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驰电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7777发布日期:2018-07-31 23:01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膜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驰电膜机。



背景技术:

手机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光驰电膜机对其构件进行贴膜处理,使手机各构件之间的稳定性更好,从而满足相应的加工要求。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膜机,没有设置伺服电机、电动液压推杆、左活动杆和第二轴承,不能便于使用者对放膜棍进行推出,没有设置螺纹杆、防护栏、转杆和螺帽,不能便于使用者对防护栏进行使用和隐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驰电膜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置伺服电机、电动液压推杆、左活动杆和第二轴承,不能便于使用者对放膜棍进行推出,没有设置螺纹杆、防护栏、转杆和螺帽,不能便于使用者对防护栏进行使用和隐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驰电膜机,包括固定座和转轴,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座,且固定座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放置架,且第二支撑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端靠近控制开关后侧位置处嵌入安装有右活动杆,所述右活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放置箱,且第一支撑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端靠近支撑杆一侧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滑槽,且第一支撑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滑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左活动杆,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内部底端靠近连接杆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连接杆的后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小齿轮,且传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推杆,所述伺服电机的前侧设置有大齿轮,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凹槽,所述转轴安装在凹槽的内部,且转轴的外部套接有放膜棍,所述转轴的一端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放置箱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防护栏,且放置箱的内壁靠近防护栏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放置箱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电动液压推杆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上对应电动液压推杆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液压推杆的固定端与传动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电动液压推杆的伸缩端与左活动杆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活动杆的顶端与第二轴承通过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且左活动杆的宽度小于滑槽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转杆通过焊接固定,且螺纹杆的顶端与防护栏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栏与滑轨的连接处设置有滑杆,且防护栏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大齿轮与伺服电机的主轴相连,且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与第一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固定座与第二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滑支撑脚,防滑支撑脚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驰电膜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伺服电机、电动液压推杆、左活动杆和第二轴承,能便于使用者对放膜棍进行推出,当放膜棍推出时可以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更换,缩短了放膜棍的拆卸时间,降低了拆卸时间,设置螺纹杆、防护栏、转杆和螺帽,能便于使用者对防护栏进行使用和隐藏,当防护栏推出时可以便于使用者对放膜棍工作区域进行有效保护,一方面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放膜棍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危险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螺纹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伺服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膜棍;2、第一支撑座;3、防护栏;4、放置箱;5、螺纹杆;6、转杆;7、固定座;8、放置架;9、第二支撑座;10、控制开关;11、右活动杆;12、第一轴承;13、凹槽;14、第二轴承;15、支撑杆;16、左活动杆;17、滑槽;18、转轴;19、滑轨;20、螺帽;21、电动液压推杆;22、连接杆;23、小齿轮;24、伺服电机;25、大齿轮;26、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参照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驰电膜机,包括固定座7和转轴18,固定座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座2,且固定座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9,第二支撑座9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放置架8,且第二支撑座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0,第二支撑座9的顶端靠近控制开关10后侧位置处嵌入安装有右活动杆11,右活动杆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12,第一支撑座2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放置箱4,且第一支撑座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5,第一支撑座2的顶端靠近支撑杆15一侧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滑槽17,且第一支撑座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2,滑槽17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左活动杆16,第一支撑座2的内部底端靠近连接杆22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4,连接杆22的后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6,传动杆26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小齿轮23,且传动杆2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推杆21,伺服电机24的前侧设置有大齿轮25,支撑杆15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凹槽13,转轴18安装在凹槽13的内部,且转轴18的外部套接有放膜棍1,转轴18的一端套接有第二轴承14,放置箱4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防护栏3,且放置箱4的内壁靠近防护栏3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滑轨19,放置箱4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螺帽20,螺帽20的内部嵌入安装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杆6,电动液压推杆21和伺服电机24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10上对应电动液压推杆21和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开关10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为了通过电动液压推杆21带动左活动杆16进行上升和下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电动液压推杆21的固定端与传动杆2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电动液压推杆21的伸缩端与左活动杆16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左活动杆16在滑槽17内进行前后转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左活动杆16的顶端与第二轴承14通过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且左活动杆16的宽度小于滑槽17的宽度。

为了通过转动螺纹杆5使防护栏3进行上升和下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纹杆5的底端与转杆6通过焊接固定,且螺纹杆5的顶端与防护栏3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

为了增加防护栏3的机械强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栏3与滑轨19的连接处设置有滑杆,且防护栏3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

为了通过伺服电机24带动大齿轮25和小齿轮23进行转动,进而达到改变左活动杆16和电动液压推杆21角度的目的,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大齿轮25与伺服电机24的主轴相连,且大齿轮25与小齿轮23啮合连接。

为了增加固定座7与第一支撑座2之间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座7与第一支撑座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固定座7与第二支撑座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增加光驰电膜机放置时的安全性,防止其发生滑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座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滑支撑脚,防滑支撑脚的数量为四个。

本发明的原理及使用流程,控制开关10的内部安装有dkc-y110控制器,滑槽17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左活动杆16,第一支撑座2的内部底端靠近连接杆22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4,传动杆2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推杆21,转轴18的一端套接有第二轴承14,当需要拆卸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10控制电动液压推杆21进行伸长,当转轴18由凹槽13内伸出即可,此时再通过控制开关10控制伺服电机24进行正转,此时带动大齿轮25进行正转,大齿轮25转动后带动小齿轮23进行反转,进而带动电动液压推杆21、左活动杆16和放膜棍1向后侧倾斜,由于第二支撑座9与第一支撑座2内部构件相同,所以可同时对放膜棍1的左右两侧进行同时移动,当放膜棍1移动至第一支撑座2的后侧即可,此时再将第二轴承14进行拆卸,此时即可对放膜棍1进行更换,通过设置伺服电机24、电动液压推杆21、左活动杆16和第二轴承14,能便于使用者对放膜棍1进行推出,当放膜棍1推出时可以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更换,缩短了放膜棍1的拆卸时间,降低了拆卸时间,放置箱4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防护栏3,放置箱4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螺帽20,螺帽20的内部嵌入安装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杆6,使用者顺时针转动转杆6,进而带动螺纹杆5进行正转,在螺帽20的作用下,此时带动防护栏3向上移动,当防护栏3移动至适当位置后,此时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通过设置螺纹杆5、防护栏3、转杆6和螺帽20,能便于使用者对防护栏3进行使用和隐藏,当防护栏3推出时可以便于使用者对放膜棍1工作区域进行有效保护,一方面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放膜棍1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危险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