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带色条线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7681发布日期:2018-10-13 00:07阅读:10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带色条线挤出机。



背景技术:

通常,需要在包胶的导线表面设置色带达到区分不同种类的导线。而色带是在包胶过程中,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形在导线的表面;目前的导线包胶和色带成形是,色带挤出的在没有完全成形的胶体上,达到色带与包胶材料混合;对于耐高温的包胶材料,特别是铁氟龙材料,在包胶过程中,色带与成形在铁氟龙上时,由于铁氟龙受到色带挤出的冲击力,和铁氟龙难以与其他材质融合,通过模具挤出成形容易造成开裂,因此包胶出来的产品质量不良;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高温带色条线挤出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带色条线挤出机,来解决导线包胶中的包胶材料为铁氟龙时,色带成形在包胶的表面会造成包胶开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带色条线挤出机;包括包胶模具,所述包胶模具与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螺杆挤出机的挤出端和第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端连接;所述包胶模具内设有锥形的过渡成形流道和包胶流道;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端与所述过渡成形流道相通。

进一步,所述包胶模具包括:模具本体、穿线套和挤出成形套;所述模具本体内设有锥孔,和与锥孔小端相接的安装孔;所述挤出成形套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挤出成形套内设有锥形引流孔,和与锥形引流孔相接的包胶成形孔;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与所述锥孔相通的注胶孔,和与所述锥形引流孔相连通的色带注胶孔;所述穿线套包括伸入所述锥孔内的内模,和与所述模具本体端部连接的法兰;所述内模与所述锥形引流孔形成所述过渡成形流道;所述内模的端部设有所述与所述包胶成形孔形成所述包胶流道的挤出模芯。

进一步,所述注胶孔和所述色带注胶孔的轴心相互垂直。

进一步,所述内模上还套有导流套;所述导流套与所述锥孔形成导流道;所述导流套上还设有分流板。

进一步,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通过一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上端。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上设有调节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高度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于所述支撑柱上的调节座,伸入所述调节座上端的调节杆,贯穿所述调节座、并与所述调节杆螺纹啮合的调节螺杆,和设于所述调节座一侧的锁紧螺钉;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模具本体端部还设有锁紧所述挤出成形套的锁紧套。

进一步,所述内模与所述法兰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高温带色条线挤出机,包括包胶模具,包括包胶模具,所述包胶模具与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螺杆挤出机的挤出端和第二螺杆挤出机挤出端连接;所述包胶模具内设有锥形的过渡成形流道和包胶流道;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端与所述过渡成形流道相通。因此,在将设定挤出成形时,由于铁氟龙胶体在过程成形流道中已经成形了锥状,因此在通过第二螺杆挤出机将色带挤出时,色带只成形在铁氟龙表面,因此可避免色带进入铁氟龙内部造成开裂,从而保证导线包胶质量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温带色条线挤出机的机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温带色条线挤出机所述包胶模具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温带色条线挤出机所述包胶模具的放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温带色条线挤出机所述包胶模具的横截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高温带色条线挤出机所述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5所示,一种高温带色条线挤出机;包括包胶模具1,所述包胶模具1与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螺杆挤出机3的挤出端和第二螺杆挤出机4的挤出端连接;所述包胶模具1内设有锥形的过渡成形流道4和包胶流道5;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3的挤出端与所述过渡成形流道4相通。因此,在将设定挤出成形时,由于铁氟龙胶体在过程成形流道中4已经成形了锥状,因此在通过第二螺杆挤出机3将色带挤出时,色带只成形在铁氟龙表面,因此可避免色带进入铁氟龙内部造成开裂,从而保证导线包胶质量要求。

进一步,所述包胶模具1包括:模具本体6、穿线套7和挤出成形套8;所述模具本体6内设有锥孔,和与锥孔小端相接的安装孔;所述挤出成形套8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挤出成形套8内设有锥形引流孔,和与锥形引流孔相接的包胶成形孔;所述模具本体6上设有与所述锥孔相通的注胶孔9,和与所述锥形引流孔相连通的色带注胶孔10;所述穿线套7包括伸入所述锥孔内的内模70,和与所述模具本体6端部连接的法兰71;所述内模70与所述锥形引流孔形成所述过渡成形流道4;所述内模70的端部设有所述与所述包胶成形孔形成所述包胶流道5的挤出模芯11。通过注胶孔9与第一螺杆挤出机2连接,色带注胶孔 10与第二螺杆挤出机3连接;需要包胶的导线穿过穿线套7,并从端部穿出。因此通过第一螺杆挤出机2将铁氟龙胶体注入到锥孔内;并通过过渡成形流道4 使得胶体初步成型,并通过第二螺杆挤出机3将色胶挤压成型再初成型胶的表面,再由包胶流道5将胶体成型再导线上从而完成导线包胶,和将色带成形在包胶的表面。

进一步,所述注胶孔9和所述色带注胶孔10的轴心相互垂直。

进一步,所述内模70上还套有导流套700;所述导流套700与所述锥孔形成导流道;所述导流套700上还设有分流板701。因此,通过导流套700对胶体起到导向作用;通过分流板701对胶体起到分流作用,使得导流道内的胶体分布均匀。

进一步,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3通用一支撑柱20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1上端。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20上设有调节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3高度的调节机构 21。因此,可通过调节机构21调节第二螺杆挤出机3的高度位置。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21包括套于所述支撑柱20上的调节座210,伸入所述调节座210上端的调节杆211,贯穿所述调节座210、并与所述调节杆211螺纹啮合的调节螺杆212,和设于所述调节座210一侧的锁紧螺钉213;所述调节杆21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3固定连接。因此,通过调节螺杆212调节调节杆211的位置,实现调节第二螺杆挤出机3的位置,调整后有锁紧螺钉 213将调节杆212固定。

进一步,所述模具本体6端部还设有锁紧所述挤出成形套8的锁紧套60。

进一步,所述内模70与所述法兰71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