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轮胎胶料冷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7788发布日期:2018-10-13 00:0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轮胎胶料冷却线。



背景技术:

轮胎的生产工序主要分为为密炼工序、胶部件准备工序、轮胎成型工序、硫化工序和最终检验工序几部分组成,密炼工序就是把碳黑、天然/合成橡胶、油、添加剂、促进剂等原材料混合到一起,在密炼机里进行加工,生产出“胶料”的过程,胶部件准备工序就是将准备好的胶料加工为组成轮胎所有半成品胶部件,其中轮胎胶料的复合挤出工艺中需要将混炼胶加热到100℃以上、最高达170℃,然后通过挤出、压延和冷却等工序,形成轮胎的胶料,轮胎胶料挤出的收缩变形是直接关系到胎面定长精度及影响轮胎成型的工序质量和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因此冷却工序是轮胎制造过程中一项主要工序,目前轮胎胶料的降温方式主要有:喷水+浸水+吹风、空调风冷、循环水冷却金属辊筒间接降温等。这些降温方式都是通过介质(水或者空气)的显热变化(温度升高)带走热橡胶片上的热量,相对来说降温效率很低,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环境温度达35℃以上时),迫使降温介质(风、水等)流量大大增加,所需的降温场地也得增加。并且,随着生产效率的增加,降温所需的介质流量还得增加、降温场地也得增加,即降温的成本及能耗也在增加。例如专利“CN203805203”采用喷水+吹风的方式对对轮胎的胶料进行冷却,在冷却区上方设有若干冷却用喷淋头,喷淋头通过喷出雾化的小水滴与热材料表面碰撞时快速地蒸发,从而有效地从热材料移除热能,按胎面压出生产线的生产量每天2500条,每小时挤出热橡胶片2500kg为例,为了连续生产需要25.3m3/h(25℃低温水)来进行热交换,以带走胎面橡胶片中的热量,随着天气的炎热、生产效率的提高,加大低温水的喷水量来满足工艺要求;水量需求大,导致电能消耗大是目前加工轮胎行业比较突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轮胎胶料冷却过程中水的需求量比较的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水轮胎胶料冷却线,包括机架、用于输送轮胎胶料的输送装置、喷水装置、用于将输送装置和喷雾装置与环境大气分隔的隔离装置、排气装置和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水部件,所述循环水部件包括水回收装置和水循环装置两部分,水回收装置位于每层输送装置的下部和机架的侧面,水循环装置位于机架中部侧面。

在此基础上,所述水回收装置包括导流板、导流管和水箱,所述导流板位于输送装置的下部,导流管位于机架的侧面,水箱位于机架的中部侧面,导流管的下方,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水箱中。

在此基础上,所述导流板为长方形托盘式结构,沿输送装置宽度方向成前高后低倾斜布置,沿输送装置长度方向成两端高中间低倾斜布置,在导流板底部的最低处有排水口,方便水汇集和排出。

在此基础上,所述水箱为L型水箱,L形顺时针旋转90°布置,L型的长边与水平面平行,L型的短边高度比L型的长边高度矮,L型短边与导流管相连,方便水的回流。

在此基础上,所述水循环装置括水泵、双筒式过滤器、第一Y型过滤器、第二Y型过滤器和冷却器,所述双筒式过滤器安装在水泵的吸水口,水泵的出水口安装Y型过滤器,Y型过滤器的出口连接冷却器的进口,冷却器的出口连接第二 Y型过滤器,第二Y型过滤器出口连接喷水装置3。

在此基础上,所述水泵为离心水泵,压力为10bar。

在此基础上,所述排气装置位于机架的前部上方,固定在隔离装置的顶部,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筒体和排风风机两部分,排气筒体与隔离装置顶部相连,排风风机位于排气筒体的上部。

在此基础上,所述隔离装置顶部靠近排气装置的部位高度比较高,远离排气装置的部位高度比较矮,即隔离装置顶部从排气装置到机架两端为斜面,有利于蒸汽的排放和内部气体的流通。

在此基础上,所述干燥装置包括隔音房和干燥设备,所述干燥设备位于隔音房的内部,将干燥设备产生的噪声隔离起来。

在此基础上,所述干燥设备包括高压真空风机和加热装置,高压真空风机吹出空气经过加热装置,吹在轮胎胶料的表面,对轮胎胶料进行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循环水部件将轮胎胶料的冷却线上的冷却水循环利用起来,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同时循环水部件中包含冷却器,可以对循环水进行冷却降温,保证在极端天气下水的温度,提高了整体换热效率,降低了冷却过程中水的用量,降低了整机的运行成本,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循环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水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输送装置,3、喷水装置,4、隔离装置,5、排气装置, 6、干燥装置,7、循环水部件,71、水回收装置,711、导流板,712、导流管, 713、水箱,72、水循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示出了一种节水轮胎胶料冷却线。

