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夹装的鄂式粘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3029发布日期:2018-09-28 20:0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边输送带的制造设备,具体来说,它涉及一种便于夹装的鄂式粘边机。



背景技术:

挡边输送带是工业中常用的一种输送带,它主要由基带、挡边、横隔板三部分组成。鄂式粘边机是用于生产挡边输送带的一种主要设备,它主要用于将挡边与基带粘结。鄂式粘边机将挡边的结合位置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其塑化,然后将其粘结在基带。传统的鄂式粘边机对挡边主要采用手动机械式夹装,生产效率低,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夹装的鄂式粘边机,调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夹装的鄂式粘边机,包括机床主体、放置于机床主体上的工作台、可以在机床主体和工作台之间上下移动的移动平台、用于夹持挡边的挡边夹持装置和用于驱动移动平台上下移动的进给装置;还包括用来控制挡边夹持装置开合的夹持驱动装置,夹持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和四连杆机构;挡边夹持装置包括前夹头和后夹头,前夹头包括上夹块和铰接于上夹块的下夹块一和下夹块二,下夹块一和下夹块二具有加热功能,后夹头与前夹头结构相同;四连杆机构一端开环,开环两端铰接于下夹块一和下夹块二上,另一端与驱动件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前夹头和后夹头可以实现打开和闭合从而实现夹持挡边的功能,下夹块一和下夹块二将所夹持的挡边的加热塑化,通过进给装置将挡边放置在位于工作台上的基带上,使挡边与基带塑化结合,达到粘结挡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夹块一和下夹块二形状凹凸契合,契合形状与挡边的横截面形状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边带被夹持在下夹块一和下夹块二之间,由于下夹块一和下夹块二形状凹凸契合,契合形状与挡边的横截面形状一致,能够保证挡边被夹持部分的保持原有的形状,不因夹持而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夹块一和下夹块二内部中空,上面设有引入加热蒸汽的蒸汽接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蒸汽接头往下夹块一和下夹块二内部通入加热蒸汽,达到加热下夹块一和下夹块二的效果,从而达到加热边带被夹持部分使其塑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两个连杆一和两个连杆二,连杆一为从动杆,连杆二为主动杆;两个连杆二端部铰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同两个连杆一铰接,形成开环的四连杆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制作使用的四连杆机构,用于驱动前夹头和后夹头的开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一上面含有定位孔,连杆一通过定位孔与上夹块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下夹块一和下夹块二绕铰链的运动起到支撑作用,通过连杆一和上夹块和下夹块的铰接点对四连杆的运动轨迹起到限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给装置包括液压缸和用来控制行程距离精度的精度控制机构;液压缸上端固定于机床主体的上端面,活塞杆端部固定于移动平台的上端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可以提供平稳恒定的压力,精度控制机构用来控制行程步距,从而达到控制移动平台精确进给定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精度控制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室、齿轮、齿轮轴;齿条竖直布置,上端固定于机床主体上端面,齿轮室位于移动平台上,齿轮轴转动连接于齿轮室两侧内壁,齿轮固定在齿轮轴上,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齿轮和齿条相互啮合,使最小进给精度为一个齿距,达到控制行程精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来调节前夹头和后夹头两者之间的距离的宽度调节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调节前夹头和后夹头两者之间的距离来改变挡边夹持装置的夹持范围,以满足要加工的不同规格的挡边输送带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两端分别带有正丝和反丝且转动连接于移动平台前后两侧的双向螺杆、固定于移动平台前后两侧且与双向螺杆平行设置的的导向杆、固定于移动平台上端面且与导向杆同心设置的导向块、分别位于前夹头和后夹头上且与双向螺杆啮合的正丝螺纹通孔和反丝螺纹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顺时针转动手轮,前夹头向后移动,后夹头向前,两夹头之间的距离缩小;逆时针转动手轮,前夹头向前移动,后夹头向后运动,两个夹头之间的距离增大,达到了调节前夹头和后夹头之间距离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元器件为气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成熟的方便实现的驱动方式,达到快速装夹挡边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通过气缸的驱动快速的打开和闭合挡边夹持装置,从而达到快速装夹挡边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宽度调节机构调节挡边夹持装置的夹持宽度,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挡边输送带的加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轴侧图;

图2为挡边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宽度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前夹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夹持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夹头打开运动状态的分析图;

图10为夹头闭合运动状态的分析图;

图11为挡边输送带粘结局部示意图。

图中:1、机床主体;2、移动平台;3、工作台;4、宽度调节装置:41、手轮;42、双向螺杆;421、正丝;422、反丝;43、导向杆;44、导向块;45、正丝螺纹通孔;46、反丝螺纹通孔;5、挡边夹持装置;51、前夹头;511、上夹块;512、铰链;513、下夹块一;514、下夹块二;515、蒸汽接头;6、夹持驱动装置;61、气缸;62、四连杆机构;621、连杆一;622、连杆二;623、定位孔;631、铰接点一;632、铰接点二;633、铰接点三;634、铰接点四;635、铰接点五;636、铰接点六;637、铰接点七;7、进给装置;71、液压缸;72、精度控制机构;721、齿条;722、齿轮室;723、齿轮;724、齿轮轴;8、挡边输送带;81、挡边;82、基带;9、塑化结合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便于夹装的鄂式粘边机,参照图1,包括机床主体1、可以相对机床主体1上下移动的移动平台2、带有加热功能的工作台3和用来夹持挡边81的挡边夹持装置5;便于夹装的鄂式粘边机还包括用来驱动控制移动平台2上下移动的进给装置7、调节挡边夹持装置5夹持范围的宽度调节装置4以及控制挡边夹持装置5开合的夹持驱动装置6。

