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278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温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套。
背景技术
目前,包括注塑成型机加热料筒在内的很多筒状发热管件均未安装保温装置,热量容易散失,能源利用不充分,浪费能源,就注塑成型机的加热料筒而言,为保持其生产稳定性及产品成型质量,需要不间断地对料筒进行电加热,以使其表面温度保持在200°C 300°C。由于没有保温隔热装置,料筒热量损失较大,这些损失的热量也造成生产场地的温度居高不下,操作环境比较恶劣,为了改善操作环境,不得不使用更多的空调,综合消耗电量进一步增加,另外注塑成型机发热部件没有隔离,存在造成生产操作中的烫伤事故的安全隐患,且料筒不能恒定保持在成型所需的温度上,影响注塑成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温防撞、降低能耗、改善环境温度的保温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保温套,其中,包括筒状套体,所述筒状套体具有套面和包套于所述套面中的内芯,所述套面为纤维布,所述内芯为隔热垫。作为优选,所述筒状套体为具有对接口的开放式结构,所述套面包括构成所述筒状套体内壁的里面、构成所述筒状套体外壁的表面、以及连接所述里面和表面的边面,所述表面上设有用以闭合所述对接口的连接件。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粘接条和适配粘接于所述粘接条上的粘接带,所述粘接条固设于所述对接口的一侧位置上,所述粘接带的一端固接在所述对接口的另一侧位置上。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至少为两组,每组所述连接件均包括一条所述粘接条和一条所述粘接带。作为优选,所述纤维布为玻璃纤维布或碳纤维布。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为整体式,也可以为开放式,包合在包括注塑成型机加热料筒在内的筒状发热管件外,能够保温防撞、降低能耗、并有效改善环境温度。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除了可以节能保温,还可以保护加热器外层不会受撞坏损,同时也能为操作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可有效避免操作员不小心触碰到加热器外层带来伤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套,其中,包括筒状套体,所述筒状套体具有套面和包套于所述套面中的内芯(图中未示出),所述套面为纤维布,所述内芯为隔热垫,所述筒状套体为具有对接口 1的开放式结构,所述套面包括构成所述筒状套体内壁的里面2、构成所述筒状套体外壁的表面3、以及连接所述里面和表面的边面4,所述表面上设有用以闭合所述对接口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粘接条5和适配粘接于所述粘接条上的粘接带6,所述粘接条固设于所述对接口的一侧位置上,所述粘接带的一端固接在所述对接口的另一侧位置上,所述连接件至少为两组,每组所述连接件均包括一条所述粘接条和一条所述粘接带,所述纤维布为玻璃纤维布或碳纤维布,也可以为其他耐高温的纤维布,在本实用新型中,隔热垫可以是具有隔热隔高温作用的各种材质制成的垫芯,在此不加限定。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保温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套体,所述筒状套体具有套面和包套于所述套面中的内芯,所述套面为纤维布,所述内芯为隔热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套体为具有对接口的开放式结构,所述套面包括构成所述筒状套体内壁的里面、构成所述筒状套体外壁的表面、以及连接所述里面和表面的边面,所述表面上设有用以闭合所述对接口的连接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粘接条和适配粘接于所述粘接条上的粘接带,所述粘接条固设于所述对接口的一侧位置上,所述粘接带的一端固接在所述对接口的另一侧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至少为两组,每组所述连接件均包括一条所述粘接条和一条所述粘接带。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为玻璃纤维布或碳纤维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套,其中,包括筒状套体,所述筒状套体具有套面和包套于所述套面中的内芯,所述套面为纤维布,所述内芯为隔热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为整体式,也可以为开放式,包合在包括注塑成型机加热料筒在内的筒状发热管件外,能够保温防撞、降低能耗、并有效改善环境温度。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除了可以节能保温,还可以保护加热器外层不会受撞坏损,同时也能为操作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可有效避免操作员不小心触碰到加热器外层带来伤害。
文档编号B29C45/17GK202318736SQ20112049515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章建梅 申请人:章建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