本实用新型披露一种节水轮胎胶料冷却线,如图1所示,一种节水轮胎胶料冷却线包括机架1、用于输送轮胎胶料的输送装置2、喷水装置3、用于将输送装置和喷雾装置与环境大气分隔的隔离装置4、排气装置5、干燥装置6和循环水部件7,如图1所示,机架1由三层框架和一个斜坡组成,斜坡位于框架的前端,斜坡的下部与底层框架相连,斜坡的上端与上层的框架相连,每层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方便输送装置2和喷水装置3安装,轮胎胶料沿在机架1的前端进入冷却线,输送装置2安装在机架1上,输送装置2驱动输送带运动,带动轮胎胶在三层框架内成S型布置;喷水装置3安装在机架1上,沿输送带的上方布置,喷水装置3包括输水管路、喷头和输水控制装置,输水管路沿输送带上方布置,每隔一段的间距安装一个喷头,间距要根据喷头喷水的范围来定,保证喷水的在输送带上的范围要彼此接触,输水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输水量的流量、压力和温度,保证满足工艺要求;隔离装置4安装在机架1的外侧,将机架1、输送装置2和喷水装置3罩起来,使内部成为封闭的空间,方便对轮胎胎料冷却,避免轮胎胎料干燥时产生的蒸汽影响其他部件工作。

如图2所示,排气装置5位于机架1的前部上方,固定在隔离装置4的上部,用于对蒸汽进行排放,排气装置5为包括排气筒体和排风风机组成,排气筒体与隔离装置4顶部相连,排风风机位于排气筒体的上部,隔离装置4顶部靠近排气装置5的部位高度比较高,远离排气装置5的部位高度比较矮,即隔离装置4 顶部从排气装置5到机架1两端为斜面,有利于蒸汽的排放和内部气体的流通;干燥装置6位于机架1尾部的侧面,用于对轮胎胶料的干燥,干燥装置6包括隔音房和干燥设备,干燥设备位于隔音房的内部,将干燥设备产生的噪声屏蔽起来,干燥设备包括高压真空风机和加热器,高压真空风机吹出空气经过加热装置加热后吹向底层输送装置2的出口端的轮胎胶料的表面,对轮胎胶料的进行干燥,避免冷却时喷出的水凝结在轮胎胶料的表面,影响下一道工序的进行。

如图2所示,循环水部件7位于输送装2置的下面和机架1中部侧面,如图 3所示,循环水部件7包括包括水回收装置71和水循环装置72两部分组成,水回收装置71位于每层输送装置2的下部和机架1的中部,水循环装置72位于机架1的中部侧面;如图4所示,水回收装置71包括导流板711、导流管712和水箱713,导流板711位于输送装置2的下方,导流管712位于机架1的侧面,水箱713位于机架1的中部侧面,导流管712的下方,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水箱713中,导流板711为长方形托盘式结构,由板材折弯焊接而成,其底部的外表面沿长度焊有角铁的加强筋,用于加强导流板711整体的强度,其宽度比输送装置2略宽,位于每层输送装置2的下部,导流板711长度方向和和输送装置2 相等,导流板711沿输送装置2宽度方向成前高后低倾斜布置,沿输送装置2 长度方向成两端高中间低倾斜布置,在导流板711底部的最低处有排水口,方便水汇集和排出,避免水在导流板中积累;导流管712由弯头和直管组成的部件,将导流板711中的水导流到水箱713内,水箱713为L型水箱,L形顺时针旋转 90°,L型的长边与水平面平行,L型的短边高度比L型的长边高度矮,L型短边与导流管712相连,方便水的回流,水箱713的最高点要低于导流板711的最低点,避免水箱713内水的压力导致导流板711内的水不能排除;水循环装置 72括水泵、双筒式过滤器、第一Y型过滤器、第二Y型过滤器和冷却器,双筒式过滤器安装在水泵的吸水口,水泵的出水口安装第一Y型过滤器,第一Y型过滤器的出口连接冷却器的进口,冷却器的出口连接第二Y型过滤器,第二Y型过滤器出口连接喷水装置3;水泵为离心泵,为回收水提供压力,水泵的压力为10bar,为回收水提供足够的压力进入喷水装置3中,水泵吸水的端部安装有二级过滤部件的双筒管路过滤器,对水进行粗过滤,第一Y型过滤器和第二Y型过滤器安装在冷却器的进出水端,用于对回收水过滤,保护板式冷却器和阀组,冷却器为板式水冷冷却式,冷却效率高;循环水部件7通过水回收装置71和水循环装置72的配合实现了水箱713内的回收水经过加压、过滤和冷却处理,输送到喷水装置3以达到冷却水的重复利用,减少轮胎胶料冷却线中冷却水的浪费,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同时循环水部件中包含冷却器,对循环水进行冷却降温,保证在极端天气下水的温度,提高了整体换热效率,降低了冷却过程中水的用量,降低了整机的运行成本,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