易受到乳液污染而产生生锈腐蚀现象,从而影响乳液喷头的使用卫生和使用寿命。并且,现有乳液喷头的弹簧安装结构还存在弹簧安装不够牢固的缺陷,使用过程中弹簧容易发生晃动。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乳液喷头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弹簧不会受到乳液污染的乳液喷头。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乳液喷头,包括泵体、活塞座、活塞、活塞杆、连接座、吸片、弹簧、内圈和头帽,所述活塞座、活塞和活塞杆装配为一体件,所述连接座安装在泵体的顶部,所述吸片安装在泵体的底部,所述内圈安装在所述泵体和连接座的外部,所述头帽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顶部,在头帽上设有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具有径向凸台,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具有限位台阶,所述弹簧位于泵体外并套设在所述的活塞杆上,且弹簧的顶端与所述的径向凸台相抵,弹簧的底端与所述的限位台阶相抵。
[0005]为了避免弹簧晃动,所述活塞杆顶端的外周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分布有多条凸筋,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自所述限位台阶的内周边向上延伸有环形凸柱,所述弹簧的顶端套设在所述的凸筋外,所述弹簧的底端套设在所述的环形凸柱外。
[0006]优选地,所述活塞杆的内周壁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有多条竖向凸筋,在每条竖向凸筋的顶端形成有限位凸块,所述活塞座顶端的外周壁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凸块卡设在所述的限位槽内。这样,既便于活塞杆压入活塞座,又可以避免活塞座脱离。
[0007]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台阶的内周边向下延伸有内环壁,限位台阶的外周边向下延伸有外环壁,所述泵体的顶部限位在所述的内环壁与外环壁之间,在所述内环壁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圈用于与泵体密封配合的环形凸筋,并且,内环壁的底部形成能阻止所述活塞向上移动的阻挡位。这样,连接座可以更好地与泵体密封配合。
[0008]为了使连接座能与内圈相固定,所述外环壁的底部向外延伸有环形凸台,所述的内圈扣设在所述的环形凸台上,在所述环形凸台的底面与内圈之间还设有垫片。
[0009]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活塞座底端的外周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开有多条间隔分布的竖向槽。这样,竖向槽与泵体内壁一起作用可以用于捣碎液体中颗粒状的物体,且竖向槽可以作为用于乳液向上流动的通道。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活塞包括内瓣膜和外瓣膜,所述活塞杆的底端伸入内瓣膜与外瓣膜之间并与活塞之间留有纵向活动空间,所述内瓣膜的上端部呈喇叭状向外开口并与活塞杆内壁密封配合,所述外瓣膜与所述泵体的内壁密封配合。
[0011]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泵体底部的内周壁上沿着圆周方向成型有定位凸筋,所述吸片夹设在定位凸筋与泵体内侧底面之间,所述泵体底部开有通孔,通孔的四周向上延伸有凸起部,所述吸片中间设有与所述凸起部相密封配合的密封平面,所述密封平面通过连接筋与吸片内侧面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吸片与泵体之间的密封效果更佳。
[0012]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在所述的内圈的外部套设有外圈,在所述的头帽外部套设有按帽。外圈一般为氧化铝圈,按帽一般为氧化铝按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乳液喷头将弹簧设于泵体外并套在活塞杆上,且弹簧两端分别与活塞杆顶端的径向凸台和连接座顶部的限位台阶相抵,即弹簧采用外置式结构而被支撑在活塞杆与连接座之间,从而可以避免弹簧受到乳液污染而生锈腐蚀,使乳液喷头使用更为安全、卫生,延长喷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去掉外圈和按帽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去掉内圈、头帽和喷嘴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原始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按帽初次下压时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按帽受弹力作用而回升时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按帽再次受力下压时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按帽再次受弹力作用而回升时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乳液喷头包括泵体1、活塞座2、活塞3、活塞杆4、连接座5、吸片6、弹簧7、内圈8、头帽9、喷嘴10、垫片11、外圈12和按帽13等组件,其中,活塞座2、活塞3和活塞杆4装配为一体件,连接座5安装在泵体I的顶部,吸片6安装在泵体I的底部,弹簧7设有泵体I外即采用外置式结构,且弹簧7支撑在活塞杆4与连接座5之间,内圈8即大圈安装在泵体I和连接座5的外部,头帽9安装在活塞杆4的顶部,喷嘴10设于头帽9上,垫片11设于连接座5与内圈8之间,外圈12采用氧化铝圈并套在内圈8的外部,按帽13采用氧化铝按帽并套在头帽9外部。
[0026]本实施例中的弹簧7具体安装结构为:活塞杆4的顶端具有径向凸台41,连接座5的顶部具有限位台阶51,弹簧7位于泵体I外并套设在活塞杆4上,且弹簧7的顶端与径向凸台41相抵,弹簧7的底端与限位台阶51相抵。为了避免弹簧7装配完毕后产生晃动,活塞杆4顶端的外周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分布有多条凸筋42,连接座5的顶部自限位台阶51的内周边向上延伸有环形凸柱52,弹簧7的顶端套设在凸筋42外,弹簧7的底端套设在环形凸柱52外。
[0027]活塞杆4与活塞座2卡接固定,具体地,活塞杆4的内周壁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有多条竖向凸筋43,竖向凸筋43与活塞座2相配合,便于活塞杆4压入活塞座2。在每条竖向凸筋43的顶端形成有限位凸块44,活塞座2顶端的外周壁上形成有限位槽21,限位凸块44卡设在限位槽21内而使活塞杆4与活塞座2能保持上下同步移动,进而避免活塞座2脱离。在活塞座2底端的外周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开有多条间隔分布的竖向槽22,竖向槽22与泵体I内壁一起作用可以用于捣碎乳液中颗粒状的物体,且竖向槽22可以作为用于泵体I内腔的乳液向上流动的通道。
[0028]另外,连接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