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产品公用的手机套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0474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产品公用的手机套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机套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手机套模具结构图参看附图,包括上模(图中未示出)、下模1和活动直顶2,上模和下模1组合形成手机套3的模腔,直顶2活动固定在上模内用以顶出成型后的手机套3。

现有手机套模具结构存在的缺点是:一套模具仅能用于生产由一种材料成型的产品,不能用于生产出需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成型的手机套,如双色手机套。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产品公用的手机套模具,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于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产品公用的手机套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活动直顶,上模和下模组合形成手机套的模腔,所述直顶活动固定在所述上模内用以顶出成型后的手机套,所述下模的顶部设置有一沿手机套外圈呈环形的凸台结构。

优选地,所述凸台结构的截面为方形。

优选地,所述方形凸台结构的截面大小为宽0.8mm*高0.3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多产品公用的手机套模具,可以生产出需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成型的手机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手机套模具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手机套模具结构图。

图3为图2的局部A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1手机套产品结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手机套产品结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3手机套产品结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4手机套产品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产品公用的手机套模具,其结构图参看附图2,图3为图2的局部A放大图,包括上模(图中未示出)、下模1和活动直顶2,上模和下模1组合形成手机套3的模腔,直顶2活动固定在上模内用以顶出成型后的手机套3,下模1的顶部设置有一沿手机套外圈呈环形的凸台结构4,凸台结构4的截面为方形。

作为优选方式,本实施例方形凸台结构的截面大小为宽0.8mm*高0.3mm。

本实施例的多产品公用的手机套模具可以用于生产IML材料(模内镶件注塑材料)与TPU材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的手机套,具体生产方式为:先把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材放入硬胶模具中采用IML(模内镶件注塑)工艺注塑透明的ABS树脂,比如ABS920树脂料,再把注塑好的IML材料放入TPU模具中注塑成形,TPU材料与IML材料之间形成美观槽,得到手机套产品,本实施例的手机套产品剖面图如附图4所示,凸台结构4对应的在手机套产品上形成美观槽51,IML材料6与TPU材料7组合形成手机套的主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多产品公用手机套模具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多产品公用的手机套模具可以用于生产PC材料(聚碳酸酯材料)与TPU材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的手机套。具体生产方式为:先注塑PC材料件,再把PC材料件放入TPU模具中注塑成形,通过凸台结构4形成的凹槽作为喷油槽,再通过该喷油槽做喷油治具的遮喷。本实施例的手机套产品剖面图如附图5所示,凸台结构4对应的在手机套产品上形成喷油槽52,PC材料8与TPU材料7组合形成手机套的主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多产品公用手机套模具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多产品公用的手机套模具可以用于生产PC材料(聚碳酸酯材料)与TPU材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的手机套。具体生产方式为:首先通过CNC(数控机床)进行PC片材的加工,再把加工好后的PC片材放入TPU模具中注塑成形,通过凸台结构4形成的凹槽作为美观槽。本实施例的手机套产品剖面图如附图6所示,凸台结构4对应的在手机套产品上形成美观槽51,PC材料8与TPU材料7组合形成手机套的主体。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多产品公用手机套模具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多产品公用的手机套模具可以用于生产单一的TPU材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手机套。具体生产方式为:TPU模具中不需放任何产品,直接注塑成型,因缩水不同,可采用较硬的TPU材料,尺寸相对实施例2和3的产品会小0.2~0.5MM,但对于手机套装配更紧些,更好。本实施例的手机套产品剖面图如附图7所示,凸台结构4对应的在手机套产品上形成美观槽51,单一的TPU材料7形成手机套的主体。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多产品公用的手机套模具,可以生产出需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成型的手机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