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448082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签片,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多色标签片的成型方法,是先在一模座1的多数模穴101中压切形成有数图案单元2,且再将一背胶板3夹制在该模座1与一成型模4之间并进行热压后,就可在该背胶板3上固结有数图案单元2。
虽然,上述的成型方法可制得多色标签片,且可使不同颜色的图案单元2与背胶板3准确地对位。但是有两种成因会造成标签片成品溢色,一种成因是当欲同时制作多模标签片时,欲形成背胶板1的一整片式胶板必须同时与多模图案单元2相贴合,且当施予热压时,该整片式胶板会因受挤压而沿四周产生拖移,且也会对图案单元2产生拖移的现象,使得与整片式胶板固结的图案单元2产生位移,有些原料跑出模穴101以外,当标签片制成后,由外观上很容易看出图案单元2被拖移而溢色至背胶板3上,尤其是越靠近边缘者拖移的现象越严重。另一种成因是制作具大图案单元2的标签片时,该模穴101容积、图案单元2体积较大,热压作业时,热膨胀显著,有些原料会溢出模穴101以外而溢色至背胶板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有拖移或热膨胀现象也可避免溢色的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
本发明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制备一模座、一与该模座相对设置的推料座及一与该模座相对设置的模盖,该模座具有一顶面、数由该顶面凹设的凹穴单元,前述凹穴单元各具有至少一凹穴,各凹穴都是由一孔底面、一沿该孔底面周缘延伸的壁面及一与该孔底面相对设置且对应于该顶面的开口部界定而成,该推料座具有一与该顶面相对的第一底面及数由该第一底面向下凸设且对应于凹穴单元的推压单元,各推压单元都具有至少一对应凹穴的推压块。(B)将一以热固性塑胶材质制成板状的第一色板设置在该模座的顶面上方,该第一色板的厚度小于该凹穴单元的总深度,且使该推料座与该模座产生靠合,利用推压单元将该第一色板朝凹穴单元进行推压,就可在各凹穴单元中都形成一第一色片单元。(C)将一以热固性塑胶材质制成板状的第二色板设置在该模座的顶面上方,该第二色板与第一色板的厚度总和略小于该凹穴单元的总深度,且该第二色板的颜色异于该第一色板,当该推料座与该模座产生靠合时,利用推压单元将该第二色板朝凹穴单元进行推压,就可在各凹穴单元中都形成一叠置在第一色片单元上的第二色片单元,第二色片单元可将所对应的第一色片单元朝孔底面推挤,且使第一色片单元的一周缘与该壁面产生摩擦而延伸至该开口部,且该第二色片单元对应该开口部。(D)将一颜色异于该第一色片单元的背胶板铺设在该模座的顶面上,且使该背胶板紧贴在第二色片单元上,当该模盖与该模座产生靠合,并进行加热交联反应,可使该背胶板与第二色片单元受热产生固结、该第一、二色片单元也彼此固结,其中第二色板的颜色可采相同于该背胶板或透明者。(E)开启模座与模盖,可获得一具有多模标签片的整片式半成品。
本发明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不但可同时进行多模标签片的制作,且可解决因压制拖移、热膨胀而产生的溢色问题,确实能达到发明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标签片的成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所应用设备的一平面分解图;图4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推料示意图,说明一模座与一推料座靠合,可在该模座的凹穴单元中填置有一第一色片单元;图5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推料示意图,说明模座与推料座靠合,可在该模座的凹穴单元中填置有一与第一色片单元叠置的第二色片单元;图6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成型示意图,说明一模座与一模盖靠合,可使一背胶板与第一、二色片单元固结成多模标签片;图7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推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下列步骤步骤一制备一模座10、一与该模座10相对设置的推料座20、一与该模座10相对设置的模盖30、一可设置在该模座10与推料座20之间的第一托料板40及一可设置在该模座10与推料座20之间的第二托料板42。