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791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机构,特别是关于一种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申请人在前所申请的中国第200420096035.1号新型创作中提供一种适于使枢转后的上模座组受到适当定位的具体结构设计,并进一步于其具体实施例中揭露了一基本构成的实施态样以及另一设置有真空罩的具体应用例。
但是,申请人认为该先新型申请案中所揭的具体实施例态样,尚不足以完全体现其技术特征于产业上应用的范畴,有加以补充的必要,因此再提出本案的申请,并将其另一可体现的具体实施例再予载明。
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其可有效地使上模座组受到妥适的定位,并用以补充上述该新型专利先申请案的具体实施态样。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包括一基座,具有一底部,一个或多个枢部,自该底部向上伸出;一上模座组,具有一一侧枢接在该枢部顶端上,并可以之为轴而于一合模位置及一开模位置间枢转动作的板状上模座;一位于该上模座上并可随该上模座位移的拘件,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可于一拘束及一释放位置间往复位移的拘部;一位于该基座上并与该拘部相对应的定位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应于该合模位置上的拘部所在位置的合模定位部,一对应于该开模位置上拘部所在位置的开模定位部;其特征在于该上模座组还包括一板状的并可于一与该上模座的底侧端面相邻对应的上位及一与该上侧模座的底侧端面相隔开来的下位位置间位移作动的可动模座,平行地位于该上模座的下方,以及,一用于驱动该可动模座于各该上、下位位置间往复位移作动的驱动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根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其各上模座、可动模座分别供同一模具组成中的不同模片所利用,使得该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于产业上的应用范围更见扩大,有效地提升了使该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的产业化利用程度。
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并显示该上模座位于该合模位置而该可动模座位于该上位位置上。
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显示该上模座位于该开模位置而该可动模作位于该下位位置上。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10由一基座20、一上模座组30、一拘件40以及一定位件50所组成,其中关于该上模座组30与该基座20间的枢接,各该拘件40及定位件50用于定位该上模座组,使其获得适当的定位,其具体的技术内容与在先申请案相同,在此,申请人即不对其另为赘述,而仅就本实用新型特征部分的具体应用实施例的内容再为说明。
本实施例中,其与该在先申请案的两实施例间的不同处仅在关于该上模座组30的组成,易言之,于本实施例中,该上模座组30包括一板状上模座31,以一侧板端与该基座20上的枢部22相枢接,得以之为轴而于一合模及一开模位置间枢转作动,一板状的可动模座32,位于该上模座31下方并与的平行对应,一驱动部33用以驱动该可动模座32于一上位位置及一下位位置间往复位移作动;而更进一步来说,该驱动部33具有一板状架体331以杆体架设于该上模座31上并位于其上方适当高度位置上,一流体压力的动力件332固设于该架体上331,并使其轴状出力端333下伸位于该架体331的下方,一连动件334则桥接于该可动模座32与该出力端333间,得藉由该动力件332以驱动该可动模座32于维持与该上模座31间平行状态下,于各该上位及下位位置间往复位移;而其中,该连动件334具有一端板3341,固接于该出力端333上,若干导杆3342分别以一端固接于该端板3341上,另端则穿经该上模座31上所设的对应导孔311,而以端末与该可动模座32的对应部位相接,以通过各该导杆3342与对应导孔311间的套接拘束,以使该可动模座32的位移方向获得适当的导引与控制。
另外,关于该拘件40,于本实施例中,其被适当地设置于该上模座31的上侧板面上,而使其所在位置的上模座31对应部位得以保有较大的完整性,而无需如该在先申请案所揭实施例般需于上模座的板端另设缺口供其设置,如此一来,得以在保有适当强度的情况下,缩小该上模座组30所占据的水平面积。
通过上述构件的组成,该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10在使用上所得以达成的定位功效与该先申请案中所提供者相同,而本实施例所用以体现,是关于该在先申请案所提供的技术内容,除可应用于该先申请案中所揭露的不同实施态样外,其亦得以如本实施例所揭露般被应用于公知的多模片组构而成的模具装置所使用,详言之,于本实施例中所揭露的上模座组30,其得以各该上模座31、可动模座32分别供同一模具组成中的不同模片所利用,而使该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10于产业上的应用范围更见扩大,以有效地使该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10的产业化利用程度升高,用以增加产业的竞争能力。
权利要求1.一种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包括一基座,具有一底部,一个或多个枢部,自该底部向上伸出;一上模座组,具有一一侧枢接在该枢部顶端上,并可以之为轴而于一合模位置及一开模位置间枢转动作的板状上模座;一位于该上模座上并可随该上模座位移的拘件,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可于一拘束及一释放位置间往复位移的拘部;一位于该基座上并与该拘部相对应的定位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应于该合模位置上的拘部所在位置的合模定位部,一对应于该开模位置上拘部所在位置的开模定位部;其特征在于该上模座组还包括一板状的并可于一与该上模座的底侧端面相邻对应的上位及一与该上侧模座的底侧端面相隔开来的下位位置间位移作动的可动模座,平行地位于该上模座的下方,以及,一用于驱动该可动模座于各该上、下位位置间往复位移作动的驱动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部包括架设于该上模座的上方并与之平行对应的板状架体,一动力件,固定在该架体上,一用于传递该动力件所输出的动力带动该可动模座位移的连动件,其两端连接在该动力件的出力端与该可动模座上。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动件具有一端板,固接在该动力件的轴状出力端上,一个或多个导杆,其两端分别固接在该端板与该可动模座上。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模座上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与该对应的导杆同轴穿套的导孔。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拘件位于该上模座的上侧端面上。
专利摘要一种上模座组定位机构的改进结构,其包含有一基座,具有一底部,至少一枢部,自该底部的预定位置往上延伸预定高度而成;一上模座组,具有一板状上模座;一具有至少一拘部的拘件;一对应于该开模位置上的拘部所在位置的定位件;该上模座组更包含有一板状的可动模座,平行位于该上模座的下方,并可于一上位及一下位位置间位移作动,当位于该上位位置上,与该上模座的底侧端面相邻对应,而当位于该下位位置上时,则与该上侧模座的底侧端面相隔开来,一驱动部,用以驱动该可动模座于各该上、下位位置间往复位移作动。
文档编号B29C33/30GK2797000SQ20052001153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8日
发明者陈法胜 申请人:陈法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