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漂洗物料及分离沉水杂料的沉浮分离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2188发布日期:2018-09-25 21:48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漂洗物料及分离沉水杂料的沉浮分离水槽。



背景技术:

医用塑料输液袋或塑料输液瓶等塑料制品在使用后,按照规定,都需要集中、回收、运送以及处理。相关部门对医疗用品的回收、处理都制订了严格的规定,并进行监督管理。

医用塑料输液袋或塑料输液瓶,包括塑料袋(瓶)本体、橡胶塞、以及附于塑料袋(瓶)本体上的标贴。回收时要将塑料和橡胶分离、并将塑料袋(瓶)本体上附着的标贴撕去。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经过塑料袋(瓶)本体破碎、去除标贴工艺后,纸浆和沉水杂料仍混在塑料碎片内,需要人工进行清洗分离。然而,由人工清洗分离劳动强度大、耗费人工、处理成本高,而加工效率低。

因此,采用人工清洗分离塑料碎片内混着的纸浆和沉水杂料时所引起的劳动强度大及加工效率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漂洗物料及分离沉水杂料的沉浮分离水槽,旨在解决采用人工清洗分离塑料碎片内混着的纸浆和沉水杂料时所引起的劳动强度大及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漂洗物料及分离沉水杂料的沉浮分离水槽,用于处理待分离塑料碎片,待分离塑料碎片包括塑料碎片、沉水杂料及浮水物料,包括用于输入待分离塑料碎片的入料口、与入料口相通的储水箱、设于储水箱底部用于排出沉水杂料的排料螺杆、与排料螺杆相连的第一马达、设于储水箱顶部的物料运输槽、用于将输入储水箱内的塑料碎片和浮水物料抽入到物料运输槽内的抽料螺杆、与抽料螺杆相连的第二马达、设于物料运输槽内用于推动塑料碎片和浮水物料向前运动的推料叶片、与推料叶片相连的第三马达、设于物料运输槽末端用于将浮水物料挖出的挖斗、以及设于物料运输槽末端用于输出塑料碎片的出料口。

进一步地,抽料螺杆竖直设于储水箱上。

进一步地,储水箱为方形箱体。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漂洗物料及分离沉水杂料的沉浮分离水槽,采用排料螺杆、抽料螺杆、推料叶片和挖斗,通过排料螺杆排出沉水杂料、抽料螺杆抽出塑料碎片和浮水物料、推料叶片推动抽出的塑料碎片和浮水物料向前运动、挖斗挖出浮水物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漂洗物料及分离沉水杂料的沉浮分离水槽,自动化程度高、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小;节省人工、处理成本低、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漂洗物料及分离沉水杂料的沉浮分离水槽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入料口;20、储水箱;30、排料螺杆;40、物料运输槽;50、抽料螺杆;60、第二马达;70、推料叶片;80、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漂洗物料及分离沉水杂料的沉浮分离水槽,用于处理待分离塑料碎片,待分离塑料碎片包括塑料碎片、沉水杂料及浮水物料,包括用于输入待分离塑料碎片的入料口10、与入料口10相通的储水箱20、设于储水箱20底部用于排出沉水杂料的排料螺杆30、与排料螺杆30相连的第一马达、设于储水箱20顶部的物料运输槽40、用于将输入储水箱20内的塑料碎片和浮水物料抽入到物料运输槽40内的抽料螺杆50、与抽料螺杆50相连的第二马达60、设于物料运输槽40内用于推动塑料碎片和浮水物料向前运动的推料叶片70、与推料叶片70相连的第三马达、设于物料运输槽40末端用于将浮水物料挖出的挖斗、以及设于物料运输槽40末端用于输出塑料碎片的出料口80。具体地,抽料螺杆50竖直设于储水箱20上。储水箱20为方形箱体。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漂洗物料及分离沉水杂料的沉浮分离水槽,采用排料螺杆、抽料螺杆、推料叶片和挖斗,通过排料螺杆排出沉水杂料、抽料螺杆抽出塑料碎片和浮水物料、推料叶片推动抽出的塑料碎片和浮水物料向前运动、挖斗挖出浮水物料。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漂洗物料及分离沉水杂料的沉浮分离水槽,自动化程度高、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小;节省人工、处理成本低、加工效率高。

请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漂洗物料及分离沉水杂料的沉浮分离水槽,其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储水箱20为方形储水箱,底部配有排料螺杆30,储水箱20上方安装有第三马达驱动的推料叶片70,工作时储水箱20内注满水,待分离塑料碎片由入料口10进入储水箱20后,其中,沉水杂料会沉入储水箱20底部,通过第一马达驱动排料螺杆30排出;塑料碎片和浮水物料通过第二马达60驱动抽料螺杆50抽至物料运输槽40内,并由推料叶片70推动其向前运动,浮水物料被推送到物料运输槽40末端后通过挖斗挖出后送入后段设备内,而塑料碎片经由出料口80排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