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发泡用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5084发布日期:2019-05-24 21:1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发泡用模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发泡零件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发泡用模架。



背景技术:

发泡零件的发泡过程大都在模具中进行,通常将模具置于模架中,便于对模具进行操作。目前,发泡用的模架都是跟随转台一起平稳转动,此类模架仅能够实现模具的开模、合模等简单动作。随着汽车发泡零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塑料发动机罩盖逐步被发泡发动机罩盖取代,使得发泡零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发泡发动机罩盖有别于其它发泡件,其表面要求特别高,因此在发泡工艺的各个细节上需要做到非常精准。汽车发动机罩盖由于发泡工艺存在不足,导致发泡零件表面存在缺陷,无法满足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发泡用模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发泡用模架,该模架包括模架支撑座、设置在模架支撑座上的铰接座以及设置在铰接座上的模具装载单元,该模具装载单元包括设置在铰接座上的模具装载框架、设置在模具装载框架顶部的卡扣式模架顶盖机构以及设置在模具装载框架内部的升降式模具装载机构,所述的模具装载框架通过铰接座与模架支撑座铰接。将用于发泡的模具置于模具装载框架内,并通过卡扣式模架顶盖机构将模具限制在模具装载框架内,之后通过升降式模具装载机构对模具进行固定。当需要使模具倾斜时,模具装载框架通过铰接座转动,由水平状态变为倾斜状态,即实现了模具的倾斜。

通过对不同形状的发动机罩盖进行研究,发现注料后模具倾斜一定角度,能够使生产出的发泡零件表面质量明显优于平放模具生产出的零件。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发泡用模架,实现对模具的倾斜及对倾斜角度的调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模架支撑座上设有模温机。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可在模架支撑座上设置模温机。

进一步地,该模架设置在转台上,所述的模具装载框架的侧面设有升降辊,所述的转台的外侧设有与升降辊相适配的导向杆。模架随着转台的转动而转动,当模架转动至升降辊与导向杆相接触时,由于升降辊沿着上下起伏的导向杆运动,使模具装载框架的倾斜角发生改变。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杆包括导向杆支架部、设置在导向杆支架部上的导向杆水平部以及分别倾斜设置在导向杆水平部两端的导向杆上倾部、导向杆下倾部。当升降辊运动至与导向杆水平部相接触时,模具装载框架处于水平状态,以便进行灌注;当升降辊沿导向杆下倾部运动时,模具装载框架的倾斜角不断增大,以便进行发泡起发;当升降辊沿导向杆上倾部运动时,模具装载框架的倾斜角不断减小,直至变为水平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的模架支撑座上设有与模具装载框架的底部相适配的限位柱,该限位柱的顶端低于铰接座的底端。限位柱能够对模具装载框架的最大倾斜角度进行限制,避免模具装载框架的倾斜角度过大。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柱上开设有方管安装孔。对于一些发泡时不需要倾斜的零件,可通过方管安装孔及螺栓在限位柱上竖直安装一根方管,使模具装载框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即可将模架作为普通平放模架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模具装载框架的底部设有与模架支撑座相适配的支撑柱,该支撑柱的高度与铰接座的高度相同,并且所述的支撑柱与限位柱分别位于铰接座的两侧。当向模具内灌注发泡料时,通过铰接座及支撑柱使模具装载框架处于水平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扣式模架顶盖机构包括设置在模具装载框架的顶部并与模具装载框架顶部铰接的模架顶盖、设置在模架顶盖一端的卡扣组件以及设置在模架顶盖另一端的主气缸组件。主气缸组件用于控制模架顶盖的打开及关闭,卡扣组件用于将模架顶盖锁扣在模具装载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气缸组件包括设置在模架顶盖上的主气缸安装座以及设置在主气缸安装座上的主气缸,该主气缸的下方设有与模具装载框架固定连接的主气缸连接板,所述的主气缸中的活塞端部与主气缸连接板固定连接。当主气缸中的活塞向内缩回时,通过杠杆作用,将模架顶盖打开;当主气缸中的活塞向外伸出时,将模架顶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扣组件包括设置在模架顶盖一端并与模架顶盖铰接的卡板以及设置在模架顶盖上并与卡板的顶端传动连接的副气缸,所述的模具装载框架的侧面设有卡块,所述的卡板上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口。当模架顶盖盖在模具装载框架上时,副气缸中的活塞向外伸出,使卡板的底端向模具装载框架方向运动,直至卡口与卡块合在一起,实现将模架顶盖锁扣在模具装载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式模具装载机构包括设置在模具装载框架内部的模具装载底板以及设置在模具装载底板的底部与模具装载框架之间的气囊。将模具置于模具装载底板上,并将模架顶盖锁扣在模具装载框架上,之后气囊充气膨胀,使模具装载底板不断上升,实现模具的合模。

