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402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制品成型机的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流脉动式 全自动上料机。
背景技术
上料机作为塑料制品成型机的辅助设施而在塑料制品成型机特别是大型塑料制 品成型机上广泛使用,所谓的大型塑料制品成型机是指用于制造大规格的塑料制品如物流 行业用的中空的塑料托盘和各种容器等的成型机,这种成型机的成型机构的储料筒通常设 在悬空于地坪数米乃至十几米的工作平台上,处于低位如地坪上的用于成型的物料由上料 机输送至储料筒。目前,真空式上料机在塑料成型机上的应用占主导地位,因为这种上料机相 对于弹簧式粉末上料机以及螺旋式推料上料机(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 CN2294944Y)而言不仅具有结构简单,而且具有配套动力少而藉以节约能源消耗的长处。但 是,真空式上料机也存在有缺憾,因为需要频繁地对进料筒清洁,并且清洁工作往往由人工 担当,因此,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清洁必须是在停止上料的状态下进行的,从而影 响成型机的工作效率。由于在进料筒上配备吸尘装置不失为是一种良好的清洁除尘措施,因此在目前的 上料机的进料筒上不乏见诸,但是本申请人认为使用吸尘装置会产生顾此失彼的问题,所 谓的顾此即为既可以提高清洁效率,还可以减轻工人的清洁工作强度(免手工清洁);所谓 的失彼即为存在原料浪费,不仅与与目前全社会倡导的节约型经济的理念相悖,而且不利 于对环境的保护,因为吸尘装置所吸出的并且排至外界的粉尘实质上为原料,由于需要频 繁吸尘,因此每个工班以8h计(八小时)会造成原料总用量的1-3%的惊人浪费量。为了弥补已有技术中的上料机的前述缺陷,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然而在已 公开的专利文献中未见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例如CN201080005Y提供的全自动加热吹瓶 机上料机构未涉及得以消除前述缺陷的内容,并且至今未闻有业界获得成功的相关报道。 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反复偿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对进料筒的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而 藉以保障成型机的成型效率以及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有利于避免尘料浪费而藉以体 现节约原料的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包括具有筒 腔的上部配有筒盖而下部与塑料制品成型机的成型机构的储料筒相配接的并且配有放料 启闭装置的进料筒、配接在进料筒上的与所述筒腔相通的并且配有阀门的用于将原料引入 筒腔中的负压进料管和固定在所述筒盖侧部的并且与筒腔相通的用于对筒腔抽真空的抽 真空的开关装置,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对所述筒腔进行气洗的脉动正压气洗装置和一用于将气与料分开的隔离装置,脉动正压气洗装置设在所述的筒盖上,与所述抽真空的开 关装置管路连接并且还与所述隔离装置相配合,而隔离装置设在所述的筒盖与进料筒之 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脉动正压气洗装置包括第一、第二 脉冲阀、第一、第二吹气管和一气流分配管,第一、第二脉冲阀和气流分配管共同地安装在 所述筒盖的顶部,第一脉冲阀具有第一进气接口和第一排气接口,第二脉冲阀具有第二进 气接口和第二排气接口,第一吹气管的上端与第一脉冲阀配接,下端伸展到所述隔离装置, 第二吹气管的上端与第二脉冲阀配接,而下端同样伸展到所述的隔离装置,所述气流分配 管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出气接口和一总进气接口,第一出气接口上连接第一出气管的一 端,而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进气接口连接,第二出气接口上连接有第二出气 管的一端,而第二出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进气接口连接,第三出气接口上连接有第 三出气管的一端,而第三出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抽真空的开关装置连接,总进气接口由 管路与气源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出气接口均延接在气流分配管的长度方 