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铺粉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7967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铺粉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的部件,具体说是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铺粉机构。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是目前应用日益广泛的三维增材制造设备,其主要利用分层叠加原理,把模型以粉末作为原料,通过激光扫描烧结成型,并以其打印精度高、打印速度快而深受使用者青睐。铺粉机构是激光扫描烧结型3D打印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利用可在工作台上方往返移动的滚轮,把从供粉机构输出的粉末在工作台上铺平、压实,然后返回初始位置上,待激光烧结完成、工作台下降后,重复下粉、铺平的操作。随着工作台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不断下降,铺粉机构始终在工作台上方的平面上往返运动。然而,传统的铺粉机构存在着致命的技术缺陷。铺粉机构在工作时粉末始终落在滚轮的前端处,再利用滚轮将其铺平、压实,所以铺粉机构的一个往返行程中只能进行一次下粉、铺粉的操作,其返回行程仅仅起机构复位作用。由此可见,传统的铺粉机构的工作效率极低,特别是针对一些面积较大的制件,铺粉机构的往返行程会浪费大量的加工时间,严重影响3D打印设备的加工效率。因此,现有的3D打印设备用的铺粉机构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铺粉效率高、可提高3D打印设备的打印速度的3D打印设备用的铺粉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铺粉机构,包括可于机架上往返移动并与工作台位置相对应的铺粉座,铺粉座的上部设有下粉组件,铺粉座的下部设有可在机架上往返移动的铺粉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粉组件包括可交错开闭的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的出口端分别设于铺粉辊转轴的两侧。

进一步说,第一下粉组件包括设于铺粉座上部的第一进粉腔和设于铺粉座下部的第一下粉通道,第一进粉腔与第一下粉通道连通。

进一步说,第二下粉组件包括设于铺粉座上部的第二进粉腔和设于铺粉座下部的第二下粉通道,第二进粉腔与第二下粉通道连通。

更进一步说,铺粉座上设有可遮挡第一下粉通道和第二下粉通道的活动挡板,活动挡板上开有可使第一下粉通道和第二下粉通道交错开闭的通孔。

更进一步说,活动挡板与铺粉座之间设有滚动传输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进行优化,滚动传输部件包括设于活动挡板与铺粉座之间的传动板及设于传动板上的滚柱,滚柱分别与活动挡板和铺粉座之间滚动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进行优化,第一下粉通道上设有与铺粉辊前端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导粉板。

根据上述结构进行优化,第二下粉通道上设有与铺粉辊后端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导粉板。

更进一步说,机架上设有可与活动挡板匹配连接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分别设于工作台的两侧。

