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膜单淋共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8398发布日期:2018-06-15 21:5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复合膜单淋共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包装用复合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膜单淋共挤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包装用复合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基膜的表面进行两次淋膜,一次是淋膜一层起到粘接作用的PE树脂或功能树脂,第二次淋膜是淋上一层起到热封作用的功能树脂。

但是,现有的淋膜设备中采用的淋膜液均由两种不同淋膜材料混合而成,然而在淋膜生产中混合淋膜后的复合强度达不到工艺需求,而且不同的产品需要两种淋膜材料的具有不同的挤出顺序,因此现有的淋膜设备在更换混合淋膜液时会浪费很多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膜单淋共挤设备,该设备结构简单,能够达到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同时提高淋膜后的复合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膜单淋共挤设备,其关键在于:包括第一放卷机构、第二放卷机构、热复合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第一放卷机构输出的基膜与第二放卷机构输出的复合材料均送入热复合机构,所述热复合机构输出的成品复合膜收入所述收卷机构;在所述热复合机构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共挤淋膜机构,所述共挤淋膜机构的出料口连接有挤出模头;

所述共挤淋膜机构设置有两组挤出装置,两个挤出装置分别装设有不同的淋膜材料且独立控制,每组所述的挤出装置均包括通过输料管道连通的储料结构、螺旋挤出结构,所述的两组挤出装置的螺旋挤出结构的出料口均连接至所述挤出模头;

所述挤出模头包括内、中、外三层模头,其中:内层模头设置有分别与两个螺旋挤出结构相连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内层模头外壁设置有与第一进料口相通的内层输料通道;中层模头套于所述内层模头外部,其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进料口相通的中层输料通道;外层模头套于所述中层模头外部,其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料口相通的外层输料通道,所述外层模头外部套有壳体;所述内层输料通道、中层输料通道、外层输料通道分别汇合于出料通道,该出料通道开设于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热复合机构与收卷机构之间设置有挤压辊组件。

设置挤压辊组件对复合后膜进行挤压,确保了复合强度,同时还可以对淋膜液进行刮平,提高了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热复合机构设置有传送辊、淋膜辊和冷却辊,其中传送辊与淋膜辊之间设置基膜,所述淋膜辊与冷却辊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在复合时,所述冷却辊与淋膜辊紧密贴合而不与复合膜直接接触,保证了良好的冷却效果,同时还不会造成复合膜骤热骤冷而出现品质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辊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淋膜辊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的,在所述热复合机构与收卷机构还设置有冷却辊组件。

显著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述第一放卷机构输出的基膜与第二放卷机构输出的复合材料均送入热复合机构,共挤淋膜机构挤出淋膜液至膜的一侧,所述热复合机构输出复合后的成品膜经过挤压辊组件后收入所述收卷机构,从而实现了共挤淋膜生产过程,提高了淋膜效率,减少了引膜的浪费;在淋膜过程中,通过对挤出模头内不同通道与不同的挤出装置进行连接,实现两种淋膜材料挤出顺序的调节,改变了基膜上淋膜层的结构,使其满足工艺需求,从而节省了材料与时间成本,减少了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挤出模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复合膜单淋共挤设备,包括第一放卷机构1、第二放卷机构2、热复合机构3和收卷机构4,所述第一放卷机构1输出的基膜与第二放卷机构2输出的复合材料均送入热复合机构3,所述热复合机构3输出的成品复合膜收入所述收卷机构4;在所述热复合机构3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共挤淋膜机构5,所述共挤淋膜机构5的出料口连接有挤出模头6;

所述共挤淋膜机构5设置有两组挤出装置,两个挤出装置分别装设有不同的淋膜材料且独立控制,每组所述的挤出装置均包括通过输料管道连通的储料结构5a、螺旋挤出结构5b,所述的两组挤出装置的螺旋挤出结构5b的出料口均连接至所述挤出模头6;

所述挤出模头6包括内、中、外三层模头,其中:内层模头7设置有分别与两个螺旋挤出结构5b相连的第一进料口8和第二进料口 9,所述内层模头7外壁设置有与第一进料口8相通的内层输料通道 10;中层模头11套于所述内层模头7外部,其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进料口9相通的中层输料通道12;外层模头13套于所述中层模头11外部,其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料口8相通的外层输料通道14,所述外层模头13外部套有壳体15;所述内层输料通道10、中层输料通道12、外层输料通道14分别汇合于出料通道16,该出料通道16开设于所述壳体15内。

参见附图1,在所述第一热复合机构3与第二热复合机构4之间、第二热复合机构4与收卷机构5之间设置有挤压辊组件17。

本例中,所述热复合机构3设置有传送辊3a、淋膜辊3b和冷却辊3c,其中传送辊3a与淋膜辊3b之间设置基膜,所述淋膜辊3b与冷却辊3c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传送辊3a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淋膜辊3b为不锈钢材质。

参见附图1,在所述热复合机构3与收卷机构4还设置有冷却辊组件18。

生产时,所述第一放卷机构1输出的基膜与第二放卷机构2输出的复合材料均送入热复合机构,共挤淋膜机构5挤出淋膜液至基膜的一侧,所述热复合机构3输出复合后的成品膜经过挤压辊组件17后收入所述收卷机构4,从而实现共挤淋膜生产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