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挤出模具及利用该模具制造的管材和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911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管材挤出模具及利用该模具制造的管材和软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模具的领域,公开了一种管材挤出模具及利用该模具制造的管材和软管。该管材挤出模具包括设有挤入腔的连接体,设有第一流道的第一模体,设有第二流道的第二模体,设有挤出腔的口模;相邻的所述第一流道之间设有第一纵向流道,相邻的所述第二流道之间设有第二纵向流道,所述挤入腔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模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模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出口端与所述挤出腔进口端连通;还公开了一种管材,由所述管材挤出模具制造,还公开了一种软管,由所述的管材缠绕在旋转定型模具上。
【专利说明】管材挤出模具及利用该模具制造的管材和软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材挤出模具及利用该模具制造的管材和软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煤矿中用于抽放瓦斯的连接软管主要有钢丝增强软管和PVC骨架增强的缠绕软管,其中,PVC骨架增强缠绕软管由软质PVC管体及嵌入软质PVC管体中的PVC骨架组成。
[0003]通常PVC骨架增强缠绕软管分别由一台机器挤中间的PVC骨架,另一台机器挤包覆在PVC骨架外面的软质PVC料,然后在一个共挤模具中复合挤出管材,最后将管材缠绕定型在定型模具上形成。其中,为了满足煤矿中对阻燃和抗静电的要求,要在软质PVC料中加入大量的阻燃剂和导电炭黑,由于导电炭黑的大量的加入导致管材的成本升高而且柔软度大幅下降。
[0004]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管材挤出模具及利用该模具制造的管材和软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用于抽放瓦斯的连接软管中由于导电炭黑加入导致成本高和柔软度下降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管材挤出模具,包括:设有挤入腔的连接体,设有第一流道的第一模体,设有第二流道的第二模体,设有挤出腔的口模;相邻的所述第一流道之间设有第一纵向流道,相邻的所述第二流道之间设有第二纵向流道,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挤出腔内设有第一模芯,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挤出腔内设有第二模芯,所述第二模芯套设在所述第一模芯的外侧,所述挤入腔进口端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模芯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模体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模芯外侧壁与所述第二模体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三进料口,所述挤入腔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模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模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出口端与所述挤出腔进口端连通。
[0007]其中,所述第一流道进口端至出口端呈由小到大的阶梯状。
[0008]其中,所述第二流道进口端至出口端呈由小到大的阶梯状。
[0009]其中,所述挤出腔进口端至出口端呈由大逐渐减小的喇叭口状。
[0010]其中,位于所述挤出腔内的所述第一模芯和所述第二模芯的形状与所述挤出腔的形状一致。
[00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的管材,由所述管材挤出模具制造。
[00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软管,由所述的管材缠绕在旋转定型模具上。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软管从结构上改进不仅使得含有导电炭黑的抗静电料用量大幅减少成本,而且使得管材柔软度得到了提高;同时管材挤出模具通过模具结构的改进,出料口的增加,可以同时生产两条管或两种规格的管材,使得单位时间内的生广效率大幅提升,进而大大提闻了广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材挤出模具的截面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材挤出模具中去掉模芯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管材挤出模具制造的管材的截面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管材缠绕成型后软管的截面示意图。
[0018]图中:1:连接体;2:第一模体;3:第二模体;4:第二纵向流道;5: 口模;6:第二模芯;7:第一模芯;8、第一纵向流道;9、挤入腔;10、第一进料口 ;11、第一流道;12、第二流道;13、挤出腔;14、第二进料口 ;15、第三进料口 ;21、软质PVC层;22、PVC骨架;23、PVC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材挤出模具,其主体部分由设有挤入腔9的连接体1,第一模体2,第二模体3,以及设有挤出腔13的口模5组成。第一模体2中设有进口端小出口端大的阶梯状的第一流道11,第二模体3中设有进口端小出口端大的阶梯状的第二流道12,相邻的第一流道11之间设有第一纵向流道8,相邻的第二流道12之间设有第二纵向流道4 ;第一流道11、第二流道12和挤出腔13内设有第一模芯7,第二流道12和挤出腔13内设有第二模芯6,第二模芯6套设在第一模芯7的外侧,挤入腔9进口端设有第一进料口 10,第一模芯7外侧壁与第一模体2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二进料口 14,第二模芯6外侧壁与第二模体3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三进料口 15,挤入腔9出口端与第一模芯7的进口端连通,第一流道11出口端与第二模芯6的进口端连通,第二流道12出口端与挤出腔13进口端连通。