向的侧部,而所述的总进气接口位于气流分配管的一端,所述的隔离装置包括滤网套固定 盘和一组彼此间隔设置的滤网套,滤网套固定盘上间隔开设有一组固定盘通孔,一组滤网 套的数量与固定盘通孔的数量相等,各滤网套的上端在对应于所述的固定盘通孔的部位与 滤网套固定盘固定,下端位于所述进料筒的筒腔内,滤网套固定盘的四周边缘部位夹住在 所述筒盖的下沿与进料筒的上沿之间,所述的第一、第二吹气管的下端伸展到滤网套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抽真空的开关装置包括具有箱腔 的箱体、作用缸、真空出气管、真空抽气管和控制阀,箱体与真空出气管的一端固定,而真空 出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筒盖固定,并且真空出气管与所述的箱腔以及与所述的进料筒的筒 腔相通,作用缸以卧置状态固定在箱体的一侧的壁体上,该作用缸的缸柱伸展到所述的箱 腔中,并且在缸柱的端部固定有一塞盖,真空抽气管同样以卧置状态固定在箱体上,并且位 于箱体的另一侧,与所述的作用缸轴向对应,真空抽气管的一端还伸入到箱腔内,与所述塞 盖相对应,真空抽气管的另一端探出箱腔并且由管路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控制阀固定在 箱体外,该控制阀具有第一、第二、第三接头,第一接头与所述的第三出气管连接,第二接头 上连接有第一通气管的一端,第一通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作用缸的作用缸第一接嘴连接, 第三接头连接有第二通气管的一端,而第二通气管的另一端与作用缸的作用缸第二接嘴连 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气源发生装置为空气压缩机。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为真空泵或负压风 机。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阀门设在所述负压进料管伸展 到所述筒腔内的一端的端部,并且在该端部固设有一用于防止阀门逃逸的阀门罩。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放料启闭装置位于所述储料筒 的储料筒腔内并且位于储料筒腔的顶部的中央部位,该放料启闭装置包括放料斗、放料门、 拉簧和信号采集装置,放料斗与所述进料筒的底部配接,放料门铰设在放料斗上,与放料斗 的放料斗出料口相对应,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放料门上,另一端与信号采集器连接,而信号采集器固定在放料斗的外壁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采集器为具有触脚的行 程开关或微动开关,所述的拉簧与触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筒盖的外壁的下部的圆周方 向间隔设置有一组固定卡,各固定卡上开设有一锁紧螺杆腔,所述的进料筒的外壁的上部 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数量与所述的固定卡的数量相等的锁紧螺杆座,各锁紧螺杆座上铰 设有一锁紧螺杆,锁紧螺杆对应于所述的锁紧螺杆腔,并且由锁紧螺母将锁紧螺杆与固定 卡锁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抽真空的开关装置的工作而使真空进料管将料引 入进料筒,在放料启闭装置放料后由脉动正压清洗装置对进料筒气流清洗,清洗而产生的 尘料进入储料筒作为原料,因此避免了已有技术采用抽吸除尘而造成对材料的浪费并且还 有助于保护环境;由于由脉动正压清洗装置担当自动除尘,无需手工清洁,因此可减轻作业 人员的作业强度,并且清洗效率高,可保障塑料制品成型机的加工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 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 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 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请见图1,给出的进料筒1的形状呈圆筒体形状,该进料筒1的顶部配有一形状犹 如无帽舌的帽状的筒盖12,筒盖12的盖腔122与进料筒1的筒腔11相通,由图1所示,在 筒盖12的下部的端沿的四周具有一直径大于筒盖12的直径的法兰边,在该法兰边上间隔 固定有一组数量优选为3-6个的固定卡121,各固定卡121朝向外的一端加工有锁紧螺栓腔 1211,与此相适应地,在进料筒1的上端的外壁上间隔固定一组数量与固定卡121的数量相 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锁紧螺杆座14,各锁紧螺杆座14上铰接有一锁紧螺杆141的下端,而 锁紧螺杆141的上端嵌合到前述的锁紧螺杆腔1211并且用锁紧螺母1411定位,从而使筒 盖12与进料筒1相盖配。