参照图1,夹持驱动装置6固定于挡边夹持装置5的两侧,夹持驱动装置6包括气缸61和四连杆机构62,四连杆机构62的一端铰接于气缸61的活塞杆的端部,另一端开环且两侧分别铰接于挡边夹持装置5。

参照图2,图中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所要加工的挡边输送带8,挡边输送带8包括两侧的挡边81和基带82。

参照图1和图3,进给装置7包括驱动移动平台2上下移动的液压缸71和用来控制移动平台2行程距离精度的精度控制机构72。液压缸71缸体固定于机床主体1的上端平面上,液压缸7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于移动平台2的上表面上。

参照图3和图4,挡边夹持装置5包括前夹头51和后夹头52,用来夹持所要加工挡边输送带8的两侧的挡边81。前夹头51和后夹头52由宽度调节装置4所贯穿,与宽度调节装置4构成滑动连接,可以调节前夹头51和后夹头52之间的间距。

参照图4和图5,宽度调节装置4包括手轮41、双向螺杆42、导向柱43、导向块44、正丝螺纹通孔45和反丝螺纹通孔46。导向柱43的两端固定在移动平台2的前后两侧且贯穿导向块44,导向块44固定于移动平台2顶板下表面,导向块44上有圆孔,与双向螺杆42同心放置。双向螺杆42两端转动连接于移动平台2前后两侧,在移动平台2面板前方与手轮41相固定,方便转动双向螺杆42。双向螺杆42前端靠近手轮41的一端为正丝421,另一端为反丝422。双向螺杆42的正丝421与前夹头51上的正丝螺纹通孔45相配合,反丝422与后夹头52上的反丝螺纹通孔46相配合。

当需要缩小两个夹头之间的距离时,顺时针转动手轮41,前夹头51向后移动,后夹头52向前,两夹头之间的距离缩小;当需要扩大两个夹头之间的距离时,逆时针转动手轮41,前夹头51向前移动,后夹头52向后运动,两个夹头之间的距离增大。

参照图4和图6,精度控制机构72包括齿条721、齿轮室722、齿轮723、齿轮轴724,齿条721竖直布置在机床主体1和工作台3之间,上端固定于机床主体1上表面。齿轮室722位于移动平台2上表面,齿轮轴723转动连接于齿轮室722两侧内壁,齿轮723固定在齿轮轴724上,通过齿条721和齿轮723的啮合来控制移动平台2上下移动的距离精度。

参照图7,前夹头51包括U型的上夹块511、铰链512、下夹块一513和下夹块二514,下夹块一513和下夹块二514通过铰链512与上夹块511铰接,上夹块511上有螺纹通孔。后夹头52结构与前夹头51结构相似,其区别仅在于前夹头51中的上夹块511的螺纹通孔为正丝螺纹通孔45,后夹头52中的上夹块511的螺纹通孔为反丝螺纹通孔46。

参照图7,下夹块一513和下夹块二514的形状凹凸契合,契合形状与挡边81形状相一致,本实施例中挡边81的形状为波形,下夹块一513和下夹块二514通过波形形状契合;下夹块一513和下夹块二514上含有蒸汽接头515,下夹头一513和下夹块二514内部中空,可以通过蒸汽接头515可以引入加热蒸汽,从而达到加热下夹块一513和下夹块二514的目的。

参照图8,四连杆机构62包括两个用于与挡边夹持装置5铰接的连杆一621和两个与气缸61活塞杆的端部相铰接的连杆二622,连杆一621上有定位孔623,对前夹头51和后夹头52的开合起支撑限位作用。

参照图9,把连杆二622与气缸61的活塞杆的铰接点定义为铰接点一631,把连杆一621与连杆二622的左右铰接点分别定义为铰接点二632和铰接点三633,把连杆一621与上夹块511的左右铰接点定义为铰接点四634和铰接点五635,把连杆一621与下夹块一614和下夹块二615的铰接点定义为铰接点六636和铰接点七637。

参照图8和图9,气缸61向下运动时,铰接点一631向下移动,左侧连杆二622绕铰接点一631顺时针转动,右侧连接杆二622绕铰接点一631逆时针转动,带动两侧连杆一621绕分别绕铰接点二632和铰接点三633作上扬运动;在铰接点六636和铰接点七637的连接带动下,下夹块一513和下夹块二514绕铰链512作上扬运动,前夹头51打开,通过与铰接点四634和铰接点五635用来对下夹块513运动起支撑和限位作用,使夹块一513和夹头二514最大的开合角度不大于α。后夹头52运动与前夹头51一致。

参照图8和图10,气缸61向上运动时,铰接点一631向上移动,左侧连杆二622绕铰接点一631逆时针转动,右侧连接杆二622绕铰接点一631顺时针转动,带动两侧连杆一621绕分别绕铰接点二632和铰接点三633作下扬运动;在铰接点六636和铰接点七637的连接带动下,下夹块一514和下夹块二515绕铰链512作下扬运动,前夹头51闭合。后夹头52的运动与前夹头51一致。

参照图1至图11,加工挡边输送带8时,控制气缸61打开前夹头51和后夹头52,将挡边81放置在夹块一513和夹块二514之间,闭合前夹头51和后夹头52,根据所要加工的挡边输送带8的规格,转动手轮41调节前夹头51和后夹头52之间的间距。根据挡边输送带8的材质,将工作台3和下夹块一513和下夹块二514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调节进给装置7将前夹头51和后夹头52落至工作台3上保持一定时间,挡边81的结合部分受热塑化,形成塑化结合区9,挡边81粘结于基带82上,打开前夹头51和后夹头52,挡边输送带8加工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