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5707发布日期:2019-04-23 21:19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模具与模具安装板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重复长时间使用后,模具与模具安装板之间容易脱位,这样就容易造成因为模具受力不匀而变形,而且模具如果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其耐疲劳性差,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具,包括模具支架、所述模具支架呈框架状,且该模具支架的上端设有模具安装板;和呈弧形的模具,所述模具与所述模具安装板通过多个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的模具安装板的上端面还分布着用于限位固定的凸台,所述模具的下端面设有对应所述凸台的凹槽;所述的模具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模具支架的下方设有滑轮;滑轮包括滑轮座、轮子及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左右的两侧壁间设置支撑轴,支撑轴连接支持可以使车轮左右调整的车轮支撑装置和可以使车轮支撑装置向两壁的任意方向移动的左右调节机构,左右调节机构由壳体侧设置的第1凸轮机构和车轮支撑装置侧设置的第2凸轮机构组成,第1凸轮机构的回转运动可以转换成第2凸轮机构的直线运动,第1凸轮机构任意方向转动时,可以使第2凸轮机构直线运动,通过车轮支撑装置,车轮位置可以沿左右方向移动,滑轮座中设有滑轮槽,轮子通过转轴固定于滑轮座上,滑轮座上设有固定位,轮子采用的材料为聚醚酰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模具安装板和模具不仅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连接,而且在模具安装板上设置了凸台,配合模具下端面设置的凹槽,实现了模具安装板与模具之间的限位固定,避免了模具安装板和模具之间出现相互滑动移位的现实,且模具采用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重量轻,耐疲劳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具,包括模具支架1,模具支架1呈框架状,模具支架1的下方设有滑轮6;模具支架1的上端设有模具安装板2,模具安装板上固定有弧形的模具3,模具3与模具安装板2通过多个固定螺栓4连接固定;模具安装板2的上端面还分布着用于限位固定的凸台5,所述模具3的下端面设有对应所述凸台5的凹槽;滑轮6包括滑轮座、轮子以及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左右的两侧壁间设置支撑轴,支撑轴连接支持可以使车轮左右调整的车轮支撑装置和可以使车轮支撑装置向两壁的任意方向移动的左右调节机构,左右调节机构由壳体侧设置的第1凸轮机构和车轮支撑装置侧设置的第2凸轮机构组成,第1凸轮机构的回转运动可以转换成第2凸轮机构的直线运动,第1凸轮机构任意方向转动时,可以使第2凸轮机构直线运动,通过车轮支撑装置,车轮位置可以沿左右方向移动,滑轮座中设有滑轮槽,轮子通过转轴固定于滑轮座上,滑轮座上设有固定位,轮子采用的材料为聚醚酰氨。

在本发明中,模具3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这样模具的重量轻,便于搬运安装,而且设置的滑轮6跟方便了整个模具的移动组合。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具,包括模具支架、所述模具支架呈框架状,且该模具支架的上端设有模具安装板;和呈弧形的模具,所述模具与所述模具安装板通过多个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的模具安装板的上端面还分布着用于限位固定的凸台,所述模具的下端面设有对应所述凸台的凹槽;所述的模具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模具支架的下方设有滑轮;滑轮包括滑轮座及轮子,滑轮座中设有滑轮槽,轮子通过转轴固定于滑轮座上,滑轮座上设有固定位,轮子采用的材料为聚醚酰氨。

技术研发人员:解永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双宇(天津)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5
技术公布日:2019.04.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