进料筒1的下端狭窄成圆锥体的形状,并且在底部还优选以焊接 的方式焊固有一配接法兰15,用配接法兰固定螺钉151与塑料制品成型机的成型机构的储 料筒4的顶部的储料筒盖42的中央固定。在对应于进料筒1的底端的端口部位即进料筒 1的进料筒出料口 16的部位以前述的储料筒4为载体配置有一放料启闭装置13。优选而非限于的放料启闭装置13的结构如下,包括放料斗131、放料门132、拉簧 133和信号采集器134,放料斗131与储料筒4的顶部的中央部位固定,并且与前述的进料 筒出料口 16相对应,出自进料筒出料口 16的物料即用于供成型机构成型的塑料粒子或粉 体经放料斗131进入储料筒4,放料门132的一端的对应两侧各弯折有一铰接座1321,并且 用销轴与放料斗131枢轴连接,从而将放料门132铰接于放料到斗131上,整扇放料门132 对应于放料斗131的放料斗出料口 1311。为了确保放料门132与放料斗131之间的密封,
6因此在放料斗1321的四周的端面上固设有放料斗密封圈1312,当然,也可将放料斗密封圈 1312转移设置在放料门132上,因为两者是等效的。拉簧133的一端固定在放料门132上, 更具体地讲固定在铰接座1321上,拉簧133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在)信号采集器134 上,信号采集器134固定在放料斗131的外壁上。对于信号采集器134,既可以使用行程开 关,也可使用微动开关,还可使用与行程开关或微动开关相等效的其它类似的开关,本实施 例使用微动开关,并且由线路与上料机的电气控制箱(也可称电气控制器)电气连接。由 于本实施例选用微动开关充任信号采集器134,因此该信号采集器134具有一触脚1341,前 述的拉簧133的另一端与触脚1341连接。当储料筒4的储料筒腔41内的物料的料位较高 时,即筒腔11内的料放不进储料筒腔41内时,放料门132的自由端被筒腔11内的物料下 压,拉簧133拉紧,触脚1341不能触发信号采集器134,信号采集器134不能将信号传递给 (反馈)给上料机的电气控制箱,整个电气系统处于断电状态,因此真空发生装置停止工作 即停止抽真空,抽真空的开关装置3停止工作,负压进料管2中止向进料筒1内输料。当储 料筒4的储料筒腔41内的物料的料位下降时,筒腔11内的物料由于自重将自动进入储料 筒4的储料筒腔41内,此时拉簧133拉紧触脚1341,从而触发信号采集器134,整个系统得 电,进入下一个循环上料动作。前述的负压进料管2的一端即位于进料筒1外的一端端部伸展到物料源处如料仓 或料筒,而另一端位于即探入于进料筒1的筒腔11内,并且位于进料筒1的下侧部,在位于 筒腔11内的负压进料管2的管端的端口部位设有一阀门21。为了防止阀门21逃逸于负压 进料管2的进料管出料口 22,因此在负压进料管21的进料管出料口 22的部位固定有一镂 空的阀门罩211。前述阀门21优选采用具有良好的浮动性的阀门,本实施例使用皮玻。继续见图1,前述的抽真空的开关装置3的优选而非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箱体 31、作用缸32、真空出气管33、真空抽气管34和控制阀35,真空出气管33的一端与箱体31 固定并且与箱体31的箱腔311相通,真空出气管33的另一端与前述的筒盖12的侧部(侧 壁)固定,并且与筒盖12的盖腔122相通,可见,真空出气管33携箱体31与筒盖12固定。 作用缸32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在箱体31的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的箱壁上,作 用缸32的缸柱321伸展到箱腔311内,并且在缸柱321的末端固定一塞盖3211。真空抽 气管34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左端与箱体31的另一侧(图1所示的右侧)固定,并且还伸 展到箱腔311内,而真空抽气管34的另一端位于箱腔311外,用管路与真空发生装置例如 与真空泵或负压风机连接。整根抽真空管34与前述的作用缸32呈水平即呈轴向对应,前 述的塞盖3211与真空抽气管34相盖配。控制阀35固定在箱体31的外壁上,该控制阀35 具有第一、第二、第三接头351、352、353,第一接头351与所述的第三出气管5531连接,第二 接头352与第一通气管3521的一端连接,而第二通气管3521的另一端与前述的作用缸32 的作用缸第一接嘴322连接,第三接头353与第二通气管3531的一端连接,而第二通气管 3531的另一端与作用缸35的作用缸第二接嘴323连接。