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内的浇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1936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塑模具内的浇口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注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退位功能的脱模速度快的注塑模具内的浇口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模具在浇口设计上有很多类型,大致分为点浇口、侧浇口、直接浇口三种。其中直接浇口使用比较普遍,它是指浇口和制品直接连接无复杂的流道过渡,制品取出时是直接手拿制品拉出脱模。不同的制品所需用的力量也存在差异,有些脱模困难的甚至需借较大的外力辅助才能脱出,受较大的外力作用会使制品变形或损坏,影响制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自动退位功能的脱模速度快的注塑模具内的浇口机构。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内的浇口机构,包括模板及活动设置在模板内腔的浇口套,所述的模板上设有定位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口套为T型结构,浇口套端头设置一体成型的凸块,模板内腔的相应位置设置与凸块对应的凹槽,所述的模板内腔与浇口套之间还设有弹簧,喷嘴通过定位圈与浇口套带凸块的一端端头连接,喷嘴另一端连接机器射台。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内的浇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内腔设置用于放置弹簧的弹簧腔,所述的弹簧一端设置在弹簧腔腔底,另一端固定在凸块上。
上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内的浇口机构,包括模板及活动设置在模板内腔的浇口套,所述的模板上设有定位圈,浇口套为T型结构,浇口套端头设置一体成型的凸块,模板内腔的相应位置设置与凸块对应的凹槽,所述的模板内腔与浇口套之间还设有弹簧,喷嘴另一端通过定位圈与浇口套带凸块的一端端头连接,喷嘴连接机器射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在浇口套处增加了弹簧,脱模时借助弹簧簧力的作用,能自动退位,不用增加外力,模板上内设置与浇口套凸块对应的凹槽,在退位至一定程度为自动停止,接下来模具开模后制品就能轻松的脱模,不会对制品造成损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板,101-凹槽,102-弹簧腔,2-弹簧,3-喷嘴,4-定位圈,5-浇口套,501-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注塑模具内的浇口机构,包括模板I及活动设置在模板I内腔的浇口套5,所述的浇口套5为T型结构,浇口套5端头设置一体成型的凸块501,模板I内腔的相应位置设置与凸块501对应并能使凸块501作相对活动的凹槽101,所述的模板I内腔与浇口套5之间还设有弹簧2,模板I内腔设置用于放置弹簧2的弹簧腔102,弹簧2 —端设置在弹簧腔102腔底,另一端固定在凸块501上,所述的模板I上设有定位圈4,喷嘴3通过定位圈4与浇口套5带凸块501的一端端头连接,喷嘴3另一端连接机器射台并由机器射台控制工作。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浇口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塑料填充开始前,模具合拢,机器射台前进使喷嘴3和模板内的浇口套5接合,浇口套5受力往模板内侧移动同时压缩弹簧2至模板I的弹簧腔102处停止,然后通过喷嘴3进行塑料填充,注塑成制品,制品注塑完成后,制品冷却定型后进行脱模,开模前机器射台后退,喷嘴3也随着后退,离开浇口套5,浇口套5因无推进力作用转而受弹簧2的舒张力作用往外移动至模板I内腔的凹槽101端头处停止,同时制品的浇口也和浇口套5分离,接下来模具开模后制品就能轻松的脱模,不会因为脱模过程中 发生损坏,提高了制品的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模具内的浇口机构,包括模板(I)及活动设置在模板(I)内腔的浇口套(5),所述的模板(I)上设有定位圈(4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口套(5)为T型结构,浇口套(5)端头设置一体成型的凸块(501),模板(I)内腔的相应位置设置与凸块(501)对应的凹槽(101),所述的模板(I)内腔与浇口套(5)之间还设有弹簧(2),喷嘴(3)通过定位圈(4)与浇口套(5)带凸块(501)的一端端头连接,喷嘴(3)另一端连接机器射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内的浇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I)内腔设置用于放置弹簧(2)的弹簧腔(102),所述的弹簧(2)—端设置在弹簧腔(102)腔底,另一端固定在凸块(5 01)上。
专利摘要一种注塑模具内的浇口机构,属于塑料注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它包括模板及活动设置在模板内腔的浇口套,所述的模板上设有定位圈,浇口套为T型结构,浇口套端头设置一体成型的凸块,模板内腔的相应位置设置与凸块对应的凹槽,所述的模板内腔与浇口套之间还设有弹簧,喷嘴通过定位圈与浇口套带凸块的一端端头连接,喷嘴另一端连接机器射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在浇口套处增加了弹簧,脱模时借助弹簧簧力的作用,能自动退位,不用增加外力,模板上内设置与浇口套凸块对应的凹槽,在退位至一定程度为自动停止,接下来模具开模后制品就能轻松的脱模,不会对制品造成损坏。
文档编号B29C45/27GK203141771SQ20132010861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黄桑, 饶攀, 褚红波 申请人: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