该模座10具有一顶面11、数由该顶面11凹设的凹穴单元12,凹穴单元12各具有至少一凹穴121,凹穴121各是由一孔底面122、一沿该孔底面122周缘向上延伸的壁面123及一与该孔底面122相对设置且对应于该顶面11的开口部124界定而成。该推料座20具有一与该顶面11相对的第一底面21及数由该第一底面21向下凸设且对应于凹穴单元12的推压单元22,推压单元22各具有至少一对应凹穴121的推压块221,其底部具有一倾斜呈四十五度角的倾斜面222。该模盖30具有一与该顶面11相对的第二底面31及一由该第二底面31凹设且可涵盖凹穴单元12设置范围的凹陷部32。该第一、二托料板40、42各具有数对应于该凹穴121的贯穿孔41、43,前述贯穿孔41、43的面积大于凹穴121。
步骤二如图4所示,将一以热固性塑胶材质制成板状的第一色板100铺设在该第一托料板40上,且该第一托料板40设置在该模座10上方,该第一色板100的厚度略小于凹穴121总深度的二分之一。且操作该推料座20朝该模座10产生靠合,利用推压单元22将该第一色板100朝凹穴单元12进行推压,且利用倾斜面222靠合在凹穴121的开口部124而产生一剪切作用,就可在各个凹穴单元12中都形成一第一色片单元100’。
步骤三移除该第一托料板40及其上的余料,促使余料可回收再利用。
步骤四如图5所示,将一以热固性塑胶材质制成板状的第二色板200铺设在该第二托料板42上,且该第二托料板42设置在该模座10上方,该第二色板200的厚度也略小于凹穴121总深度的二分之一,且约与第一色板100厚度相当,该第二色板200与第一色板100的厚度总和略小于该凹穴单元12的总深度,该第二色板200的颜色可采异于该第一色板100或为透明。且操作该推料座20朝该模座10产生靠合,利用推压单元22将该第二色板200朝凹穴单元12进行推压,且利用倾斜面222靠合在凹穴121的开口部124而产生一剪切作用,就可在各凹穴单元12中都形成一叠置在第一色片单元100’上的第二色片单元200’。第二色片单元200’可将所对应的第一色片单元100’朝孔底面122推挤,且使第一色片单元100’的一周缘110’与该壁面123产生摩擦而可延伸至该开口部124,且该第二色片单元200’对应该开口部124。
步骤五移除该第二托料板42及其上的余料,促使余料可回收再利用。
步骤六如图6所示,将填置形成有一背胶板II的模盖30盖设在已填置有第一、二色片单元100’、200’的模座10顶面11上,且使该背胶板II设置在第二色片单元200’上,当该背胶板II为有颜色(如黑色),该第二色板200可采与该背胶板II颜色相同(黑色),或为透明。且当该模盖30与该模座10产生靠合,并进行加热交联反应,可使该背胶板II与第二色片单元200’受热产生固结,同时,该第一、二色片单元100’、200’也会彼此固结而形成多数图案件I。
步骤七开启模座10与模盖30,可获得一具有多模标签片的整片式半成品III。后续利用裁切,就可得到一个、一个的标签片(图未示)。
因此,利用本发明成型方法所制成的整片式半成品III具有下列功效一、利用第二色片单元200’的设置及颜色匹配,可在模座10与模盖30对背胶板II施予热压时,即使有明显的热膨胀溢料现象,只有邻近开口部124的第二色片单元200’有溢料情形,并不会造成第一色片单元100’溢料,且利用第二色片单元200’与背胶板II采相同颜色或透明,当标签片制成后,由外观上看不出第二色片单元200’与背胶板II的连结处有溢色的现象,所以可大大地降低不良率。
二、如图5所示,当第一色片单元100’填入凹穴单元12内部,且接续填置第二色片单元200’时,因为壁面123与第一色片单元100’的周缘110’之间存有摩擦力,此摩擦力会使得周缘110’被拖动而呈伸展状态,利用伸展的周缘110’恰可将该第二色片单元200’罩设在内部,所以并不影响第一色片单元100’于视觉上的效果。
三、二段式依序推入第一色片单元200’、第二色片单元200’有利于排出凹穴单元12内的空气,以提升成品的品质。
