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器电源线转尾模具内藏式塑前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4911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美发器电源线转尾模具内藏式塑前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美发器电源线转尾模具内藏式塑前定位装置,包括:模条、弹性底板以及模条底板,所述模条、模条底板和弹性底板均为板状结构,所述弹性底板位于模条和模条底板之间,所述弹性底板的底面与模条底板上表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弹性底板上设有下压杆和卡台,所述下压杆和卡台的底端均固定在所述弹性底板上,所述下压杆和卡台均与弹性底板垂直;所述模条顶部设有型腔,所述模条底板和弹性底板之间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底板、下压杆、卡台以及压缩弹簧的设置,彻底排除了型腔内的零件在转尾成型过程中因震动产生位移,保证了转尾的成型尺寸,将美发器转尾成型的不良率下降,节约了制造成本。
【专利说明】美发器电源线转尾模具内藏式塑前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定位装置,特别涉及美发器电源线转尾模具内藏式塑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生产中,美发器电源线转尾产品通过注塑成型,现有的模具成型加工方式是将零件装配后放入模条的型腔中,做外模成型;由于零件被放置在型腔中时,有一定的活动空间,零件放置到型腔内后,还需要将模条整体移动并放置到下模架上。在放置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作业手法差异或者搬运等不可避免的震动因素,在转尾成型时,内部零件产生位移,导致转尾成型后的外露尺寸不符合生产要求的标准,不良率较高,导致产品的制造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美发器电源线转尾注塑前,零件在模具中因振动发生偏移,导致转尾成型后外露尺寸不符合生产要求,产品不良较高,导致产品的制造成本上升。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美发器电源线转尾模具内藏式塑前定位装置,包括:模条、弹性底板以及模条底板,所述模条、模条底板和弹性底板均为板状结构,所述弹性底板位于模条和模条底板之间,所述弹性底板的底面与模条底板上表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弹性底板上设有下压杆和卡台,所述下压杆和卡台之间留有一定间距,所述下压杆和卡台的底端均固定在所述弹性底板上,所述下压杆和卡台均与弹性底板垂直;所述下压杆贯穿所述模条且下压杆顶部外露在模条的上方;所述模条顶部设有型腔,所述卡台贯穿所述模条且所述卡台的顶部位于所述型腔内;所述模条底板和弹性底板之间设有弹簧。
[0007]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
[0008]所述下压杆外露在模条上方的长度小于弹性底板的底面与模条底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0009]所述型腔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所述型腔的底部均设有卡台。
[0010](三)有益效果
[0011]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弹性底板、下压杆、卡台以及压缩弹簧的设置,彻底排除了型腔内的零件在转尾成型过程中因震动产生位移,保证了转尾的成型尺寸,将美发器转尾成型的不良率下降,节约了制造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模条的俯视图;
[0013]图2是图1所示A-A剖视图。
[0014]其中,1、模条;2、型腔;3、卡台;4、下压杆;5、模条底板;6、弹性底板;7、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6]图1为模条I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A-A剖视图,从图2方向看,整个装置分为模条1、弹性底板6和模条底板5三层结构,模条I的顶部设有一个或多个美发器转尾型腔2,弹性底板6上固定有下压杆4和卡台3,下压杆4和卡台3均与弹性底板6垂直,卡台3的数量与模条I上的型腔2数量一致且两者位置相对应。下压杆4穿过模条I且顶部外露在模条I上方;卡台3穿过模条I且顶部外露在卡台3对应的型腔2。弹性底板6与模条底板5之间设有压缩弹簧7,在压缩弹簧7的作用下,弹性底板6的上表面紧贴模条I的底面;弹性底板6与模条底板5之间有一定间隙,间隙的垂直距离大于下压杆4顶端外露在模条I上方的尺寸,当下压杆4被压缩到与模条I上表面齐平的时候,弹性底板6与模条底板5之间仍然有一定间隙;多出来的这一间隙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弹性底板6与模条底板5直接接触导致弹性底板6反弹,保证美发器转尾的成型质量。
[0017]卡台3顶端设有凸起或凹陷的模穴号,每根模条I以及模条I上的每个型腔2都具有不同的编号,不同编号的模条I上的每个型腔2对应的卡台3顶部的模穴号各不相同,美发器转尾成型后对应的模穴号也被印到美发器转尾上,方便追踪产品的质量。
[0018]具体成型过程如下:
[0019](一)放置待成型零件:取一根模条I放到作业台面上,将零件固定在圆环端子上,然后将固定在一起的零件整体放入模条I的型腔2内,使圆环端子的环形后端面卡住卡台3 ;
[0020](二)放置模条1:待各型腔2内均放置完零件后,将模条I整体置入下模架,将各电线理顺在相应线槽内;
[0021](三)合模成型:上模在预设编程的控制下开始向下模靠近,当上模的底面接触到下压杆4的顶端时,下压杆4带动弹性底板6整体向模条底板5方向推移。由于合模时间极短,待卡台3下降时,合模动作已完成,固定工件的圆环端子已被固定,且卡台3已将产品应有位置让出,不会影响产品外观及结构;上模上对应模条I的型腔2的位置设有另一部分型腔2,两部分型腔2组成一个完整的美发器转尾成型腔2。
[0022](四)开模顶出:当上模与下模分离时,下压杆4的顶部已经没有外力作用,弹性底板6整体在压缩弹簧7的作用下开始向上模条I靠拢,恢复原始状态;由于美发器转尾已凝固定型,向模条I靠拢的弹性底板6带动卡台3将整个产品顶出型腔2,整个成型工序完成。
[0023]卡台3外露在型腔2内的尺寸可以根据具体生产要求确定,只要能够实现塑前定位的功能即可。
[0024]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弹性底板6、下压杆4、卡台3以及压缩弹簧7的设置,实现了美发器转尾的塑前定位,彻底排除了内部零件在转尾成型过程中因震动产生位移的现象,保证了转尾的成型尺寸,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减少了材料浪费,降低了美发器转尾的制造成本。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美发器电源线转尾模具内藏式塑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条、弹性底板以及模条底板,所述模条、模条底板和弹性底板均为板状结构,所述弹性底板位于模条和模条底板之间,所述弹性底板的底面与模条底板上表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弹性底板上设有下压杆和卡台,所述下压杆和卡台之间留有一定间距,所述下压杆和卡台的底端均固定在所述弹性底板上,所述下压杆和卡台均与弹性底板垂直;所述下压杆贯穿所述模条且下压杆顶部外露在模条的上方;所述模条顶部设有型腔,所述卡台贯穿所述模条且所述卡台的顶部位于所述型腔内;所述模条底板和弹性底板之间设有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发器电源线转尾模具内藏式塑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发器电源线转尾模具内藏式塑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杆外露在模条上方的长度小于弹性底板的底面与模条底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发器电源线转尾模具内藏式塑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所述型腔的底部均设有卡台。
【文档编号】B29C45/17GK203622754SQ201320811355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沈育林 申请人:昆山三朋友电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