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铆接设备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1240发布日期:2018-07-03 23:1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盖铆接设备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盖生产设备及其工艺,尤其是一种瓶盖铆接设备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铝塑瓶盖,也称为铝塑组合盖,由于其具有艳丽多彩的装饰性以及耐蚀、耐创击、防火、防潮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作为药瓶、化妆瓶等容器的瓶盖使用。

现有的铝塑瓶盖的铝套和塑料底盖的口部通常是平齐的,通过常见的压紧设备将铝套和塑料底盖压紧在一起即可形成,这类铝塑瓶盖的瓶盖端面和侧壁之间存在尖角,触摸时会有刮手感,甚至有可能刮伤使用者的手指,消费者的体验相对较差。

部分企业通过对尖角位置进行倒圆角处理来减轻触摸时会有刮手感,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消费者体验相对较好瓶盖的瓶盖铆接设备及其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瓶盖铆接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瓶盖铆接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和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铆接液压缸,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铆接下模,所述铆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铆接下模配合的铆接上模,所述铆接下模上开设有依次布置的第一下模腔、第二下模腔和第三下模腔,所述铆接上模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下模腔配合的第一上模腔、与所述第二下模腔配合的第二上模腔和与所述第三下模腔配合的第三上模腔,所述第一下模腔的侧壁靠近该下模腔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斜导面,所述第一斜导面和所述第一下模腔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0°-40°,所述第二下模腔的侧壁靠近该下模腔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斜导面,所述第二斜导面和所述第二下模腔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70°-90°,所述第三下模腔的侧壁和所述第三下模腔的底部相互垂直布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各上模腔的口部都设置有倒圆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各上模腔的底部都设置有与外部抽气设备连接的吸附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铆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铆接上模水平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铆接上模相对所述支架滑动的滑动液压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工作台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平行布置且输送方向相反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三个上模腔和三个下模腔,可分三次将铝套压紧在塑料底盖的端面上,有效避免铝套回弹,且折弯的位置不易起皱,触感较为顺滑,能够获得消费者体验相对较好瓶盖。

2、通过设置吸附孔,便于将物料从下模腔中取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瓶盖铆接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瓶盖铆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加工获得塑料底盖和铝套,所述铝套的高度大于所述塑料底盖的高度,且所述铝套的外表面具有铝氧化镀层;

s2,穿套,将所述铝套穿套在所述塑料底盖上,并进行预压紧使得塑料底盖的上端的端面贴紧在所述铝套的内腔底部,所述铝套高于所述塑料底盖的部分自然形成边环;

s3,铆压,将所述边环往所述塑料底盖的端面方向进行一次推压,使得所述边环与所述铝套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呈30°-40°,然后将所述边环往所述塑料底盖的端面方向进行二次推压,使得所述边环与所述铝套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呈70°-90°,再将所述边环往所述塑料底盖的端面方向进行三次推压,使得边环完全贴合在所述塑料底盖的端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1中,所述铝套的厚度为0.7mm-0.9mm,所述铝氧化镀层的厚度为16um-19um,且所述镀层的洛氏硬度为2h-3h。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1中,所述铝套采用以下方式获得: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获得冲压件,然后依次对所述冲压件进行抛光、酸洗、氧化着色和烘轧形成所述铝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2中,将所述铝套穿套在所述塑料底盖上之间,在所述铝套的内腔底部进行点胶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三次推压将铝套压紧在塑料底盖的端面上,有效避免铝套回弹,且折弯的位置不易起皱,触感较为顺滑,能够获得消费者体验相对较好瓶盖。

2、通过在铝套的内腔底部进行点胶处理,提高铝套和塑料底盖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瓶盖铆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瓶盖铆接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铆接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机架;20-工作台;

21-第一输送装置;22-第二输送装置;

30-铆接液压缸;31-支架;

32-滑动液压缸;40-铆接下模;

41-第一下模腔;42-第二下模腔;

43-第三下模腔;44-第一斜导面;

45-第二斜导面;50-穿套装置;

51-底座;52-压紧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瓶盖铆接设备,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设置有工作台20和位于工作台20上方的铆接液压缸30,该铆接液压缸30的活塞杆朝下布置。工作台20上设置有铆接下模40,铆接液压缸30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与铆接下模40配合的铆接上模(图中未示出),其中,铆接下模40上开设有依次布置的第一下模腔41、第二下模腔42和第三下模腔43,各下模腔等间距布置,铆接上模上开设有与第一下模腔41配合的第一上模腔、与第二下模腔42配合的第二上模腔和与第三下模腔43配合的第三上模腔。

第一下模腔41的侧壁靠近该下模腔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斜导面44,第一斜导面44和第一下模腔41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0°-40°,第二下模腔42的侧壁靠近该下模腔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斜导面45,第二斜导面45和第二下模腔42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70°-90°,第三下模腔43的侧壁和第三下模腔43的底部相互垂直布置。

