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旧塑藤的强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73600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塑藤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旧塑藤的强化方法。



背景技术:

藤编一般经过打藤(削去藤上的节疤)、拣藤、洗藤、晒藤、拗藤、拉藤(刨藤)、削藤、漂白、染色、编织、上油漆等十几道工序。藤编主要以藤枝、藤芯或竹为骨架,然后用藤皮或幼嫩的藤芯编织而成,充分发挥藤条柔软、不易折断的特点。

在色彩上,大多采用原藤的浅黄色,或加工、漂白为白色、象牙色,显得柔和典雅,有些则配以咖啡色、棕色等。藤家具以粗大的藤条为骨架,经钉架,再用藤皮、藤芯编织而成,最后上油漆或上色。

藤编制品因其典雅、质朴的外观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塑藤即为利用塑料挤出制成的类似藤条状的塑料制品。由于天然藤编材料供不应求,所以现在很多制品是采用塑藤之类的仿藤条进行编制成仿藤编制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塑藤制品使用时间久了后就会被氧化,其颜色和强度大大降低,目前旧塑藤大都直接被当做废塑料进行熔融再塑造,这样降低了塑藤的利用效果,而且重新挤塑又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旧塑藤的强化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旧塑藤的强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旧塑藤先用浸泡液浸泡4-10小时,然后捞出塑藤并置于太阳下曝晒1天,再用浸泡液浸泡;

所述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乌桕油5-10份、草酰乙酸6-8份、山梨醇酐脂肪酸酯6-8份、补骨脂素2.6-3.5份、吴茱萸苦素2.3-5.6份、氯化钠1-2份、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1-2份、水150-180份,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然后在搅拌机内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2500r/mim,搅拌温度为50-60℃,时间10分钟;

(2)捞出塑藤将用四氢巴马亭水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将塑藤用湿的草木灰覆盖,一周后将塑藤浸没于乙醇溶液中,一周后向乙醇溶液中加入碘酒,按每1kg乙醇加入0.03-0.05kg碘酒为基准,再过一周后向乙醇溶液加入冰醋酸,按每1kg乙醇加入0.01-0.02kg冰醋酸为基准;

(3)捞出塑藤超声波20khz-30khz的超声波超声处理1小时,然后将塑藤用除老剂进行浸泡24小时;

(4)用纯化水对塑藤洗净,并用洁净的空气对塑藤吹扫;

(5)将塑藤烘干后置于80-90℃温室内,接着将塑藤用80℃的硫化氢进行吹拂,吹拂10分钟后将塑藤用β-谷甾醇水溶性进行淋湿,然后再烘干。

所述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乌桕油8份、草酰乙酸7份、山梨醇酐脂肪酸酯7份、补骨脂素3份、吴茱萸苦素4份、氯化钠1.5份、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1.5份、水165份。

所述除老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对甲基苯胺8-12份、乙酰coa羧化酶6-8份、甘露聚糖8-10份、土荆皮酸a-β-d-葡葡糖甙2-3份、莲心碱1.5-1.6份、环氧大豆油5-10份、棕榈仁油12-17份、丙二醇脂肪酸酯1-2份、水300-360份,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即可。

所述除老剂使用温度为50-55℃。

步骤(2)中的碘酒加入量为0.04kg,冰醋酸加入量为0.015kg。

步骤(2)中的每kg乙醇溶液中还包括有0.003kg氯化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能增强塑藤的抗拉强度,而且能除去塑藤的折痕使得塑藤恢复原有形状,并且能大大提高塑藤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酸碱性,塑藤抗扭曲能力大大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旧塑藤的强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旧塑藤先用浸泡液浸泡4-10小时,然后捞出塑藤并置于太阳下曝晒1天,再用浸泡液浸泡;

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乌桕油8份、草酰乙酸7份、山梨醇酐脂肪酸酯7份、补骨脂素3份、吴茱萸苦素4份、氯化钠1.5份、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1.5份、水165份,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然后在搅拌机内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2500r/mim,搅拌温度为50-60℃,时间10分钟;

(2)捞出塑藤将用四氢巴马亭水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将塑藤用湿的草木灰覆盖,一周后将塑藤浸没于乙醇溶液中,一周后向乙醇溶液中加入碘酒,按每1kg乙醇加入0.04kg碘酒为基准,再过一周后向乙醇溶液加入冰醋酸,按每1kg乙醇加入0.015kg冰醋酸为基准;