当真空发生装置工作时,经管路 对真空抽气管34抽真空,此时的作用缸32也工作,使缸柱321向缸体内回缩,塞盖3211离 开对真空抽气管34的盖闭,使真空抽气管34的管腔、箱腔311、真空出气管33、盖腔122以 及筒腔11导通,筒腔11内形成负压,阀门21离开进料管出料口 22,物料便从负压进料管2 进入筒腔11中,在预先通过计算设定的时间内,前述的真空发生装置(本实施例使用真空 泵)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筒腔11内处于负压进料状态,因此,放料启闭装置13的放料门132处于关闭状态,当到达设定的时间时,真空发生装置便停止工作,作用缸 32工作,使塞盖3211盖闭真空抽气管34,在物料的重力作用下,将放料门132开启,使筒腔 11内的物料卸入储料筒4,同时,脉动正压清洗装置5工作,对筒腔11气流脉冲清洗。前述 的设定的时间是指根据筒腔11的容积率和负压进料管的内径即根据负压进料管2的单位 时间内的送料量来确定的。前述的作用缸32既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油缸,但优选使用气 缸,本实施例选择的是气缸。依然请见图1,申请人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脉动正压清洗装置5,该脉动正压清 洗装置5包括与上料机的电气控制箱电气连接的第一、第二脉冲阀51、52、第一、第二吹气 管53、54和气流分配管55,第一、第二脉冲阀51、52和气流分配管55均安装在前述的筒盖 12的顶部(顶部的外壁),第一脉冲阀51具有第一进气接口 511和第一排气接口 512,而 第二脉冲阀52同样具有第二进气接口 521和第二排气接口 522,而气流分配管55具有第 一、第二、第三出气接口 551、552、553和总进气接口 554,第一出气接口 551与第一出气管 5511的一端连接,第一出气管5511的另一端与第一进气接口 511连接,第二出气接口 552 与第二出气管5521的一端连接,第二出气管55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气接口 521连接,第三 出气接口 553与第三出气管5531的一端连接,第三出气管5531的另一端与前述的第一接 头351连接,而总进气接口 554则由管路与气源发生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气源发生装 置可采用空气压缩机或类似的装置。第一吹气管53的上端伸展到筒盖12外与第一脉冲阀 51配接,下端形成为Y状并且伸展到下面还要详述的隔离装置6,第二吹气管54的上端伸 展到筒盖12外与第二脉冲阀52配接,下端形成为Y形状并且伸展到隔离装置6。前述的第 一、第二排气接口 512、522上都连接排气消音器。由于彼此的结构相同的第一、第二脉冲阀 51、52的具体结构属于公知技术,并且可以由市场购取,例如可以采用中国江苏省盐城市盐 城三三环保设备公司生产销售的型号为VSII-5-AA型脉冲阀,因此申请人不再赘述。但申 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前述的进料筒1的直径大,那么,可以相应地增加第一、第二脉冲 阀51、52的数量,同时相应增加位于气流分配管55上的出气接口,因此,不能因第一、第二 脉冲阀51、52的数量增减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继而见图1,为了使筒盖12的盖腔122与进料筒1的筒腔11之间实施气与料的 有效分隔,因此推荐有隔离装置6,优选的隔离装置6的结构如下包括一滤网套固定盘61 和一组滤网套62,在滤网套固定盘61上间隔开设有四个固定盘通孔611,滤网套62的数量 有四个,各自在对应于相应的固定盘通孔611的部位用螺钉621与滤网套固定盘61固定。 更具体地说一个滤网套62与一个固定盘通孔611相对应,将滤网套62的上部的法兰边用 螺钉621与滤网套固定盘61固定,各滤网套62的下端以悬置状态伸展到筒腔11中。如前 述,由于第一、第二吹气管53、54的下端各形成为分叉的Y形,因此,每一吹气管具有一对分 支管,各分支管对应到相应的滤网套62的套腔内。为了确保筒盖12与进料筒1之间的密 封效果,故在滤网套固定盘61朝向筒盖12的一侧的边缘部位设有一滤网套固定盘密封圈 612,并且在进料筒1的上沿设有一进料筒密封圈17,将滤网套固定盘61搁置于进料筒1的 上沿上后,再将前述的锁紧螺杆141用锁紧螺母1411与固定卡121固定,从而使滤网套固 定盘61可靠地并且密封地夹持在筒盖12与进料筒1之间。如前述,第一、第二脉冲阀51、 52的数量是可以增加的,因此据于同样的理由,随第一、第二吹气管53、54数量的增加而相 应地增加开设在滤网套固定盘61上的固定盘通孔611以及与固定盘通孔611数量相等的滤网套62。 申请人:结合图1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当储料筒4内的物料的料位降低到使放料启闭装置13的放料门132处于全部开启的即充分开启的状态时,即储料筒4内的物料离 开对放料门132的抵触的程度时,在拉簧133的作用下,由信号采集器134给信号予上料机 的电气控制箱,使与抽真空的开关装置3的真空抽气管34管路连接的真空发生装置如真 空泵工作,同时作用缸32也工作,使缸柱321末端的塞盖3211退离对真空抽气管34的封 堵,还同时,第一、第二脉冲阀51、52失电即断电,物料便从负压进料管2的进料管出料口 22(阀门21开启状态)进入进料筒11中,这是因为筒腔11、盖腔122、真空出气管33、箱腔 311和真空抽气管34均处于负压状态,筒腔11中的空气被抽出,并且由物料充斥,由于一组 滤网套62的分隔,物料不会逃逸至外界,当前述的真空发生装置(真空泵)工作结束后,即 筒腔11中充满物料后,先前因负压作用而处于关闭状态的放料门132便自动打开,将筒腔 11中的料卸入储料筒4的储料筒腔41中。