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979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制冷设备主要由制冷系统和保温箱体构成,其中保温箱体一般是利用如下工艺制成将制冷设备的外壳、内胆拼装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壳体,并且在壳体的一端面上设置发泡原料的充注口,并将箱体置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使得箱体充分预热。然后将箱体装入发泡模具中夹紧封闭。此后将调配好的发泡原料通过箱体上预留的充注口注入空箱体内,在随后的5 10分钟内,发泡剂在箱体所围合的空间内发生化学反应,充分膨胀至充满整个箱体所围合的空间,并冷却凝固,至此保温箱体制作完成。操作人员一般是通过握持箱体上的把手部将发泡好的箱体从发泡模具中取出,由于箱体具有一定的重量,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将箱体从模具内顶出的顶出机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适于将发泡后的箱体从模具内顶出,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支架;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支架上;升降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升降架竖向移动,所述升降架适于与所述箱体的侧壁配合以在所述升降架竖向移动时驱动所述箱体竖向移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出机构,可将发泡后的箱体从模具内顶出,不仅便于箱体的脱模,且便于操作人员拿取发泡后的箱体,不仅可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可减少操作人员拿取箱体时的操作时间,可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顶出机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顶出机构进一步包括多个升降杆,每个所述升降杆的顶部支撑在所述升降架的下表面上,每个所述升降杆的底部设在所述支架的底表面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升降杆升降。从而可提高升降架竖向移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包括两个升降条,所述两个升降条分别与所述箱体的相对的两侧壁相配合,每个所述升降条的下表面设有多个所述升降杆。从而使得升降架结构简单。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升降杆同步地驱动所述升降架上下移动。从而保证了将箱体平稳地从模具内顶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接板相连以驱动所述连接板升降,每个所述升降杆的顶端穿过所述连接板与相应的所述升降条相连。从而可保证该顶出机构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多个升降杆沿所述升降条的延伸方向均匀地分布。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升降条上设有三个升降杆。可选地,所述升降架适于与所述箱体的左右侧壁相配合。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出机构的剖面图;图2为图1所示的顶出机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顶出机构100,该顶出机构100用于将发泡后的箱体从模具内顶出。其中,将箱体放入到封闭的模具内进行发泡时箱体的后表面朝上,箱体在模具内的发泡过程和箱体的结构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出机构1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架1、驱动装置2和升降架3,其中,驱动装置2设在支架I上。驱动装置2驱动升降架3竖向移动,升降架3适于与箱体的侧壁配合以在升降架3竖向移动时驱动箱体竖向移动。优选地,驱动装置2为气缸,该升降架3与箱体的左右侧壁配合。具体地,支架I设在模具内,该支架I的底部可通过螺钉固定在模具上,驱动装置2通过固定架5固定在支架I的底表面上。当箱体完成发泡工序后,驱动装置2驱动升降架3竖向移动,此时由于升降架3位于箱体内且与箱体的侧壁配合,升降架3驱动箱体竖向移动即向上移动直到箱体脱离模具后,操作人员再将发泡后的箱体移走。尤其是当箱体的后壁上没有用于操作人员拿取箱体的把手部时,首先通过该顶出机构100将箱体从模具内顶出,然后操作人员通过握持箱体的侧壁边缘以将箱体取走,可大大地便于操作人员拿取箱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出机构100,可将发泡后的箱体从模具内顶出,不仅便于箱体的脱模,且便于操作人员拿取发泡后的箱体,不仅可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可减少操作人员拿取箱体时的操作时间,可提高工作效率。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顶出机构100进一步包括多个升降杆4,每个升降杆4的顶部支撑在升降架3的下表面上,每个升降杆4的底部设在支架I的底表面上,驱动装置2驱动升降杆4升降。此时,驱动装置2驱动升降杆4升降,升降杆4升降时带动升降架3竖向移动,从而可提高升降架3竖向移动时的稳定性。优选地,多个升降杆4同步地驱动升降架3上下移动。从而保证了将箱体平稳地从模具内顶出。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升降架3包括两个升降条30,两个升降条30分别与箱体的相对的两侧壁相配合,每个升降条30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升降杆4。优选地,多个升降杆4沿升降条30的延伸方向均匀地分布。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每个升降条30上设有三个升降杆4。具体地,每个升降条30与相应的多个升降杆4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更进一步地,升降架3还包括连接板31,驱动装置2与连接板31相连以驱动连接板31升降,每个升降杆4的顶端穿过连接板31与相应的升降条30相连。从而可保证该顶出机构100的稳定性。此时,驱动装置2驱动连接板31竖向移动,由于升降杆4的顶端穿过连接板31与相应的升降条30相连,连接板31移动时带动升降杆4竖向移动,升降杆4移动时带动升降条30竖向移动,由于升降条30与箱体的侧壁配合,从而升降条30移动时带动箱体竖向移动以将箱体从模具内顶出。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适于将发泡后的箱体从模具内顶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支架;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支架上;升降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升降架竖向移动,所述升降架适于与所述箱体的侧壁配合以在所述升降架竖向移动时驱动所述箱体竖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个升降杆,每个所述升降杆的顶部支撑在所述升降架的下表面上,每个所述升降杆的底部设在所述支架的底表面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升降杆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包括两个升降条,所述两个升降条分别与所述箱体的相对的两侧壁相配合,每个所述升降条的下表面设有多个所述升降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升降杆同步地驱动所述升降架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接板相连以驱动所述连接板升降,每个所述升降杆的顶端穿过所述连接板与相应的所述升降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升降杆沿所述升降条的延伸方向均匀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升降条上设有三个升降杆。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适于与所述箱体的左右侧壁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出机构,顶出机构适于将发泡后的箱体从模具内顶出,顶出机构包括支架、驱动装置和升降架,驱动装置设在支架上。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架竖向移动,升降架适于与箱体的侧壁配合以在升降架竖向移动时驱动箱体竖向移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出机构,可将发泡后的箱体从模具内顶出,不仅便于箱体的脱模,且便于操作人员拿取发泡后的箱体,不仅可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可减少操作人员拿取箱体时的操作时间,可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9C33/44GK103042633SQ20131002163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
发明者谢博, 左宏, 张磊 申请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