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0821发布日期:2018-08-28 23:3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技术,特别是一种打印平台。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又称快速成型技术(rapidprototypingmanufacturing,简称rpm)或增材制造技术,它涉及到机械工程、材料工程、数字控制、逆向制造、cad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学科。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为“逐层打印、层层叠加”,即先通过cad软件生成三维模型,然后由上位机切片软件(例如cura、repetierhost、retinacreate等)对其进行分层切片并规划路径,将生成的g-code文件导入给下位机控制器,接着由控制器控制3d打印设备逐层再现三维实体模型。

以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为核心,出现了不同打印原理的成型设备,其中,熔融沉积成型(fdm)设备依靠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而成为当下应用的热点。其硬件核心是热熔打印喷头,打印材料多为热熔性塑料。打印过程中,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由送料机构将热熔性塑料推送至打印喷头,然后再经过喷头高温熔化后挤出成型。

目前熔融沉积造型技术是3d打印机的主流打印技术,打印平台的平面度和稳定性设计直接关系着成型精度,现有的3d打印机的打印平台的工件成型板都是采用夹具、卡扣、螺丝等机械螺丝固定或真空负压的的方式固定,该固定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3d打印机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夹具、卡扣、螺丝等机械固定方式螺丝容易因工作平台的移动震动而发生松脱,最终导致工件成型板的晃动或位移大大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其次,工件成型后若直接在工件成型板上操作取件容易损坏打印机打印头或导轨等其他器件,而工件成型板螺纹连接固定的方式又导致拆卸工件成型板十分麻烦而工件成型板的机械连接固定的方式又导致拆卸工件成型板十分麻烦,且既不智能也无保护逻辑;另一方面,虽然采用真空负压的方式可以较为方便的将工件成型板固定且可以实现部分智能控制,但由于真空负压的方式需要使用真空泵提供持续不断的负压环境。因此能耗高,噪音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松脱、方便拆卸、可实现智能自动控制的打印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平台,包括:底板;电磁体,所述电磁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顶盖,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电磁体的上方,在所述顶盖面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位置与所述电磁体的位置匹配。

优选地,在所述电磁体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电磁体通过螺栓插入所述连接孔内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电磁体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在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罩盖,罩盖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形状及位置与所述电磁体的形状及位置匹配。

优选地,在所述罩盖上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以限定所述顶盖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罩盖上,所述通孔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罩盖的底板的底面;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底部与所述通孔的顶部连通,所述限位孔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罩盖的底板的顶面;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通孔内;限位球,所述限位球设置在所述限位孔内;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球之间。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罩盖上,所述通孔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罩盖的挡板的外侧面;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底部与所述通孔的顶部连通,所述限位孔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罩盖的挡板的内侧面;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通孔内;限位球,所述限位球设置在所述限位孔内;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球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通孔内设有内螺纹,在所述限位块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限位孔顶部在所述罩盖的底板的顶面处的截面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球的直径;所述限位孔顶部在所述罩盖的挡板的内侧面处的截面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球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限位孔的侧边为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电磁体替代原先的机械固定方式,当电流通过电磁体时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的吸附住顶盖上的金属板达到固定的效果,当需要拆卸时,只需断电,电磁体的吸力即刻消失,方便拆卸、可实现智能自动控制,无需额外的人工操作。

2)组成部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无噪音,功耗低。

2)罩盖盖设在底板上,电磁体从罩盖的开孔中露出,与罩盖平面齐平,实现罩盖对底板及电磁体的保护。

3)在罩盖上设置的限位机构,由于限位孔顶部直径的限制,限位球顶部的部分凸出限位孔,对顶盖的位置进行限制,当铲起打印物,作用在顶盖上的力过大时,限位球会下沉,使顶盖移动并脱离罩盖,防止因铲起的力过大造成打印平台损坏的情况。同时,限位块是通过螺纹固定在通孔内,可通过螺纹调节限位快的位置,调节弹簧的压缩程度,以改变限位机构的限位力。

4)电磁体通过螺栓插入连接孔内固定在底板上,螺栓固定电磁体、确保电磁体的端面水平、让电磁体与底板充分接触,增加电磁体的散热面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打印平台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打印平台电磁体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打印平台罩盖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打印平台罩盖实施例一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打印平台罩盖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打印平台罩盖实施例二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打印平台顶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1-底板102-电磁体103-罩盖

104-开孔105-顶盖106-金属板

107-限位机构108-通孔109-限位孔

110-限位块111-限位球112-弹簧

113-连接孔114-螺栓115-底板

116-挡板117-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平台,包括:底板101;在电磁体102上设有连接孔113,多个电磁体102通过螺栓114插入连接孔113内固定在底板101上,罩盖103设置在底板101上方,在罩盖103上设有开孔104,开孔104的形状及位置与电磁体102的形状及位置匹配;顶盖105设置在罩盖103的上方,在顶盖105面向底板101的一侧设有金属板106,金属板106的形状及位置与电磁体102的形状及位置匹配。

实施例一

在罩盖103上设有限位机构107,限位机构107用以限定顶盖105的位置。限位机构107包括:通孔108,通孔108设置在罩盖103的底板115上,通孔108的底部延伸至底板115的底面;限位孔109的底部与通孔108的顶部连通,限位孔109的顶部延伸至底板115的顶面,其侧边为弧形;限位块110设置在通孔108内;限位球111设置在限位孔109内;弹簧112设置在限位块110与限位球111之间。在通孔108内设有内螺纹,在限位块110的外侧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匹配。限位孔109顶部在底板115顶面处的截面的直径小于限位球111的直径。

实施例二

在罩盖103的挡板116上设有限位机构107,限位机构107用以限定顶盖105的位置。限位机构107包括:通孔108,通孔108设置在罩盖103的挡板116上,通孔108的底部延伸至挡板116的外侧面;限位孔109的底部与通孔108的顶部连通,限位孔109的顶部延伸至挡板116的内侧面,其侧边为弧形;限位块110设置在通孔108内;限位球111设置在限位孔109内;弹簧112设置在限位块110与限位球111之间。在顶盖105的侧板117外侧设有相应的卡位槽(图中未示出),用于限位球111卡在卡位槽(图中未示出)内实现限位。在通孔108内设有内螺纹,在限位块110的外侧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匹配。限位孔109顶部在底板115顶面处及挡板116的内侧面处的截面的直径小于限位球111的直径。

采用电磁体102替代原先的机械方式固定,当电流通过电磁体102时,电磁体102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的吸附住顶盖3上的金属板106达到定位的效果,当需要拆卸时,只需断电,电磁体102的吸力即刻消失,方便拆卸。

罩盖103盖设在底板101上,电磁体102从罩盖103的开孔104中露出,与罩盖103平面齐平,实现罩盖103对底板101及电磁体102的保护。

在罩盖103上设置的限位机构107,由于限位孔109顶部直径的限制,限位球111顶部的部分凸出限位孔109,对顶盖105的位置进行限制,当铲起打印物,作用在顶盖105上的力过大时,限位球111会下沉,使顶盖105移动并脱离罩盖103,防止因铲起模型的力过大造成打印平台损坏的情况。同时,限位块110是通过螺纹固定在通孔108内,可通过螺纹调节限位快的位置,调节弹簧112的压缩程度,以改变限位机构107的限位力。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