各上模腔的口部都设置有倒圆角,倒圆角可以作为引导面,便于待铆接的瓶盖可以准确定位在对应的上模腔中。此外,各上模腔的底部都设置有与外部抽气设备连接的吸附孔,便于吸附瓶盖。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铆接液压缸30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支架31,铆接上模通过水平滑动连接在支架31上实现其与铆接液压缸30之间的连接,且铆接上模在支架31上的滑动方向与各下模腔在铆接下模40上的排列方向相同。此外,支架3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铆接上模相对支架31滑动的滑动液压缸32。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20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平行布置且输送方向相反的第一输送装置21和第二输送装置22,第一输送装置21和第二输送装置22的输送方向都与铆接上模在支架31上的滑动方向相垂直,且铆接液压缸30位于第一输送装置21的出料端和第二输送装置22的进料端之间。此外,第一输送装置21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穿套工位,工作台20在与该穿套工位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穿套装置50,穿套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0上的底座51和位于底座51上方的压紧液压缸52,压紧液压缸52的活塞杆朝向底座51。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瓶盖铆接工艺,该工艺可以使用上述瓶盖铆接设备来实现。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瓶盖铆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加工获得塑料底盖和铝套,并确保铝套的高度大于塑料底盖的高度,且铝套的外表面具有铝氧化镀层。需要说明的是,塑料底盖和铝套都具有内腔和与内腔连通的开口,开口位于塑料底盖或铝套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以塑料底盖和铝套具有开口的一端为下端,相对应的另一端为上端,而塑料底盖和铝套的内腔底部则位于对应的内腔远离对应的开口的一侧,即塑料底盖和铝套的内腔底部相对于对应的开口靠近塑料底盖或铝套的上端。

塑料底盖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获得,且塑料底盖的开口内侧面和塑料底盖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和塑料底盖的侧壁的壁厚相同。

铝套的厚度为0.7mm-0.9mm,其上的铝氧化镀层的厚度为16um-19um,且所述镀层的洛氏硬度为2h-3h。在本实施例中,铝套采用以下方式获得:先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获得冲压件,然后依次对该冲压件进行抛光、酸洗、氧化着色和烘轧,使得冲压件上被镀上铝氧化镀层,形成所述铝套。

s2,穿套,将塑料底盖和铝套都放置在上述瓶盖铆接设备的第一输送装置21的进料端,使其在第一输送装置21的输送线被运送到穿套工位,在穿套工位上,在铝套的内腔底部进行点胶处理,然后将铝套穿套在塑料底盖上,使得塑料底盖的下部端面贴紧在铝套的内腔底部,再进行预压紧使得塑料底盖的上端的端面贴紧在铝套的内腔底部,而铝套高于塑料底盖的部分自然形成边环,边环的宽度最好等于或小于塑料底盖的侧壁的壁厚。具体的,将穿套有铝套的塑料底盖放置在底座51上,并确保塑料底盖的开口朝上,然后压紧液压缸52的活塞杆下压,实现塑料底盖的上端的端面贴紧在铝套的内腔底部。

完成预压紧,将穿套有铝套的塑料底盖放回第一输送装置21,使其往第一输送装置21的出料端的方向移动。

s3,铆压,当穿套有铝套的塑料底盖被输送到第一输送装置21的出料端位置后,将其放入第一下模腔41中,并确保塑料底盖的开口朝下。接着将边环往塑料底盖的上端的端面方向进行一次推压,使得边环与铝套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呈30°-40°,然后将边环往塑料底盖的上端的端面方向进行二次推压,使得边环与铝套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呈70°-90°,再将边环往塑料底盖的上端的端面方向进行三次推压,使得边环完全贴合在所述塑料底盖的端面上。具体的,启动瓶盖铆接设备,铆接液压缸30的活塞杆下压使得铆接上模和铆接下模40相互合模,边环在合模力的作用下紧贴着第一斜导面44往下滑动,进而被折弯;然后铆接液压缸30的活塞杆回缩,带动铆接上模往上运动实现开模,同时外部抽气设备开启,使得吸附孔的口部产生负压,将穿套有铝套的塑料底盖吸附住,使得穿套有铝套的塑料底盖随着铆接上模运动,从第一下模腔41中脱离;接着滑动液压缸32推动铆接上模水平滑动,使得第一上模腔运动到第二下模腔42的正上方,此时外部抽气设备停止工作,吸附孔口部的负压消失,穿套有铝套的塑料底盖在重力作用下掉入第二下模腔42中,之后,铆接上模在滑动液压缸32的驱动下复位,完成一个动作循环;在下一个动作循环中,位于第二下模腔42内的瓶盖的边环会被进一步折弯并送入第三下模腔43中,而在第三个动作循环中,该瓶盖会的边环会被定型贴合在塑料底盖的上端端面上,并被吸附孔吸附到第二输送装置22的进料端;最后,完后铆接的瓶盖经第二输送装置22被送入下一个工序中。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液压缸变更为气缸等,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