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船机后大梁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0824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卸船机后大梁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卸船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卸船机后大梁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后大梁是卸船机重要结构部件,一般悬挂于门框横梁之上。后大梁不仅是小车运行的通道,有时也肩负支撑机器房及房内机构设备的重要作用。卸船机后大梁固定在门框两横梁之上,一般采用焊接连接(参照图1和图2)。但有时为了现场安装的简便,以及对油漆完毕的设备的保护考虑,也会采用销轴连接。虽然轴类零件加工制造成本高于焊接,但是采用销轴连接快速、准确。
[0003]传统销轴连接后大梁与卸船机门框横梁存在以下问题:(I)厂内可以成功预装,但运至与制造厂所在地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的安装地点时,由于温度等气候条件的作用,后大梁销轴中心距发生微小变化,造成安装不顺利。(2)销轴连接使得后大梁为超静定结构,当小车运行至大梁轨道上不同位置时,由于大梁挠曲线发生变化,造成大梁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内应力,在小车繁忙的运行期间里,交变应力很容易使大梁焊接结构产生疲劳破坏,严重时出现重大事故。参照图3,大梁会因温差、应力释放等因素引起铰孔中心距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船机后大梁的连接结构,其能提高连接的安全可靠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卸船机后大梁的连接结构,所述卸船机后大梁采用铰轴连接并固定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其中,卸船机后大梁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之间的第一铰点采用同心铰轴,卸船机后大梁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之间的第二铰点采用偏心铰轴。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7]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卸船机后大梁的连接结构中,卸船机后大梁采用偏心铰轴的铰轴连接形式。卸船机后大梁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之间的第一铰点采用同心铰轴,第二铰点采用偏心铰轴。通过调整偏心铰轴的旋转角度,可以实现同心铰轴和偏心铰轴中心距的微调。由此,采用该连接结构的卸船机后大梁有利于现场安装,而且在卸船机后大梁挠度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偏心铰轴的转动释放卸船机后大梁内部附加内应力,从而增加该连接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卸船机后大梁采用传统销轴连接并固定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上的正视图;
[0009]图2为卸船机后大梁采用传统销轴连接并固定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上的侧视图;
[0010]图3为传统的卸船机后大梁因温差、应力释放等因素引起铰孔中心距变化的示意图;
[0011]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卸船机后大梁的连接结构的偏心铰轴的示意图;
[0012]图5为通过调整偏心铰轴的旋转角度实现同心铰轴和偏心铰轴中心距的微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卸船机后大梁的连接结构。
[0014]参照图4至图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卸船机后大梁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卸船机后大梁I采用铰轴连接并固定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2,其特征在于,卸船机后大梁I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2之间的第一铰点Pl采用同心铰轴,卸船机后大梁I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2之间的第二铰点P2采用偏心铰轴3。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卸船机后大梁的连接结构中,卸船机后大梁I采用偏心铰轴的铰轴连接形式(如图4所示)。卸船机后大梁I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2之间的第一铰点Pl采用同心铰轴,第二铰点P2采用偏心铰轴3。通过调整偏心铰轴3的旋转角度,可以实现同心铰轴和偏心铰轴中心距的微调(参照图5)。由此,采用该连接结构的卸船机后大梁有利于现场安装,而且在卸船机后大梁挠度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偏心铰轴的转动释放卸船机后大梁内部附加内应力,从而增加该连接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主权项】
1.一种卸船机后大梁的连接结构,所述卸船机后大梁采用铰轴连接并固定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其特征在于,卸船机后大梁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之间的第一铰点采用同心铰轴,卸船机后大梁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之间的第二铰点采用偏心铰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卸船机后大梁的连接结构,所述卸船机后大梁采用铰轴连接并固定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其中,卸船机后大梁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之间的第一铰点采用同心铰轴,卸船机后大梁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之间的第二铰点采用偏心铰轴。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卸船机后大梁的连接结构中,卸船机后大梁与卸船机的门框横梁之间的第一铰点采用同心铰轴,第二铰点采用偏心铰轴。通过调整偏心铰轴的旋转角度,可以实现同心铰轴和偏心铰轴中心距的微调。由此,采用该连接结构的卸船机后大梁有利于现场安装,而且在卸船机后大梁挠度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偏心铰轴的转动释放卸船机后大梁内部附加内应力,从而增加该连接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IPC分类】B66C23/62
【公开号】CN205312928
【申请号】CN201520922572
【发明人】李久富, 张 浩, 贾亮, 樊秉力
【申请人】太重(天津)重型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