如图7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处只在于将第一实施例的步骤二、四合并为一个步骤,且省略该第二托料板42及步骤五,也就是说,将以热固性塑胶材质制成板状的一第一色板100与一第二色板200相叠并设置在该第一托料板40上方,且该第一托料板40设置在该模座10上方。该第一、二色板100、200的总厚度小于凹穴121的总深度,且操作该推料座20朝该模座10产生靠合,利用推压单元22将该第一、二色板100、200同时朝凹穴单元12进行推压,且利用倾斜面222靠合在凹穴121的开口部124而产生一剪切作用,就可在凹穴单元12中同时形成数个第一、二色片单元100’、200’,且使第一色片单元100’的一周缘110’与该壁面123产生摩擦而延伸至该开口部124,且该第二色片单元200’对应该开口部124。移除第一托料板40及其上的余料,后续步骤则同第一实施例的步骤六、七。
因此,应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也可达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A)制备一模座、一与该模座相对设置的推料座及一与该模座相对设置的模盖,该模座具有一顶面、数由该顶面凹设的凹穴单元,前述凹穴单元各具有至少一凹穴,凹穴各是由一孔底面、一沿该孔底面周缘延伸的壁面及一与该孔底面相对设置且对应于该顶面的开口部界定而成,该推料座具有一与该顶面相对的第一底面及数个由该第一底面向下凸设且对应于凹穴单元的推压单元,推压单元各具有至少一对应凹穴的推压块;(B)将一以热固性塑胶材质制成板状的第一色板设置在该模座的顶面上方,该第一色板的厚度小于该凹穴单元的总深度,且使该推料座与该模座产生靠合,利用推压单元将该第一色板朝凹穴单元进行推压,就可在各凹穴单元中分别形成一第一色片单元;(C)将一以热固性塑料材质制成板状的第二色板设置在该模座的顶面上方,该第二色板与第一色板的厚度总和略小于于该凹穴单元的总深度,该推料座与该模座产生靠合,推压单元会将该第二色板朝凹穴单元进行推压,且会在凹穴单元中各形成一叠置在第一色片单元上的第二色片单元,第二色片单元将所对应的第一色片单元朝孔底面推挤,且使第一色片单元的一周缘与该壁面产生摩擦而延伸至该开口部,且该第二色片单元对应该开口部;(D)将一颜色异于该第一色片单元的背胶板铺设在该模座的顶面上,且使该背胶板紧贴在第二色片单元上,该模盖与该模座产生靠合,并进行加热交联反应,会使该背胶板与第二色片单元受热产生固结、该第一、二色片单元也彼此固结,其中第二色板的颜色采用相同于该背胶板或透明者;(E)开启模座与模盖,获得一具有多模标签片的整片式半成品。
2.一种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A)制备一模座、一与该模座相对设置的推料座及一与该模座相对设置的模盖,该模座具有一顶面、数由该顶面凹设的凹穴单元,前述凹穴单元各具有至少一凹穴,凹穴各是由一孔底面、一沿该孔底面周缘延伸的壁面及一与该孔底面相对设置且对应于该顶面的开口部界定而成,该推料座具有一与该顶面相对的第一底面及数由该第一底面向下凸设且对应于凹穴单元的推压单元,推压单元各具有至少一对应凹穴的推压块;(B)将以热固性塑胶材质制成板状的一第一色板与一第二色板相叠并设置在该模座的顶面上方,该第一、二色板的总厚度小于该凹穴单元的总深度,且使该推料座与该模座产生靠合,推压单元会将该第一、二色板朝凹穴单元进行推压,会在凹穴单元中同时形成数第一、二色片单元,且使第一色片单元的一周缘与该壁面产生摩擦而延伸至该开口部,且该第二色片单元对应该开口部;(D)将一颜色异于该第一色片单元的背胶板铺设在该模座的顶面上,且使该背胶板紧贴在第二色片单元上,该模盖与该模座产生靠合,并进行加热交联反应,会使该背胶板与第二色片单元受热产生固结、该第一、二色片单元也彼此固结,其中第二色板的颜色采用相同于该背胶板或透明者;(E)开启模座与模盖,获得一具有多模标签片的整片式半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溢色的多模标签片的成型方法,是将一第一色板及一第二色板设置在一模座与一推料座之间,且在该推料座与该模座产生靠合时,可在该模座的数凹穴单元中形成一第一、二色片单元。再利用一模盖与模座靠合且使一背胶板与第一、二色片单元固结,就可获得一整片式半成品。
文档编号B29L9/00GK1748968SQ20041007781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5日
发明者刘坤钟 申请人:刘坤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