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359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安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具X射线物品安检和毫米波人体安检的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在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入口处需要对旅客进行安检。现有的安检手段主要有针对行李物品的X射线透射成像技术以及针对人体的基于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的搜身式检查。X射线成像技术相对较为成熟,X射线物品机通过给出行李物品的X射线透射图像来用于判断行李物品是否含有违禁品。由于人体安检的复杂性,现有基于金属探测器的搜身式检查一方面无法准确发现人体身上藏匿物,另一方面也给受检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安检速度也较慢。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毫米波成像技术能够在几秒内形成高分辨的人体体表图像,进而实现快速高效的人体安检。成熟的商用产品有威视MW1000AA、美国L3公司的SafeView,德国RS的QPS100等。

上述安检系统都针对的是固定站点的安检,对于室外应用场所如体育赛事、缉毒站点及反恐一线等无法实现快速部署,若要更换场地,则需要重新拆卸,缺乏机动性。因此,亟需一种可移动式的安全检查系统。

中国专利CN104502989A公开了一种车载毫米波安检系统,其将毫米波扫描机体安置于汽车尾部。工作时,汽车后舱门打开,毫米波机体在机械传动系统的带动下伸出舱门,并由水平旋转为竖直,毫米波系统开始扫描。工作结束后,毫米波机体由竖直旋转为水平,然后收回汽车舱内。然而,该车载毫米波安检系统针对的是单面的毫米波收发阵列,只能完成对人体单面的扫描,若要实现双面扫描,则需要人体转身,由此会造成安检速度的大大降低。此外,常规安检点不仅需要对人体进行安检,同时也需对受检人携带的行李物品进行检查,该系统无法兼容X射线物品机,这就会使车载移动式的快速便捷性失去意义。

美国专利US7796032B2公开了一种车载毫米波检查系统,其将两排毫米波收发阵列安装在汽车车门处,受检人可直接上车进行扫描;同时也可以将两排毫米波收发阵列平行伸出舱门,布置在车门外的场地上,形成临时人体安检点。该车载毫米波检查系统针对的是双面的毫米波收发阵列,因此可以实现对人体双面的同时扫描。但是同样地,该系统没有兼容行李物品检查系统,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或者减轻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该系统兼具X射线物品安全检查和毫米波人体安全检查,并且能够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和固定场地安检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该系统兼具X射线物品安全检查和毫米波人体安全检查,并且能够自行地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和固定场地安检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该系统兼具X射线物品安全检查和毫米波人体安全检查,并且能够实现视频监控信息、安检图像信息与受检人身份信息相匹配的综合安全检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包括:

车厢;

X射线物品安检设备,设置在车厢内并用于执行对物品的X射线安全检查;

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设置在车厢内并用于执行对人体的毫米波安全检查;以及

车厢装卸机构,设置在车厢处并被构造成使车厢能够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和固定场地安检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系统能够在车厢处于车载可移动的情况下执行对物品的X射线安全检查和/或对人体的毫米波安全检查;而在固定场地安检模式,系统能够在车厢处于固定场地的情况下执行对物品的X射线安全检查和/或对人体的毫米波安全检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车厢内并用于执行对物品的实时视频监控的物品视频监控仪;以及,设置在车厢内并用于执行对人体的实时视频监控的人体视频监控仪。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还可以包括:综合安检终端,该综合安检终端被构造成至少接收并匹配来自X射线物品安检设备的物品X射线图像、来自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的人体体表毫米波图像、来自物品视频监控仪的物品可见光图像以及来自人体视频监控仪的人体可见光图像。

而且,该综合安检终端还可以进一步被构造成通过人脸识别方式获取受检人身份信息,并且将受检人身份信息与人体体表毫米波图像和/或人体可见光图像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车厢内的值班室,其中,综合安检终端设置在值班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厢还包括:开设在车厢旁侧的出口和入口,以及分别开设在车厢前后侧的车厢前门和车厢后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中的车厢装卸机构为自行装卸机构。具体地,该自行装卸机构可以包括:分别设置在车厢底部的四个边角的滑轮;设置在车厢上并用于装载和/或卸载车厢的至少一组自行装卸单元;以及可断开地连接到车厢的伸缩装置,该伸缩装置用于带动车厢进行滑动以完成车厢的装载或卸载。