与此同时,脉动正压清洗装置5工作,即第一、第 二脉冲阀51、52得电而打开,并且作用缸32也工作,使塞盖3211对真空抽气管34封堵,具 体是由与气流分配管55的总进气接口 554相连的管路(图中未示出)将来自于气源发生 装置(本实施例使用空气压缩机)的空气引入气流分配管55中,经气流分配管55的第三 出气接口 553的第三出气管5531将空气引入控制阀35,使缸柱321动作,对真空抽气管34 盖闭,即切断前述的负压通路,同时气流分配管55的第一、第二出气接口 551、552将空气引 入第一、第二进气接口 511、521,以及气流分配管55的第三、第四出气接口 553、554分别经 第三、第四出气管5531、5541将空气分别引至第一、第二排气接口 512、522。由于第一、第二 脉冲阀51、52得电而处于开启状态,因此,出自第一脉冲阀51的压力空气经第一吹气管53 对滤网套62吹拂(吹扫),并且透过滤网套62对进料筒1的筒腔11的腔壁吹扫,同理,出 自第二脉冲阀52的压力空气经第二吹气管54对滤网套62吹拂(吹扫),并且同样透过滤 网套62对进料筒1的筒腔11的腔壁吹扫,使积集在筒腔11的腔壁上的尘料尤其是使积聚 在滤网套62上的尘料落入进料筒1的筒腔11底部,直至进入储料筒4中。可见,本实用新 型由于采用了正压空气脉动冲洗清洁,因此冲洗下的尘料可作为物料使用,不仅避免了负 压抽吸清洁造成物料浪费的现象,而且对滤网套62冲洗效果好,冲洗速度快,能确保塑料 制品成型机的连续工作。
权利要求一种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包括具有筒腔(11)的上部配有筒盖(12)而下部与塑料制品成型机的成型机构的储料筒(4)相配接的并且配有放料启闭装置(13)的进料筒(1)、配接在进料筒(1)上的与所述筒腔(11)相通的并且配有阀门(21)的用于将原料引入筒腔(11)中的负压进料管(2)和固定在所述筒盖(12)侧部的并且与筒腔(11)相通的用于对筒腔(11)抽真空的抽真空的开关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对所述筒腔(11)进行气洗的脉动正压气洗装置(5)和一用于将气与料分开的隔离装置(6),脉动正压气洗装置(5)设在所述的筒盖(12)上,与所述抽真空的开关装置(3)管路连接并且还与所述隔离装置(6)相配合,而隔离装置(6)设在所述的筒盖(12)与进料筒(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动正压气洗 装置(5)包括第一、第二脉冲阀(51、52)、第一、第二吹气管(53、54)和一气流分配管(55), 第一、第二脉冲阀(51、52)和气流分配管(55)共同地安装在所述筒盖(12)的顶部,第一脉 冲阀(51)具有第一进气接口(511)和第一排气接口(512),第二脉冲阀(52)具有第二进气 接口(521)和第二排气接口(522),第一吹气管(53)的上端与第一脉冲阀(51)配接,下端 伸展到所述隔离装置(6),第二吹气管(54)的上端与第二脉冲阀(52)配接,而下端同样伸 展到所述的隔离装置(6),所述气流分配管(55)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出气接口(551、552、 553)和一总进气接口(554),第一出气接口(551)上连接第一出气管(5511)的一端,而第 一出气管(551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进气接口(511)连接,第二出气接口(552)上连接 有第二出气管(5521)的一端,而第二出气管(552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进气接口(521) 连接,第三出气接口(553)上连接有第三出气管(5531)的一端,而第三出气管(5531)的另 一端与所述的抽真空的开关装置(3)连接,总进气接口(554)由管路与气源发生装置连接, 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出气接口(551、552、553)均延接在气流分配管(55)的长度方向的 侧部,而所述的总进气接口(554)位于气流分配管(55)的一端,所述的隔离装置(6)包括 滤网套固定盘(61)和一组彼此间隔设置的滤网套(62),滤网套固定盘(61)上间隔开设有 一组固定盘通孔(611),一组滤网套(62)的数量与固定盘通孔(611)的数量相等,各滤网 套(62)的上端在对应于所述的固定盘通孔(611)的部位与滤网套固定盘(61)固定,下端 位于所述进料筒(1)的筒腔(11)内,滤网套固定盘(61)的四周边缘部位夹住在所述筒盖 (12)的下沿与进料筒(1)的上沿之间,所述的第一、第二吹气管(53、54)的下端伸展到滤网 