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五金件压模的方法及预压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41502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五金件压模的方法及预压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五金件压模的方法及预压装置。



背景技术:

当生产内嵌五金件类(塑胶包五金件)模具的时候,因为五金件的尺寸精度不良(主要是形状尺寸偏大导致多铁、位置尺寸不准导致特征偏位),所以导致模具合模时模具成型零件与五金件配合部位干涉压伤五金件,或者将五金件擦出粉末。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模具合模时压伤模具零件。现在解决五金件尺寸不良压模的方法主要是在模具的成型零件上减铁,使零件各部分与五金件的特征呈间隙配合。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弊端,首先,间隙数值的选取凭经验值时好时坏,不具标准性和推广性。其次,五金件分批生产时,每批的尺寸精度都不能保证完全一样,所以即使采用间隙配合的方法仍有部分地方干涉会压模,不具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五金件压模的方法及预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模具因五金件尺寸不良而导致模具压模的问题。

一种防五金件压模的方法,包括:

五金件预压,将五金件放入预压装置进行预压矫正;所述五金件为待产模具中的一个镶件,所述待产模具中设有与所述五金件相契合的搭配件,所述预压装置与所述搭配件的结构相同;

安装五金件,将预压后的五金件固定在生产模具内;

生产模具合模。

所述的防五金件压模的方法,其中,所述五金件预压步骤前还包括,

五金件表面清洗、烘干处理。

所述的防五金件压模的方法,其中,所述安装五金件步骤前还包括:

清除五金件表面粉末、清洗及烘干。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防五金件压模的预压装置,包括相互扣合的上模板及下模板,用于固定待压五金件的定位件,用于预压结束后开启上模板的顶出件。

所述的防五金件压模的预压装置,其中,所述五金件为待产模具内的镶件,所述待产模具内设有与所述五金件相契合的搭配件,所述五金件与所述预压装置相接触处与所述搭配件结构相同。

所述的防五金件压模的预压装置,其中,所述顶出件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下模板还设有用于所述顶出件产生回复力的弹性件。

所述的防五金件压模的预压装置,其中,所述预压装置还包括用于预压时,压紧所述上模板及下模板的固定装置。

本发明所给出的防五金件压模的方法及预压装置,在模具合模前,预先对五金件进行预压处理,对五金件的形状及尺寸进行矫正,避免合模时五金件由于尺寸误差导致的压模损害模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防五金件压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a~3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五金件预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防五金件压模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

S110、五金件表面处理。

将五金件表面进行清洗,去除附着其上的杂质,并做烘干处理。

S120、五金件预压矫正。

将烘干后的五金件放入预压装置内进行预压矫正。具体的,待压五金件为待产模具的一个镶件,待产模具内设有与五金件相契合的搭配件,预压装置内部与五金件接触处与搭配件的结构完全相同。本实施例中,待产模具是用来生产最终产品,而待产模具通过生产模具来生产。将五金件放入预压装置内预压后,五金件的形状尺寸被矫正到标准状态。

S130、五金件表面二次处理。

取出预压后的五金件,去除表面粉末并清洗、烘干。

S140、安装五金件。

将预压后的五金件放入生产模具内对应位置,并固定。

S150、生产模具合模。

五金件在生产模具内固定后,生产模具合模浇注熔液(或进胶)。

由于五金件预先经过预压装置进行预压矫正,并去除了表面的粉末,使得五金件与成型后的搭配件相契合,就可以从根源上避免因五金件尺寸误差导致的压模问题。

实施例二、

本申请还给出了一种防五金件压模的预压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上模板1及下模板2,下模板2上设有多个定位件21,多个顶出件22。金属件3为待产模具内的镶件,待产模具内设有与该金属件3相契合的搭配件,上模板1及下模板2与金属件3接触处的结构与该搭配件设计完全相同。这样,通过预压装置事先对金属件3进行预压,就可以矫正金属件3的形状及尺寸的误差,预压后的金属件3即可与预成型的搭配件完全契合,避免金属件尺寸误差导致的注塑过程中压模的问题。

具体地,预压装置预压金属件的工艺流程如图3a~3d所示:首先,如图3a,将上模板1打开,再将金属件3放入下模板2内(如图3b),并通过定位件21将确保金属件3处于预定位置上。然后,如图3c,将上模板1扣合在下模板2上,并通过固装置将二者固定。预压达到预定时间后,打开固定装置,如图3d,移走上模板1,控制顶出件22将金属件3顶出。这样就完成了金属件3的预压矫正过程。

其中,定位件21及顶出件22分别由下模板2底部向上贯穿下模板2,并于下模板2上表面露出。下模板2用于顶出件22穿过的孔为沉孔,在顶出件22底部与沉孔端面之间设有弹性件23。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当顶出件22向上顶出金属件3时,顶出件3的底部挤压弹簧,使得顶出件3受到弹簧反向的弹力,该弹力充当顶出件3回到初始状态的回复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搭配件可以是待产模具中的某一个零部件,也可以是与金属件3存在配合关系的某些零部件。预压装置内与搭配件相同结构的部位可以分别设置在上模板1与下模板2上,当上、下模板扣合时,起到矫正金属件3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将模拟搭配件的结构只设置在上模板1或下模板2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