本发明还包括分别与主气缸、副气缸电连接的控制器。

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模架随着转台一起自动运转,当转动至喷涂脱模剂位置时,外部机械手自动向模具内喷涂脱模剂;当转动至灌注位置时,升降辊沿着导向杆升高至最高位置,使模具装载框架处于水平状态,之后开模灌注;灌注完成后,主气缸中的活塞向外伸出,使模架顶盖自动合上,副气缸中的活塞向外伸出,将模架顶盖与模具装载框架扣紧;气囊充气,模具的上下模闭合;升降辊沿着导向杆移动至最低位置,便于模具内发泡起发熟化;发泡完成后,模架继续转动至开模位置,自动触发开模信号,气囊排气,下模随着模具装载底板向下移动并开模,副气缸中的活塞缩回,使卡板脱离卡块,主气缸中的活塞缩回,将模架顶盖打开,即可取出零件。以此方式,实现循环生产。整个过程可以根据plc编程控制实现自动化,转台上可以设置多个模架,且全部模架可通过总控制柜自动控制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模具装载框架的倾斜角度可进行调节,以便将注料后的模具倾斜一定角度,使生产出的发泡零件表面质量明显优于平放模具生产出的零件,避免了汽车发动机罩盖由于发泡工艺存在不足而导致发泡零件表面存在缺陷的弊端,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

2)卡扣式模架顶盖机构能够实现模架顶盖的快速开合,升降式模具装载机构能够实现模具的快速合模及开模,自动化程度高,简化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模具装载框架处于倾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模架支撑座、2—铰接座、3—模具装载框架、4—升降辊、5—导向杆、501—导向杆支架部、502—导向杆水平部、503—导向杆上倾部、504—导向杆下倾部、6—限位柱、7—支撑柱、8—模架顶盖、9—主气缸安装座、10—主气缸、11—主气缸连接板、12—卡板、13—副气缸、14—卡块、15—模具装载底板、16—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发泡用模架,该模架包括模架支撑座1、设置在模架支撑座1上的铰接座2以及设置在铰接座2上的模具装载单元,该模具装载单元包括设置在铰接座2上的模具装载框架3、设置在模具装载框架3顶部的卡扣式模架顶盖机构以及设置在模具装载框架3内部的升降式模具装载机构,模具装载框架3通过铰接座2与模架支撑座1铰接。

其中,该模架设置在转台上,模具装载框架3的侧面设有升降辊4,转台的外侧设有与升降辊4相适配的导向杆5。

导向杆5包括导向杆支架部501、设置在导向杆支架部501上的导向杆水平部502以及分别倾斜设置在导向杆水平部502两端的导向杆上倾部503、导向杆下倾部504。模架支撑座1上设有与模具装载框架3的底部相适配的限位柱6,该限位柱6的顶端低于铰接座2的底端。限位柱6上开设有方管安装孔。模具装载框架3的底部设有与模架支撑座1相适配的支撑柱7,该支撑柱7的高度与铰接座2的高度相同,并且支撑柱7与限位柱6分别位于铰接座2的两侧。

卡扣式模架顶盖机构包括设置在模具装载框架3的顶部并与模具装载框架3顶部铰接的模架顶盖8、设置在模架顶盖8一端的卡扣组件以及设置在模架顶盖8另一端的主气缸组件。主气缸组件包括设置在模架顶盖8上的主气缸安装座9以及设置在主气缸安装座9上的主气缸10,该主气缸10的下方设有与模具装载框架3固定连接的主气缸连接板11,主气缸10中的活塞端部与主气缸连接板11固定连接。卡扣组件包括设置在模架顶盖8一端并与模架顶盖8铰接的卡板12以及设置在模架顶盖8上并与卡板12的顶端传动连接的副气缸13,模具装载框架3的侧面设有卡块14,卡板12上开设有与卡块14相适配的卡口。

升降式模具装载机构包括设置在模具装载框架3内部的模具装载底板15以及设置在模具装载底板15的底部与模具装载框架3之间的气囊16。

在实际应用时,模架随着转台一起自动运转,当转动至喷涂脱模剂位置时,外部机械手自动向模具内喷涂脱模剂;当转动至灌注位置时,升降辊4沿着导向杆5升高至最高位置,使模具装载框架3处于水平状态,之后开模灌注;灌注完成后,主气缸10中的活塞向外伸出,使模架顶盖8自动合上,副气缸13中的活塞向外伸出,将模架顶盖8与模具装载框架3扣紧;气囊16充气,模具的上下模闭合;升降辊4沿着导向杆5移动至最低位置,便于模具内发泡起发熟化;发泡完成后,模架继续转动至开模位置,自动触发开模信号,气囊16排气,下模随着模具装载底板15向下移动并开模,副气缸13中的活塞缩回,使卡板12脱离卡块14,主气缸10中的活塞缩回,将模架顶盖8打开,即可取出零件。以此方式,实现循环生产。整个过程可以根据plc编程控制实现自动化,转台上可以设置多个模架,且全部模架可通过总控制柜自动控制生产。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