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式分离混纺衣物成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41422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废物回收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挤压式分离混纺衣物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废旧衣物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纤维,但是在现在的处理方法往往采用直接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不尽不能将其中的成分进行有效地回收利用,而且焚烧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现有的废旧衣物回收利用方法只能进行简单的归类处理,然后制造拖把等物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废旧衣物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废旧衣物中纤维按种类进行分离的方法,可以提高纤维的分离精度及速度。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挤压式分离混纺衣物成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棉与涤纶混纺的衣物的处理:

a将衣物进行清洗,除去衣物表面的泥污及油渍,将衣物破碎成直径在3-5cm 的碎屑,将碎屑使用混合溶液浸泡处理45-50min,然后清洗,除去多余的混合溶液,烘干;混合溶液按重量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质量分数0.5%的氢氟酸10份、质量分数0.5%的硫酸80份、松醇油6份、十二烷基磺酸钠4.2份、六偏磷酸钠2.5份、二甲十八胺1份、硬脂酰胺3.2份;

b、将衣物粉碎成粒径为3mm的混合纤维,将混合纤维使用铺网机加工成混合纤维网,在氮气保护下使用电磁加热辊进行一次辊压处理,电磁加热辊表面为光滑的镜面辊,一次辊压处理时的温度为180℃,将混合纤维加工成厚度为1.3-1.5mm的混合纤维网;

c、将步骤b处理好的混合纤维网在氮气保护下使用电磁加热辊进行二次辊压处理,电磁加热辊的辊体表面带有锥形孔,辊体内设有空腔,锥形孔与空腔连通,二次辊压处理的温度为248℃,分离出熔融物和固态物;

d、将步骤c处理后得到的固态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使用电磁加热辊进行三次辊压处理,电磁加热辊的辊体表面带有锥形孔,辊体内设有空腔,锥形孔与空腔连通,三次辊压处理的温度为255℃,分离熔融物及固态物;收集所有熔融物,所述熔融物为涤纶,固态物为棉;

对于棉与氨纶混纺衣物的处理步骤如下:

a、将衣物粉碎成粒径为2.2mm的混合纤维,将混合纤维使用处理液A浸泡处理80-90min,处理液A按重量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质量分数1%的硫酸15份、冰醋酸4.2份、六偏磷酸钠0.5份、乙酸乙酯4份;将处理液A处理后的混合纤维使用水漂洗,然后使用处理液B浸泡处理15min,所述处理液B按重量计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1.2份、2-氨基-3-羟基吩嗪0.2份、水20份;处理后水洗,烘干;

b、将步骤a处理后的混合纤维将混合纤维使用铺网机加工成混合纤维网,在氮气保护下使用电磁加热辊进行一次辊压处理,电磁加热辊表面为光滑的镜面辊,一次辊压处理时的温度为193℃,将混合纤维加工成厚度为1.2-1.5mm的混合纤维网;

b、将步骤a处理好的混合纤维网在氮气保护下使用电磁加热辊进行二次辊压处理,电磁加热辊的辊体表面带有锥形孔,辊体内设有空腔,锥形孔与空腔连通,二次辊压处理的温度为245℃,分离出熔融物和固态物;

c、将步骤b处理后得到的固态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使用电磁加热辊进行三次辊压处理,电磁加热辊的辊体表面带有锥形孔,辊体内设有空腔,锥形孔与空腔连通,三次辊压处理的温度为251℃,分离熔融物及固态物;收集所有熔融物,所述熔融物为氨纶,固态物为棉。

所述锥形孔与内部空腔连通,锥形孔靠近辊体表面一侧的直径小于内部的直径,辊体侧面设有空腔与外界连通的连接口。

在电磁加热辊旁设有与电磁加热辊不接触的刮刀,刮刀沿电磁加热辊轴向设置,用于防止纤维在电磁加热辊表面粘连。

所述电磁加热辊分为主辊与副辊,主辊的直径大于副棍,每个主辊配合设有与之相配合多个副棍,混合纤维网从主辊进料,主辊表面为镜面辊,副棍辊体表面带有锥形孔,辊体内设有空腔,锥形孔靠近椎体表面一侧的直径小于内部的直径,电磁加热辊副棍旁设有与副棍表面不接触的刮刀,用于防止纤维在电磁加热辊表面粘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废旧衣物中纤维分离方法步骤简单,经过处理后,能够有效降低在处理过程中纤维的分解率,尽可能地保持回收率,回收后不破坏纤维的结构,避免分解,提升废旧衣物的回收利用率,同时,在回收过程中先经过溶液处理,既能够降低处理过程中的分解率,本申请处理过程中分解率在2%以内,分离的速度相对于常规方法能够提升2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挤压式分离混纺衣物成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棉与涤纶混纺的衣物的处理:

a将衣物进行清洗,除去衣物表面的泥污及油渍,将衣物破碎成直径在3-5cm 的碎屑,将碎屑使用混合溶液浸泡处理45-50min,然后清洗,除去多余的混合溶液,烘干;混合溶液按重量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质量分数0.5%的氢氟酸10份、质量分数0.5%的硫酸80份、松醇油6份、十二烷基磺酸钠4.2份、六偏磷酸钠2.5份、二甲十八胺1份、硬脂酰胺3.2份;

b、将衣物粉碎成粒径为3mm的混合纤维,将混合纤维使用铺网机加工成混合纤维网,在氮气保护下使用电磁加热辊进行一次辊压处理,电磁加热辊表面为光滑的镜面辊,一次辊压处理时的温度为180℃,将混合纤维加工成厚度为1.3-1.5mm的混合纤维网;

c、将步骤b处理好的混合纤维网在氮气保护下使用电磁加热辊进行二次辊压处理,电磁加热辊的辊体表面带有锥形孔,辊体内设有空腔,锥形孔与空腔连通,二次辊压处理的温度为248℃,分离出熔融物和固态物;

d、将步骤c处理后得到的固态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使用电磁加热辊进行三次辊压处理,电磁加热辊的辊体表面带有锥形孔,辊体内设有空腔,锥形孔与空腔连通,三次辊压处理的温度为255℃,分离熔融物及固态物;收集所有熔融物,所述熔融物为涤纶,固态物为棉;

对于棉与氨纶混纺衣物的处理步骤如下:

a、将衣物粉碎成粒径为2.2mm的混合纤维,将混合纤维使用处理液A浸泡处理80-90min,处理液A按重量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质量分数1%的硫酸15份、冰醋酸4.2份、六偏磷酸钠0.5份、乙酸乙酯4份;将处理液A处理后的混合纤维使用水漂洗,然后使用处理液B浸泡处理15min,所述处理液B按重量计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1.2份、2-氨基-3-羟基吩嗪0.2份、水20份;处理后水洗,烘干;

b、将步骤a处理后的混合纤维将混合纤维使用铺网机加工成混合纤维网,在氮气保护下使用电磁加热辊进行一次辊压处理,电磁加热辊表面为光滑的镜面辊,一次辊压处理时的温度为193℃,将混合纤维加工成厚度为1.2-1.5mm的混合纤维网;

b、将步骤a处理好的混合纤维网在氮气保护下使用电磁加热辊进行二次辊压处理,电磁加热辊的辊体表面带有锥形孔,辊体内设有空腔,锥形孔与空腔连通,二次辊压处理的温度为245℃,分离出熔融物和固态物;

c、将步骤b处理后得到的固态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使用电磁加热辊进行三次辊压处理,电磁加热辊的辊体表面带有锥形孔,辊体内设有空腔,锥形孔与空腔连通,三次辊压处理的温度为251℃,分离熔融物及固态物;收集所有熔融物,所述熔融物为氨纶,固态物为棉。

所述锥形孔与内部空腔连通,锥形孔靠近辊体表面一侧的直径小于内部的直径,辊体侧面设有空腔与外界连通的连接口。

在电磁加热辊旁设有与电磁加热辊不接触的刮刀,刮刀沿电磁加热辊轴向设置,用于防止纤维在电磁加热辊表面粘连。

所述电磁加热辊分为主辊与副辊,主辊的直径大于副棍,每个主辊配合设有与之相配合多个副棍,混合纤维网从主辊进料,主辊表面为镜面辊,副棍辊体表面带有锥形孔,辊体内设有空腔,锥形孔靠近椎体表面一侧的直径小于内部的直径,电磁加热辊副棍旁设有与副棍表面不接触的刮刀,用于防止纤维在电磁加热辊表面粘连。

经过本方法处理的棉与涤纶混纺的衣物,处理后重量损失率低于3.5%,分离后涤纶的纯度达到98.5%。经过本方法处理的棉与氨纶混纺衣物,处理后重量损失率低于3.2%,分离后涤纶的纯度达到98.4%。较现有的处理方法,纯度有明显的提升,而且处理的温度降低,减少了分解率。本发明分离得到的棉可用于沥青的改性,化纤可用于其他产品的加工。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及设备也可以分离具有其他纤维成分的废旧衣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