进一步说,铺粉座设有可带动铺粉座往返移动的驱动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交错开闭的前、第二下粉组件代替传统的直通式下粉机构,且前、第二下粉组件分别设置于铺粉辊的前端和后端。通过前、第二下粉组件的交错开闭,并充分利用铺粉辊在整个铺粉过程的前后移动,真正实现了铺粉辊在复位行程上也可进行下粉、铺平的操作,大大减少了铺粉机构在工作时浪费的加工时间,从而有效提高3D打印设备的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利用活动挡板在铺粉座上的前后滑动,并以通孔实现第一下粉通道和第二下粉通道的交错开闭。该结构可保障铺粉辊在运动过程中,粉末始终落在铺粉辊运动方向的前端,以提高铺粉机构运行的稳定性。此外,第一下粉通道和第二下粉通道上分别设置第一导粉板和第二导粉板,使前、第二下粉组件在工作时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有效改善了铺粉机构在下粉、铺平时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在工作台的两侧设置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利用两个挡块与活动挡板的匹配连接,使活动挡板随铺粉座完成一次铺粉操作后,触碰挡块并打开另一个下粉通道,实现了第一下粉通道和第二下粉通道的自动交错开闭。该结构除了可提高前、第二下粉通道开闭的自动化程度外,还能改善前、第二下粉通道开闭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活动挡板与铺粉座之间设置有滚动传输部件,利用滚动传输部件的低摩擦特性,可改善活动挡板在铺粉座上的滑动性能。该结构可保障活动挡板能在触碰前、第二挡块后可顺利对前、第二下粉通道进行开启或关闭操作,从而提高前、第二下粉通道交错开闭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粉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标示如下:机架1、工作台5、铺粉座301、铺粉辊302、第一进粉腔303、第一下粉通道304、第一导粉板305、第二进粉腔306、第二下粉通道307、第二导粉板308、活动挡板309、通孔310、传动板311、滚柱312、第一挡块313、第二挡块314、驱动臂3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根据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设备用的铺粉机构主要包括铺粉座301、下粉组件、铺粉辊302。其中铺粉座301设置于机架1上,且其可于机架1上往返移动,且铺粉座301与机架1上的工作台5位置相对应,其具体结构为铺粉座301上可设置驱动臂315,在驱动臂315带动下铺粉座301可在机架1上往返移动;下粉组件设置于铺粉座301的上部;而铺粉辊302则设置于铺粉座301的下部,且其可在机架1上往返移动。下粉组件包括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的出口端分别设于铺粉辊302转轴的两侧,且其可在铺粉辊302完成一次铺粉操作后实现交错开闭。利用可交错开闭的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使铺粉辊302在整个铺粉行程上均可以进行下粉、铺平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下粉组件包括第一进粉腔303和第一下粉通道304,第一进粉腔303设于铺粉座301上部,而第一下粉通道304设于铺粉座301下部,且第一进粉腔303与第一下粉通道304连通。第二下粉组件包括第二进粉腔306和第二下粉通道307,第二进粉腔306设于铺粉座301上部,而第二下粉通道307设于铺粉座301下部,且第二进粉腔306与第二下粉通道307连通。另外,铺粉座301上设有活动挡板309,活动挡板309上开有通孔310。活动挡板309可在铺粉座301上滑动,并分别遮挡第一下粉通道304和第二下粉通道307;而通孔310则可在活动挡板309滑动时使第一下粉通道304和第二下粉通道307交错开闭。通过活动挡板309在铺粉座301上的来回滑动,使第一下粉通道304和第二下粉通道307在通孔310位置的变化中交错开闭,使第一下粉组件和第二下粉组件形成相互独立的下粉部件,并在工作时不会产生互相干扰。为了使活动挡板309在铺粉座301上的滑动更稳定,活动挡板309与铺粉座301之间可设置滚动传输部件。该滚动传输部件包括设于活动挡板309与铺粉座301之间的传动板311及设于传动板311上的滚柱312,滚柱312分别与活动挡板309和铺粉座301之间滚动连接。利用滚柱312在活动挡板309和铺粉座301之间的滚动传输作用,改善活动挡板309在滑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下粉通道304上还设有第一导粉板305,第一导粉板305可设置成向下倾斜状,并且其延伸至铺粉辊302前端位置上。而第二下粉通道307上还设有第二导粉板308,第二导粉板308同样可设置成向下倾斜状,并且其延伸至铺粉辊302后端位置上。通过第一导粉板305和第二导粉板308的引导、输送作用,把粉末分别直接输送至铺粉辊302的前端和后端,使铺粉辊302无论是前移还是后退,均可对粉末起铺平、压实的作用。另外,机架1上还设有第一挡块313和第二挡块314,第一挡块313和第二挡块314分别设于工作台5的两侧,且其均可与活动挡板309匹配连接,从而提高第一下粉通道304和第二下粉通道307交错开闭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铺粉机构在待命状态时,活动挡板309顶压在第一挡块313上。通孔310与第一下粉通道304位置相对应,使第一进粉腔303与第一下粉通道304连通,从供粉装置输出的粉末进入第一进粉腔303内,并经第一导粉板305被输送至铺粉辊302的前端位置上。而第二进粉腔306与第二下粉通道307因活动挡板309的阻隔而不连通,此时在驱动臂315的带动下铺粉座301前移小段距离,从供粉装置输出的粉末进入第二进粉腔306,并因第二下粉通道307的封闭而贮存在第二进粉腔306内,而铺粉座301则带动铺粉辊302进行铺平、压实的操作。随着铺粉辊302完全通过工作台5,一次铺粉操作完成。此时活动挡板309顶压在第二挡块314上,驱动臂315则带动铺粉座301继续前移小段距离。活动挡板309在第二挡块314的顶压下在铺粉座301上滑动,通孔310的位置从第一下粉通道304处移动至第二下粉通道307处,并使第二进粉腔306与第二下粉通道307连通,贮存在第二进粉腔306内经第二导粉板308被输送至铺粉辊302的后端位置上。然后驱动臂315带动铺粉座301后移,铺粉辊302在后移复位的过程中进行二次铺粉操作,至活动板再次顶压在第一挡块313上,第二进粉腔306再次关闭。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设备用的铺粉机构相同或等同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