(3)捞出塑藤超声波20khz-30khz的超声波超声处理1小时,然后将塑藤用除老剂进行浸泡24小时;

(4)用纯化水对塑藤洗净,并用洁净的空气对塑藤吹扫;

(5)将塑藤烘干后置于80-90℃温室内,接着将塑藤用80℃的硫化氢进行吹拂,吹拂10分钟后将塑藤用β-谷甾醇水溶性进行淋湿,然后再烘干。

除老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对甲基苯胺10份、乙酰coa羧化酶7份、甘露聚糖9份、土荆皮酸a-β-d-葡葡糖甙2.5份、莲心碱1.55份、环氧大豆油8份、棕榈仁油15份、丙二醇脂肪酸酯1.5份、水330份,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即可,除老剂使用温度为50-55℃。

步骤(2)中的每kg乙醇溶液中还包括有0.003kg氯化钠。

实施例2

一种旧塑藤的强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旧塑藤先用浸泡液浸泡4-10小时,然后捞出塑藤并置于太阳下曝晒1天,再用浸泡液浸泡;

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乌桕油5份、草酰乙酸6份、山梨醇酐脂肪酸酯6份、补骨脂素2.6份、吴茱萸苦素2.3份、氯化钠1份、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1份、水150份,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然后在搅拌机内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2500r/mim,搅拌温度为50-60℃,时间10分钟;

(2)捞出塑藤将用四氢巴马亭水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将塑藤用湿的草木灰覆盖,一周后将塑藤浸没于乙醇溶液中,一周后向乙醇溶液中加入碘酒,按每1kg乙醇加入0.03kg碘酒为基准,再过一周后向乙醇溶液加入冰醋酸,按每1kg乙醇加入0.01kg冰醋酸为基准;

(3)捞出塑藤超声波20khz-30khz的超声波超声处理1小时,然后将塑藤用除老剂进行浸泡24小时;

(4)用纯化水对塑藤洗净,并用洁净的空气对塑藤吹扫;

(5)将塑藤烘干后置于80-90℃温室内,接着将塑藤用80℃的硫化氢进行吹拂,吹拂10分钟后将塑藤用β-谷甾醇水溶性进行淋湿,然后再烘干。

除老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对甲基苯胺8份、乙酰coa羧化酶6份、甘露聚糖8份、土荆皮酸a-β-d-葡葡糖甙2份、莲心碱1.5份、环氧大豆油5份、棕榈仁油12份、丙二醇脂肪酸酯1份、水300份,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即可。除老剂使用温度为50-55℃。

步骤(2)中的每kg乙醇溶液中还包括有0.003kg氯化钠。

实施例3

一种旧塑藤的强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旧塑藤先用浸泡液浸泡4-10小时,然后捞出塑藤并置于太阳下曝晒1天,再用浸泡液浸泡;

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乌桕油10份、草酰乙酸8份、山梨醇酐脂肪酸酯8份、补骨脂素3.5份、吴茱萸苦素5.6份、氯化钠2份、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2份、水180份,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然后在搅拌机内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2500r/mim,搅拌温度为50-60℃,时间10分钟;

(2)捞出塑藤将用四氢巴马亭水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将塑藤用湿的草木灰覆盖,一周后将塑藤浸没于乙醇溶液中,一周后向乙醇溶液中加入碘酒,按每1kg乙醇加入0.05kg碘酒为基准,再过一周后向乙醇溶液加入冰醋酸,按每1kg乙醇加入0.02kg冰醋酸为基准;

(3)捞出塑藤超声波20khz-30khz的超声波超声处理1小时,然后将塑藤用除老剂进行浸泡24小时;

(4)用纯化水对塑藤洗净,并用洁净的空气对塑藤吹扫;

(5)将塑藤烘干后置于80-90℃温室内,接着将塑藤用80℃的硫化氢进行吹拂,吹拂10分钟后将塑藤用β-谷甾醇水溶性进行淋湿,然后再烘干。

除老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对甲基苯胺12份、乙酰coa羧化酶8份、甘露聚糖10份、土荆皮酸a-β-d-葡葡糖甙3份、莲心碱1.6份、环氧大豆油10份、棕榈仁油17份、丙二醇脂肪酸酯2份、水360份,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即可,除老剂使用温度为50-55℃。

步骤(2)中的每kg乙醇溶液中还包括有0.003kg氯化钠。

试验

将实施例1、2、3处理的塑藤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证明:本发明处理后的塑藤的抗拉强度和抗扭曲强度明显得到提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