[0021]挤出腔13进口端至出口端呈由大逐渐减小的喇叭口状,位于挤出腔13内的第一模芯7和第二模芯6的形状与挤出腔13的形状一致,可以快速的挤出管材。
[0022]第一进料口 10、第二进料口 14和第三进料口 15分别与挤出PVC骨架设备、挤出软质PVC设备和挤出PVC表层设备连接。
[0023]第一进料口、挤入腔9、第一流道11和第一模芯7的空腔形成PVC骨架支路;第二进料口 14,第一模芯7外侧壁与第一流道11、第二流道12和第二模芯6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一纵向流道8形成软质PVC支路;第三进料口 15,第二模芯6外侧壁与第二流道12和挤出腔13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纵向流道4形成PVC表层支路。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管模具,使用时,首先按各配方将各原材料及助剂加入混料机混配,再将各混配料加入专用造粒设备挤出造粒。将骨架粒料、软质PVC粒料及抗静电表面层粒料分别加入相应挤出成型设备进行塑化挤出,骨架粒料进入第一进料口 10后通过PVC骨架支路最后由第一模芯7的出口端挤出形成PVC骨架,同时软质PVC粒料进入第二进料口 14后通过软质PVC支路最后由第二模芯6的出口端挤出形成软质PVC层,PVC表层粒料进入第三进料口 15后通过PVC表层支路最后由挤出腔13挤出形成PVC表层,软质PVC层21、PVC骨架22和PVC表层23在挤出腔13处复合形成管材,最后将管材在旋转定型模具上缠绕形成软管。
[0025]从软质PVC层支路挤出的软质PVC层21,从PVC骨架支路挤出的PVC骨架22,从PVC表层支路挤出的PVC表层23,PVC骨架22嵌入软质PVC层21中,PVC表层23包覆在软质PVC层21外,软质PVC层21、PVC骨架22和PVC表层23复合形成如图3所示的利用管材挤出模具制造的管材,管材形状不局限于菱形,还可以是平行四边形、椭圆形等其它形状。
[0026]PVC层21由不含导电炭黑的软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PVC骨架22由未增塑聚氯乙烯制成的,PVC表层23由加入导电炭黑的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
[0027]如图4所示,将软质PVC层21、PVC骨架22和PVC表层23复合形成的管材在旋转定型模具上缠绕形成软管。
[0028]管材挤出模具所挤出的原料不局限于PVC,还可以应用于PE、TPE、TPU、橡胶等其他材料。
[00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软管从结构上改进不仅使得含有导电炭黑的抗静电料用量大幅减少成本,而且使得管材柔软度得到了提高;同时管材挤出模具通过模具结构的改进,出料口的增加,可以同时生产两条管或两种规格的管材,使得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进而大大提闻了广能。
[003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管材挤出模具,包括:设有挤入腔(9)的连接体(1),设有第一流道(11)的第一模体(2),设有第二流道(12)的第二模体(3),设有挤出腔(13)的口模(5);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流道(11)之间设有第一纵向流道(8),相邻的所述第二流道(12)之间设有第二纵向流道(4),所述第一流道(11)、所述第二流道(12)和所述挤出腔(13)内设有第一模芯(7),所述第二流道(12)和所述挤出腔(13)内设有第二模芯(6),所述第二模芯(6)套设在所述第一模芯(7)的外侧,所述挤入腔(9)进口端设有第一进料口(10),所述第一模芯(7)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模体(2)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二进料口( 14),所述第二模芯(6)外侧壁与所述第二模体(3)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三进料口(15),所述挤入腔(9)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模芯(7)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1)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模芯(6)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2 )出口端与所述挤出腔(13 )进口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1)进口端至出口端呈由小到大的阶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12)进口端至出口端呈由小到大的阶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腔(13)进口端至出口端呈由大逐渐减小的喇叭口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挤出腔(13)内的所述第一模芯(7)和所述第二模芯(6)的形状与所述挤出腔(13)的形状一致。
6.一种管材,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管材挤出模具制造。
7.一种软管,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缠绕在旋转定型模具上。
【文档编号】B29C47/20GK203592662SQ201320811557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张英利, 陈星 , 王开亮, 郝晓东, 杜智勇 申请人:山西青科恒安矿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