在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组自行装卸单元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地布置在车厢上的第一自行装卸单元和第二自行装卸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自行装卸单元可以包括支撑装置,转轴和连接装置,其中,支撑装置设置在车厢底部并用于在车厢的装载或卸载过程中支撑车厢;转轴设置在车厢底部旁侧、连接至支撑装置并用于在车厢的装载或卸载过程中带动支撑装置以及车厢进行转动;而连接装置设置在车厢的与设有转轴的旁侧相对的另一旁侧,并且可断开地连接至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通过在车厢内同时设置X射线物品安检设备和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使得该系统兼具X射线物品安全检查和毫米波人体安全检查,从而能够实现对受检人及其行李物品同时进行快速的综合安全检查。同时,通过车厢装卸机构的设置,使车厢能够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和固定场地安检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方便地实现移动式安检点的快速部署和固定场地安检点的快速部署以及两者之间的切换。此外,该系统通过综合安检终端能够将受检人及其行李物品的可见光图像(包括物品可见光图像和人体可见光图像)与安检图像(包括物品X射线图像和人体体表毫米波图像)相匹配,并且进一步能够将受检人身份信息与受检人的人体可见光图像和人体安检图像相匹配,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的综合安全检查,大大提供安检效率。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的其它实用新型目的以及可以取得的其它技术效果将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对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和附图的示意进行阐述。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的另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了该系统中的车厢装卸机构;以及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的又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了该系统中的车厢位于装载或卸载过程中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总体上的实用新型构思,提供一种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包括:车厢;X射线物品安检设备,设置在车厢内并用于执行对物品的X射线安全检查;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设置在车厢内并用于执行对人体的毫米波安全检查;以及,车厢装卸机构,设置在车厢处并被构造成使车厢能够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和固定场地安检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系统能够在车厢处于车载可移动的情况下执行对物品的X射线安全检查和/或对人体的毫米波安全检查;而在固定场地安检模式,系统能够在车厢处于固定场地的情况下执行对物品的X射线安全检查和/或对人体的毫米波安全检查。而且,该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接收和匹配物品X射线图像、人体体表毫米波图像、物品可见光图像以及人体可见光图像的综合安检终端。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车厢1以及设置在车厢1内的X射线物品安检设备4、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5、物品视频监控仪6、人体视频监控仪7、值班室8以及设置在值班室8内的综合安检终端81。车厢1具有开设在其旁侧的入口2和出口3,并且还具有分别开设在车厢1前后侧的车厢前门9和车厢后门10。这里,X射线物品安检设备4设置在车厢1内并用于执行对物品(如受检人所携带的行李物品)的X射线安全检查;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5设置在车厢1内并用于执行对(如受检人的)人体的毫米波安全检查;物品视频监控仪6设置在车厢1内并用于执行对物品(如受检人所携带的行李物品)的实时视频监控;人体视频监控仪7设置在车厢1内并用于执行对(如受检人的)人体的实时视频监控;而综合安检终端81设置在车厢1的值班室8内,并且被构造成接收并匹配来自X射线物品安检设备4的物品X射线图像、来自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5的人体体表毫米波图像、来自物品视频监控仪6的物品可见光图像以及来自人体视频监控仪7的人体可见光图像。并且还优选地,该综合安检终端81可以进一步被构造成通过人脸识别方式获取受检人身份信息,并且将受检人身份信息与人体体表毫米波图像和/或人体可见光图像相匹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如图2所示,安检员82可以在值班室8内根据综合安检终端81给出的综合安检信息进行最终的安检判断。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主要还包括设置在车厢1处的车厢装卸机构11,该车厢装卸机构11被构造成使车厢1能够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和固定场地安检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系统能够在车厢1处于车载可移动的情况下执行对物品的X射线安全检查和/或对人体的毫米波安全检查;而在固定场地安检模式,系统能够在车厢1处于固定场地的情况下执行对物品的X射线安全检查和/或对人体的毫米波安全检查。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其中的主要安检设备、仪器和终端等部件均设置在车厢1内,而且,车厢1内这些部件的布置可以根据便于安检需求的方式进行设计,在此不作限定。并且,车厢1处还设有前述的能够使得使车厢1能够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和固定场地安检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车厢装卸机构11(将会在下文中详细描述)。这里提及的车厢1可以是卡车等大型车辆的车厢,也可以是其它适宜车辆的车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当其处于车载移动安检模式下时,受检人由入口2进入车厢1,将所携带的行李物品放置于X射线物品安检设备4处进行安全检查,受检人则通过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5进行快速的人体安检。通过安检后,受检人取回行李物品,由出口3离开车厢1,完成安检。与此同时,在上述安检过程中,物品视频监控仪6实时获取正在被执行物品安全检查的物品可见光图像,人体视频监控仪7实时获取正在进行被执行人体安全检查的受检人的人体可见光图像。并且,X射线物品安检设备4获取的物品X射线图像、物品视频监控仪6获取的物品可见光图像、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5获取的人体体表毫米波图像以及人体视频监控仪7获取的受检人的人体可见光图像均通过网络等传输媒介传输到值机室8内的综合安检终端81。综合安检终端81接收受检人及其所携带的行李物品的可见光图像和安检图像并且将它们进行一一对应,并且还可以进一步通过人脸识别方式获取受检人的身份信息,并且将受检人及其所携带的行李物品的可见光图像和安检图像与受检人的身份信息相匹配,给出综合安检信息,由安检员82完成最终的安检判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当其处于固定场地安检模式下时,车厢1通过车厢装卸机构11已被部署到指定的固定场地。此时,关闭入口2和出口3,打开车厢前门9和车厢后门10(例如可以是卷帘门等)。受检人及其所携带的行李物品由车厢前门9进入车厢内的安检区域,完成安检后由车厢后门10离开安检区域。在此固定场地安检模式下,X射线物品安检设备4、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5、物品视频监控仪6、人体视频监控仪7和综合安检终端81所执行的操作与该系统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下所执行的操作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中,该车厢装卸机构11被构造成使车厢1能够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和固定场地安检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系统能够在车厢1处于车载可移动的情况下执行对物品的X射线安全检查和/或对人体的毫米波安全检查;而在固定场地安检模式,系统能够在车厢1处于固定场地的情况下执行对物品的X射线安全检查和/或对人体的毫米波安全检查。车厢装卸机构11可以为自行装卸机构。自行装卸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车厢1底部的四个边角的滑轮,设置在车厢1上并用于装载和/或卸载车厢1的至少一组自行装卸单元,以及,可断开地连接到车厢1且用于带动车厢1进行滑动以完成车厢1的装载或卸载的伸缩装置。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仅简单描述自行装卸机构的一些主要组成部件和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此处的自行装卸机构应当还包括动力源、传动单元等组成组件和结构。

