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448082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签片,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多色标签片的成型方法,是先在一模座1的多数模穴101中压切形成有数图案单元2,且再将一背胶板3夹制在该模座1与一成型模4之间并进行热压后,就可在该背胶板3上固结有数图案单元2。
虽然,上述的成型方法可制得多色标签片,且可使不同颜色的图案单元2与背胶板3准确地对位。但是实际制作时仍有以下缺失一、当欲同时制作多模标签片时,欲形成背胶板1的一整片式胶板必须同时与多模图案单元2相贴合,且当施予热压时,该整片式胶板会因受挤压而沿四周产生拖移,且也会对图案单元2产生拖移的现象,使得与整片式胶板固结的图案单元2产生位移,有些原料会跑出该模穴101外,当标签片制成后,由外观上很容易看出图案单元2被拖移而溢色至背胶板上,尤其是越靠近边缘者拖移的现象越严重,不良品多于良品。
二、整片式胶板上只有部份面积是供图案单元2固结,因为标签片已历经交联反应,则标签片裁下后所剩余的废料并无法回收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拖移、不溢色且可有效节省材料的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
本发明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制备一第一模座、一第二模座、一与该第二模座相对设置的第二推料座,该第一模座具有一第一模面、数由该第一模面凹设的第一凹穴单元,该第二模座具有一第二模面、数由该第二模面凹设且对应于第一凹穴单元的第二凹穴单元,该第二推料座具有数对应于该第二凹穴单元的第二推料块。(B)在该第一模座的各第一凹穴单元中分别填置形成有一为热固性塑料材质的色片单元,该第二推料座与该第二模座之间铺设一以热固性塑胶材质制成固态的第二色板,且当该第二推料座与该第二模座产生靠合时,可在该第二模座的各第二凹穴单元中分别填置有一背胶板,且在第一模面上方产生一余料。(C)该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产生靠合,且使该第一、二模面产生贴合。(D)对该第一、二模座进行加热,且使色片单元与背胶板受热产生固结,就可形成多模标签片。
本发明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不但可同时进行多模标签片的制作,且可解决因压制而产生拖移、溢色问题,确实能达到发明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标签片的成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所应用设备的一平面分解图;图4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成型示意图,说明利用一第一模座与一第一推料座单元靠合可预先形成数色片单元,利用第二模座与一第二推料座靠合可预先形成数背胶板;图5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标签片成型示意图,说明第一、二模座互相靠合,可使背胶板与色片单元固结成多模标签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较佳实施例,包含下列步骤步骤一制备一第一模座10、一与该第一模座10相对设置的一第一推料座单元20、一介于该第一模座10与第一推料座单元20之间第一托料板单元30、一第二模座40、一与该第二模座40相对设置的第二推料座50及一第二托料板60。
该第一模座10具有一第一模面11、数由该第一模面11凹设的第一凹穴单元12,本实施例的第一凹穴单元12各具有三个第一凹穴121。
该第一推料座单元20是配合第一凹穴121的数目而制备有三个第一推料座21,各第一推料座21都具有数对应于不同位置的第一凹穴121的第一推料块211。
该第一托料板单元30是配合第一凹穴121的数目而制备有三个第一托料板31,各第一托料板31都具有数对应于第一凹穴121的第一贯孔311。
该第二模座40具有一与该第一模面11相对的第二模面41、数由该第二模面41凹设且对应于第一凹穴单元12的第二凹穴单元42。
该第二推料座50具有数对应于第二凹穴单元42的第二推料块51。
该第二托料板60各具有数对应于第二凹穴单元42的第二贯孔61。
步骤二如图4所示,在第一托料板31上分别放置不同颜色且以热固性塑胶材质制成固态板状的第一色板100,且第一推料座21相对于该第一模座10产生靠合、压切时(几种颜色就进行几次压切动作),就可利用第一推料块211与第一凹穴单元12产生压切作用,而在各第一凹穴121中分别填置形成有一色片单元100’。
同时,也可在该第二托料板60上铺设一以热固性塑胶材质制成固态板状的第二色板200,且该第二推料座50相对于该第二模座40产生靠合、压切时,就可利用第二推料块51与第二凹穴单元42产生压切作用,而在第二凹穴单元42中各填置形成有一的背胶板200’。
步骤三将第一推料座21相对于该第一模座10产生分离,也将该第二推料座50相对于该第二模座40产生分离,且移除第一、二托料板31、60及留置在该第一、二托料板31、60上的余料。
步骤四如图5所示,该第一模座10与第二模座40产生靠合,且使该第一、二模面11、41产生贴合,则所有的背胶板200’恰与所对应的色片单元100’完全贴合。
步骤五对该第一、二模座10、40进行加热,且使色片单元100’与背胶板200’受热产生固结,且形成多模标签片300。
因此,利用本发明成型方法所制成的多模标签片300具有下列功效一、当第一模座10与第二模座40靠合且进行热压时,即使各背胶板200’会受挤压而沿横向产生拖移,但是因为各个背胶板200’都独立设置且独立对应于各色片单元100’,且背胶板200’的面积小,则拖移变形量也相当有限,所以可大大地降低不良率,即使是靠近边缘者也不容易产生不良品。
二、每一个背胶板200’之间(经压切作用而留置在该第一、二托料板31、60上)所形成的余料,在未交联前都可回收再利用,所以没有废料的问题,可节省材料的使用量并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A)制备一第一模座、一第二模座、一与该第二模座相对设置的第二推料座,该第一模座具有一第一模面、数由该第一模面凹设的第一凹穴单元,该第二模座具有一第二模面、数由该第二模面凹设且对应于第一凹穴单元的第二凹穴单元,该第二推料座具有数对应于该第二凹穴单元的第二推料块;(B)在该第一模座的各第一凹穴单元中分别填置形成有一为热固性塑胶材质的色片单元,该第二推料座与该第二模座之间铺设一以热固性塑胶材质制成固态的第二色板,且当该第二推料座与该第二模座产生靠合时,可在该第二模座的各第二凹穴单元中分别填置有一背胶板,且在第一模面上方产生一余料;(C)该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产生靠合,且使该第一、二模面产生贴合;(D)对该第一、二模座进行加热,且使色片单元与背胶板受热产生固结,且形成多模标签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还制备有一可承托该第二色板的第二托料板,该步骤(B)的余料是留置在该第二托料板上,且该成型方法还包含有一介于步骤(B)与(C)之间的步骤(B’),该步骤(B’)是移除该第二托料板及留置在该第二托料板上的余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还制备有一与该第一模座相对设置的第一推料座单元、一介于该第一推料座单元与该第一模座之间的第一托料板单元,该第一推料座单元具有至少一第一推料座,该第一推料座具有数对应于不同位置的第一凹穴单元的第一推料块,该第一托料板单元具有至少一第一托料板,当该第一托料板上铺设一以热固性塑胶材质制成固态的第一色板,且该第一推料座与该第一模座产生靠合压切时,可在该第一模座的各第一凹穴单元中分别填置有一色片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是先在一第一模座的数第一凹穴单元中各填置形成有一色片单元,且在一第二模座的数第二凹穴单元中以压切方式各填置有一背胶板,且将第一模座与第二模面贴合并进行加热时,就可使色片单元与背胶板固结成数标签片。借此,可使多模标签片达到防溢色的目的。
文档编号B29L9/00GK1748967SQ20041007781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5日
发明者刘坤钟 申请人:刘坤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