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成型机帘布接头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7979发布日期:2018-07-10 11:1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轮胎在制造过程中轧制或压制胎层,尤其是一种轮胎成型机帘布接头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帘布具有强度高、耐疲劳、耐冲击、耐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其常作为骨架材料广泛应用在轮胎等橡胶制品中。目前,轮胎的成型多数采用层贴法,即将帘布、包布、台面等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贴合在成型机的成型鼓上,成型鼓膨胀滚压后制成胎坯。

传统的半成品组件内衬层在胎体贴合鼓上贴合完成后,需要人工持手压辊对内衬层接头部位进行多次往复用力滚压,从而将内衬层接头压合,其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另外,人工施力不均会导致接头粘合牢固程度不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广大技术人员进行了研发,例如,2015年12月23日公开的cn105172177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就公开了“一种用于成型机的帘布及复合件接头压合装置”,该压合装置包括电机、压滚组件机构、机架、齿形带式驱动器和传动机构,其中,电机安装于机架的一端,齿形带式驱动器安装于机架的一侧,且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齿形带式驱动器连接,压滚组件机构与齿形带式驱动器的驱动连接头连接。上述公开文件中,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齿形带式驱动器带动压滚组件机构沿机架滑动,其虽然实现对帘布接头的压合,也避免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但仍有诸多不足:一是,机架与压滚组件机构的距离相对固定,其不能满足不同参数轮胎在成型过程中对帘布接头的压合,其适用性差;二是,在调节压滚组件机构对帘布接头的压合力时,需要将相关零件逐一拆下,其操作困难、使用不便;三是,压滚组件机构零件繁多且装配复杂,其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帘布接头压合装置存在着适用性差、使用不便、制造成本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性好、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的轮胎成型机帘布接头压合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帘布接头压合装置,其包括一机架、一横梁、一驱动机构、一调节机构和一压合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设置在横梁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两间隔设置的调节气缸,所述的调节气缸的缸体分别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调节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固定在所述的横梁的两端上;

所述的压合机构包括一压合座、两摆转臂和两压合轮,所述的压合座滑动联接在所述的横梁上,所述的摆转臂对称铰接在压合座上,所述的压合轮分别对应转动支撑在摆转臂的一端上,在所述的摆转臂的另一端之间联接有拉伸弹簧;

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压合座在所述的横梁上滑动。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一驱动电机、一主动同步轮、一从动同步轮和一同步带,所述的主动同步轮装配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从动同步轮转动设置在横梁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上,所述的同步带回转装配在主动同步轮与从动同步轮之间;所述的压合座固定在主动同步轮与从动同步轮之间的同步带上。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一驱动电机、一丝杆和一螺母,所述的丝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其另一端转动支撑在横梁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上,所述的螺母螺纹配合在所述的丝杆上,所述的压合座固定在所述的螺母上。

在所述的压合轮两侧的压合座上对称转动设有若干导向轮,一压合带压紧在压合轮远离压合座的周向面上且压合带的两端分别绕经导向轮后对应固定在横梁的两端上。

本发明的调节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调节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在横梁的两端上,通过调节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横梁移动,进而调整横梁上的压合机构与机架的距离,其能够满足不同参数轮胎在成型过程中对帘布接头的压合,适用性好;压合机构的压合座滑动联接在横梁上,摆转臂对称铰接在压合座上,压合轮分别对应转动支撑在摆转臂的一端上,在摆转臂的另一端之间联接有拉伸弹簧,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制造成本低;通过调节拉伸弹簧即可实现压合机构对帘布接头压合力的调节,其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在ⅰ处的放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架,2.横梁,3.驱动机构,301.驱动电机,302.主动同步轮,303.从动同步轮,304.同步带,305.丝杆,306.螺母,4.调节机构,401.第一调节气缸,402.第二调节气缸,5.压合机构,501.压合座,502.第一摆转臂,503.第二摆转臂,504.第一压合轮,505.第二压合轮,506.拉伸弹簧,507.导向轮,508.压合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在图1、图2中,一种轮胎帘布接头压合装置,其包括一机架1、一横梁2、一驱动机构3、一调节机构4和一压合机构5。其中,驱动机构3设置在横梁2的一端。

在图2中,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4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气缸401、第二调节气缸402,第一调节气缸401、第二调节气缸402的缸体分别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调节气缸401、第二调节气缸402的活塞杆分别固定在横梁2的两端上,第一调节气缸401、第二调节气缸402共同动作,带动横梁2接近或远离机架1,进而调整横梁2上的压合机构5与机架1的距离。

在图2中,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包括一驱动电机301、一主动同步轮302、一从动同步轮303和一同步带304,其中,主动同步轮302装配在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上,从动同步轮303转动设置在横梁2远离驱动电机301的一端上,同步带304回转装配在主动同步轮302与从动同步轮303之间。

在图3中,压合机构5包括一压合座501、一第一摆转臂502、一第二摆转臂503、一第一压合轮504和一第二压合轮505。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摆转臂502、第二摆转臂503分别经铰接轴对称铰接在压合座501上,第一压合轮504、第二压合轮505分别对应转动支撑在第一摆转臂502、第二摆转臂503远离横梁2的一端上,在第一摆转臂502、第二摆转臂503临近横梁2的一端之间联接有拉伸弹簧506。

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合座501滑动设置在横梁2上,并且压合座501的一端固定在主动同步轮302与从动同步轮303之间的同步带304上。驱动电机301经主动同步轮302驱动同步带304在主动同步轮302与从动同步轮303之间回转,带动压合座501在横梁2上往复滑动。

如图3所示,在第一压合轮504、第二压合轮505两侧的压合座501上对称转动设有两导向轮507,且同侧的导向轮507上、下设置。在图2、图3中,一压合带508压紧在第一压合轮504、第二压合轮505远离压合座501的周向面上,且该压合带508的两端分别绕经导向轮507后对应固定在横梁2的两端上。其压合座501在横梁2上往复滑动,则第一压合轮504、第二压合轮505、导向轮507分别沿压合带508滚动。

实施例2

在图4中,给出了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

在图4中,一种轮胎帘布接头压合装置,其包括一机架1、一横梁2、一驱动机构3、一调节机构4和一压合机构5。

在本实施例中,其机架1、横梁2、调节机构4和压合机构5的结构及所用部件与实施例一中的对应相同,此不多述。

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包括一驱动电机301、一丝杆305和一螺母306。其中,丝杆305的一端与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相连接,丝杆305的另一端转动支撑在横梁2远离驱动电机301的一端上,螺母306螺纹配合在丝杆305上。其压合机构5的压合座501滑动设置在横梁2上,并且压合座501的一端固定在螺母306上。驱动电机301驱动丝杆305正向或反向转动,进而通过螺母306带动压合座501在横梁2上往复滑动。

本发明使用前,通过第一调节气缸401、第二调节气缸402的活塞杆的伸缩带动横梁2接近或远离机架1,进而调整横梁2上的压合机构5与机架1的距离,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参数轮胎在成型过程中对帘布接头的压合;在使用过程中,第一调节气缸401、第二调节气缸402的活塞杆伸出,驱动机构3驱动压合机构5的压合座501在横梁2上往复滑动,拉伸弹簧506拉紧第一摆转臂502、第二摆转臂503,使对应转动设置在第一摆转臂502、第二摆转臂503上的第一压合轮504、第二压合轮505往复对内衬层的接头部位进行滚压,从而将内衬层接头压合。

本发明结构简单,适用性好,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