具体地,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自行装卸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车厢1底部的四个边角的111、112、113和114,彼此间隔地布置在车厢上的第一自行装卸单元和第二自行装卸单元,以及,可断开地连接到车厢1的伸缩装置18。并且,第一自行装卸单元主要包括第一转轴12、第一支撑装置14和第一连接装置16。第二自行装卸单元主要包括第二转轴13、第二支撑装置15和第二连接装置17。值得一提的是,在图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彼此间隔地布置的两组自行装卸单元,当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一组或者两者以上自行装卸单元。在图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支撑装置14、15设置在车厢1底部并用于在车厢1的装载或卸载过程中支撑车厢1;第一和第二转轴12、13设置在车厢1底部旁侧、分别连接至第一和第二支撑装置14、15并用于在车厢1的装载或卸载过程中带动相应的支撑装置14、15以及车厢1进行转动;而第一和第二连接装置16、17则设置在车厢1的与设有第一和第二转轴12、13的旁侧相对的另一旁侧,并且可断开地连接至第一和第二支撑装置14、15。

当需要执行车厢卸载时,即需要将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从车载移动安检模式切换到固定场地安检模式时,如图3和4所示,在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的带动下,车厢1开始顺时针缓慢旋转,如图4所示。当车厢1倾斜到一定角度时,第一连接装置16(如挂钩)和第二连接装置17(如挂钩)断开与车厢1的连接,此时车厢1仅与伸缩装置18(例如由转轴带动绳索实现)相连,接着缓慢放开伸缩装置18,车厢1沿滑板19缓慢下滑,最终移动到地面上,从而完成车厢卸载。反之,当需要执行车厢装载时,即需要将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从固定场地安检模式切换到车载移动安检模式时,首先将伸缩装置18与车厢1相连,启动伸缩装置18,使其带动车厢1沿滑板19缓慢上滑,当车厢1被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将第一连接装置16和第二连接装置17连接至车厢1,由第一转轴12及第二转轴13分别带动第一支撑装置14、第一连接装置16和第二支撑装置15、第二连接装置17进行逆时针转动,最终将车厢1移动到车辆上,从而完成车厢装载。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综合安全检查系统,通过在车厢内同时设置X射线物品安检设备和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使得该系统兼具X射线物品安全检查和毫米波人体安全检查,从而能够实现对受检人及其行李物品同时进行快速的综合安全检查。同时,通过车厢装卸机构的设置,使车厢能够在车载移动安检模式和固定场地安检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方便地实现移动式安检点的快速部署和固定场地安检点的快速部署以及两者之间的切换。此外,该系统通过综合安检终端能够将受检人及其行李物品的可见光图像(包括物品可见光图像和人体可见光图像)与安检图像(包括物品X射线图像和人体体表毫米波图像)相匹配,并且进一步能够将受检人身份信息与受检人的人体可见光图像和人体安检图像相匹配,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的综合安全检查,大大提供安检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