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线胶管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630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夹线胶管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夹线胶管成型机。
背景技术
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胶管被大量使用,通常承受压力的胶管结构由 内胶层、外胶层和设置于内胶层与外胶层之间的加强层组成,加强层材料为线 类织物或细钢丝等,这类胶管在制作成型时,先通过挤出机挤压出内胶层,再 绕上线类织物,并在绕上线类织物后的内胶层上涂上胶水,然后通过挤出机挤 压出外胶层,覆盖于内胶层上,通过挤压加工时的相互作用力和胶水粘结力的 共同作用,使内胶层和外胶层结合在一体,但这种制作方法会由于胶水涂覆时 的不均匀造成内胶层和外胶层结合不牢固,从而影响胶管质量,并且由于需涂 覆胶水,也相应增加了制作工艺的复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夹线胶 管成型机,以提高胶管内胶层和外胶层之间的粘结力,简化制作工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夹线胶管成型机, 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内胶层挤出装置、绕线装置和外胶层挤出装置,内胶层挤 出装置的出料口和外胶层挤出装置的出料口之间横贯设置有芯棒,所述的芯棒 上具有位于外胶层挤出装置出料口一端为盲孔的轴向内孔,轴向内孔管路连接
供气装置,位于盲孔端的芯棒周向至少均布开设有两个与轴向内孔贯通的通 孔。
进一步说,所述的通孔在芯棒的周向上均布开设有六个,通孔在芯棒的轴向上平行设置有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方案后,通过供气装置所 供的压力气体作用,实现内胶层和外胶层的紧密粘合,粘结牢固,避免了由于 胶水涂覆不均匀给胶管质量造成的影响,简化了制作工艺,保证了胶管的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胶层挤出装置2.绕线装置3.外胶层挤出装置4.芯棒 41.轴向内孔42.通孔5.供气装置6.内胶层7.外胶层8.丝线加强层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 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 关的构成。

图1所示的一种夹线胶管成型机,包括顺序依次排列的内胶层挤出装置 1、绕线装置2和外胶层挤出装置3,在内胶层挤出装置1的出料口和外胶层挤 出装置3的出料口之间横贯设置有一根芯棒4,芯棒4开设有轴向内孔41,该 轴向内孔41在位于外胶层挤出装置3出料口一端的芯棒4上为盲孔,轴向内 孔41管路连接供气装置5,在盲孔一端的芯棒4周向开设有与轴向内孔41贯 通的通孔42,该通孔42在芯棒4的周向上均布开设有六个,在芯棒4的轴向 上平行设置有两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有内胶层挤出装置l将橡胶料挤出,围绕于芯棒4 四周形成胶管的内胶层6,然后通过绕线装置2在内胶层6上缠绕上涤纶线, 形成丝线加强层8,再通过外胶层挤出装置3将橡胶料挤出,形成胶管的外胶层7,与此同时,启动供气装置5,向芯棒4的轴向内孔41内供气,通过与轴 向内孔41连通的通孔42的作用,压力气体作用于内胶层6,使内胶层6周向 形成向外的涨力,由此实现内胶层6与外胶层7的紧密粘合。
以上述的说明内容为启示,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技 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 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夹线胶管成型机,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内胶层挤出装置(1)、绕线装置(2)和外胶层挤出装置(3),内胶层挤出装置(1)的出料口和外胶层挤出装置(3)的出料口之间横贯设置有芯棒(4),其特征是所述的芯棒(4)上具有位于外胶层挤出装置(3)出料口一端为盲孔的轴向内孔(41),轴向内孔(41)管路连接供气装置(5),位于盲孔端的芯棒(4)周向至少均布开设有两个与轴向内孔(41)贯通的通孔(4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胶管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42)在芯 棒(4)周向上均布开设有六个。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胶管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42)在芯 棒(4)的轴向上平行设置有两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线胶管成型机,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内胶层挤出装置、绕线装置和外胶层挤出装置,内胶层挤出装置的出料口和外胶层挤出装置的出料口之间横贯设置有芯棒,所述的芯棒上具有位于外胶层挤出装置出料口一端为盲孔的轴向内孔,轴向内孔管路连接供气装置,位于盲孔端的芯棒周向至少均布开设有两个与轴向内孔贯通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供气装置所供的压力气体作用,实现内胶层和外胶层的紧密粘合,粘结牢固,避免了由于胶水涂覆不均匀给胶管质量造成的影响,简化了制作工艺,保证了胶管的质量。
文档编号B29C47/02GK201380591SQ200920041798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7日
发明者朱伟全 申请人:朱伟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