套(6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真空的开 关装置⑶包括具有箱腔(311)的箱体(31)、作用缸(32)、真空出气管(33)、真空抽气管 (34)和控制阀(35),箱体(31)与真空出气管(33)的一端固定,而真空出气管(33)的另一 端与所述筒盖(12)固定,并且真空出气管(33)与所述的箱腔(311)以及与所述的进料筒 (1)的筒腔(11)相通,作用缸(32)以卧置状态固定在箱体(31)的一侧的壁体上,该作用 缸(32)的缸柱(321)伸展到所述的箱腔(311)中,并且在缸柱(321)的端部固定有一塞盖 (3211),真空抽气管(34)同样以卧置状态固定在箱体(31)上,并且位于箱体(31)的另一 侧,与所述的作用缸(32)轴向对应,真空抽气管(34)的一端还伸入到箱腔(311)内,与所 述塞盖(3211)相对应,真空抽气管(34)的另一端探出箱腔(311)并且由管路与真空发生 装置连接,控制阀(35)固定在箱体(31)外,该控制阀(35)具有第一、第二、第三接头(351、 352、353),第一接头(351)与所述的第三出气管(5531)连接,第二接头(352)上连接有第一通气管(3521)的一端,第一通气管(3521)的另一端与所述作用缸(32)的作用缸第一接 嘴(322)连接,第三接头(353)连接有第二通气管(3531)的一端,而第二通气管(3531)的 另一端与作用缸(32)的作用缸第二接嘴(3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源发生装置 为空气压缩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发生装置 为真空泵或负压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为 气缸或油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21)设在 所述负压进料管(2)伸展到所述筒腔(11)内的一端的端部,并且在该端部固设有一用于防 止阀门(21)逃逸的阀门罩(2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料启闭装置 (13)位于所述储料筒(4)的储料筒腔(41)内并且位于储料筒腔(41)的顶部的中央部位, 该放料启闭装置(13)包括放料斗(131)、放料门(132)、拉簧(133)和信号采集装置(134), 放料斗(131)与所述进料筒(1)的底部配接,放料门(132)铰设在放料斗(131)上,与放料 斗(131)的放料斗出料口(1311)相对应,拉簧(133)的一端固定在放料门(132)上,另一 端与信号采集器(134)连接,而信号采集器(134)固定在放料斗(131)的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采集器 (134)为具有触脚(1341)的行程开关或微动开关,所述的拉簧(133)与触脚(13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 盖(12)的外壁的下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固定卡(121),各固定卡(121)上开设有 一锁紧螺杆腔(1211),所述的进料筒(1)的外壁的上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数量与所述 的固定卡(121)的数量相等的锁紧螺杆座(14),各锁紧螺杆座(14)上铰设有一锁紧螺杆 (141),锁紧螺杆(141)对应于所述的锁紧螺杆腔(1211),并且由锁紧螺母(1411)将锁紧螺 杆(141)与固定卡(121)锁定。
专利摘要一种气流脉动式全自动上料机,属于塑料制品成型机的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具有筒腔的上部配有筒盖而下部与塑料制品成型机的成型机构的储料筒相配接的并且配有放料启闭装置的进料筒、配接在进料筒上的与筒腔相通的并且配有阀门的负压进料管和固定在筒盖侧部的并且与筒腔相通的抽真空的开关装置,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脉动正压气洗装置和隔离装置,脉动正压气洗装置设在筒盖上,与抽真空的开关装置管路连接并且还与隔离装置相配合,隔离装置设在筒盖与进料筒之间。优点避免了已有技术采用抽吸除尘而造成对材料的浪费并且还有助于保护环境;可减轻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并且清洗效率高,可保障塑料制品成型机的加工效率。
文档编号B29C31/04GK201728767SQ20102015764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3日
发明者何建领, 王刚, 邱建成 申请人: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