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后尾盖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927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后尾盖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后尾盖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它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它包括动模座板、滑动块、卡钩、卡钩滑动导向块、模具高度垫块、动模、第一斜顶、第二斜顶、一次顶出限位块、第二顶出板、第一顶出板和顶板固定板,动模座板上两侧设置有模具高度垫块,模具高度垫块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二顶出板、第一顶出板、顶板固定板,第一顶出板上固定有一次顶出限位块,第一斜顶、第二斜顶分别与第一顶出板、第二顶出板相连,第二顶出板、第一顶出板左侧设置有滑动块、卡钩,滑动块与卡钩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弱小零件的顶出距离,从而保护薄弱零件不易被损坏,提升制品的质量,增加模具的可靠性,提升了模具寿命。
【专利说明】电动车后尾盖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动车后尾盖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 构。

【背景技术】
[0002] 模具设计制品的顶出是模具注射成型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当制品如电动车 后尾盖在模具中固化后,需要有一套有效的方式将其从模具中顶出,而顶出质量的好坏将 最后决定制品的质量,因此制品的顶出是不可忽视的,在顶出中不能使制品变形、顶白、破 裂等损坏制品的现象,而传统的顶出机构容易将制品的薄弱零件损坏,基于此,设计一种电 动车后尾盖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还是很有市场应用前景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后尾盖注塑 模具二次顶出机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减少弱小零件的顶出距离,从而保护薄弱零 件不易被损坏,提升制品的质量,增加模具的可靠性,提升了模具寿命。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电动车后尾盖注 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动模座板、滑动块、卡钩、卡钩滑动导向块、模具高度垫块、动模、 第一斜顶、第二斜顶、一次顶出限位块、第二顶出板、第一顶出板和顶板固定板,动模座板上 两侧设置有模具高度垫块,模具高度垫块上设置有动模,模具高度垫块之间从上往下依次 设置有第二顶出板、第一顶出板、顶板固定板,第一顶出板上固定有一次顶出限位块,第一 斜顶、第二斜顶分别与第一顶出板、第二顶出板相连,第二顶出板、第一顶出板左侧设置有 滑动块、卡钩,滑动块与卡钩卡接配合,卡钩一侧还设置有卡钩滑动导向块。
[0005]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注塑机顶杆,注塑机顶杆的顶部与第二顶 出板顶接。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减少弱小零件的顶出距离,从而保护薄弱零件不易 被损坏,增加模具的可靠性,提升了模具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0]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动车后尾盖注塑模具二次顶出 机构,包括动模座板1、滑动块2、卡钩3、卡钩滑动导向块4、模具高度垫块5、动模6、第一斜 顶7、第二斜顶8、一次顶出限位块9、第二顶出板10、第一顶出板11和顶板固定板12,顶板 固定板12上设置有注塑机顶杆,注塑机顶杆的顶部与第二顶出板10顶接,动模座板1上两 侧设置有模具高度垫块5,模具高度垫块5上设置有动模6,模具高度垫块5之间从上往下 依次设置有第二顶出板10、第一顶出板11、顶板固定板12,第一顶出板11上固定有一次顶 出限位块9,第一斜顶7、第二斜顶8分别与第一顶出板11、第二顶出板10相连,第二顶出板 10、第一顶出板11左侧设置有滑动块2、卡钩3,滑动块2与卡钩3卡接配合,卡钩3 -侧还 设置有卡钩滑动导向块4。
[001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模具开模顶出时,注塑机顶杆顶在零件第二顶出板 10上,此时卡钩3卡住滑动块2,第二顶出板10、第一顶出板11和顶板固定板12同时往上 顶出,导致第一斜顶7、第二斜顶8同时往上运动,当固定在第一顶出板11上面的一次顶出 限位块9与动模6接触时,滑动块2也同步与卡钩滑动导向块4斜面接触,导致滑动块2克 服后方弹簧的压力往右运动,最终与卡钩3脱离,从而使得第一顶出板11和顶板固定板12 停止往上运动,同时第一斜顶7同步停止向上顶出,随着注塑机的继续顶出,最终第二斜顶 8完成脱模,整个顶出工作完成。
[0012] 模具复位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二顶出板10带着第二斜顶8往下运动, 当第二顶出板10接触到第一顶出板11时,滑动块2也同步与卡钩滑动导向块4斜面接触 处开始滑离,导致滑动块2在后方弹簧的压力往左运动,最终与卡钩3卡紧,实现第二顶出 板10、第一顶出板11和顶板固定板12三块板刚性连接,为下一次的模具顶出做好准备。
[0013]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减少弱小零件的顶出距离,从而保护薄 弱零件不易被损坏,提升制品的质量,增加模具的可靠性,提升了模具寿命。
[001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 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 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 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 电动车后尾盖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座板(1)、滑动块(2)、 卡钩(3)、卡钩滑动导向块(4)、模具高度垫块(5)、动模¢)、第一斜顶(7)、第二斜顶(8)、 一次顶出限位块(9)、第二顶出板(10)、第一顶出板(11)和顶板固定板(12),动模座板 (I) 上两侧设置有模具高度垫块(5),模具高度垫块(5)上设置有动模¢),模具高度垫块 (5)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二顶出板(10)、第一顶出板(11)、顶板固定板(12),第一顶 出板(11)上固定有一次顶出限位块(9),第一斜顶(7)、第二斜顶(8)分别与第一顶出板 (II) 、第二顶出板(10)相连,第二顶出板(10)、第一顶出板(11)左侧设置有滑动块(2)、卡 钩(3),滑动块(2)与卡钩(3)卡接配合,卡钩(3) -侧还设置有卡钩滑动导向块(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后尾盖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顶板固定板(12)上设置有注塑机顶杆,注塑机顶杆的顶部与第二顶出板(10)顶接。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3876170SQ201420311653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2日
【发明者】周正富 申请人:浙江誉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