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塑料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5506发布日期:2018-12-14 23:1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燃塑料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阻燃塑料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加工的基本过程是将塑料颗粒熔融后挤塑成型,阻燃塑料通常需要在前期将塑料颗粒与阻燃剂搅拌均匀。如中国专利cn207388050u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搅拌机构》,其包括搅拌桶、第一料斗、第二料斗、端板、若干搅拌叶、搅拌轴以及搅拌轴驱动机构,所述搅拌桶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搅拌桶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轴可转动纵向设置于搅拌桶中部并且搅拌轴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端板固定水平设置于搅拌轴的上端,从而端板的上侧面与进料口相对;所述若干搅拌叶均匀连接于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驱动机构于所述搅拌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料斗的端口与所述进料口对接。

但该种结构下,搅拌后得到的物料的混合均匀度较低,物料在螺杆挤出机内进行熔融之后容易出现局部缺少阻燃剂的情况,进而对塑料的阻燃效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颗粒物料搅拌均匀的阻燃塑料加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塑料加工设备,包括搅拌室、设于搅拌室内的搅拌轴、与该搅拌轴相连的搅拌桨、用于驱动所述搅拌部件转动的驱动件及喷气部件;所述喷气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搅拌桨内的气体通道、设于搅拌桨上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多个喷气孔、设于搅拌轴内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储气腔、可上下动作的置于储气腔内的活塞及用于驱动该活塞上下移动的位移驱动部件;所述搅拌轴转动过程中,所述驱动部件将驱动所述活塞上下移动;当所述活塞向下运动时,所述储气腔中的气体可通过所述喷气孔向外喷出。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在搅拌桨上的喷气孔向外喷气,进而实现搅拌轴在转动时,搅拌桨上的喷气孔将冲击颗粒物料,使得物料被向喷气,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分散混合的效果,橡胶传统的应力搅拌而言,物料分散程度大,混合效果良好,进而有效避免物料后期熔融时阻燃剂出现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提高制备得到的塑料的质量;其次,在搅拌轴的转动过程中即可直接驱动所述活塞发生移动,进而无需再另外设置动力源驱动活塞移动,节约能耗。

进一步的,所述位移驱动部件包括与所述活塞相连的移动杆、设于所述搅拌轴内供该移动杆上下活动的通槽、设于搅拌室上的驱动座及设于该驱动座上的轨道;所述移动杆上部穿出至所述搅拌室上部并连接有与所述轨道相配合的抵触部件;通过轨道与抵触部件配合实现对移动杆的上下移动驱动,轨道可对抵触部件实现良好的限位定位作用,避免搅拌轴在转动时出现抵触部件与轨道脱轨的情况;且抵触部件和轨道在搅拌室的外部进行配合,维修较为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抵触部件包括由移动杆上部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杆和设于延伸杆上的滑块,该滑块的上部与所述轨道相配合;轨道设置在滑块上部,进而驱动移动杆下移时为下压移动杆,保证储气腔内气体充足的情况下,移动杆能够带动活塞向下移动;相较于轨道位于滑块下部的情况而言,活塞下移的操作更为容易,且不易出现无法下移的情况,故障率低。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沿周向间隔分布有至少3个凸部,该凸部的高度小于所述轨道的高度;所述搅拌轴转动过程中,所述凸部将下压所述滑块,进而驱动所述移动杆带动活塞下移;采用凸部下压移动杆,下压效果良好,气体有喷气孔喷出的力度强,进而更好的使得物料被向上喷气,混合效果更为良好;由于凸部的高度小于轨道轨道,保证了滑块在转动时不会从轨道掉出,降低故障率。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内设有用于在所述移动杆下移后驱动该移动杆自动向上复位的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设置,保证移动杆下移后能够向上复位,进而使得储气腔在出气后能够实现气体补充,活塞也能够复位到位于储气腔上部的位置上,保证下一次喷气操作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喷气孔上设有单向出气件;进而喷气孔仅能够向外喷气,不会出现向内吸气的情况,避免出现颗粒物料在喷气孔向内吸气时堵塞在喷气孔或被吸附围堵在喷气孔位置的情况,保证物料始终处于分散状态,便于混合,混合效果良好,搅拌完成后的物料混合均匀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内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移动杆内设有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上设有单向进气件;当移动杆带动活塞向上移动过程中,可通过单向进气件向储气腔内送气,补充储气腔内的气体;其次,单向进气件不会向外喷气,进而保证了活塞在下移时,储气腔内的气始终从喷气孔向外喷出,避免气体由第二通道向外喷出而减弱喷气孔喷气的力度。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上设有与所述储气腔相连通的插接槽,所述搅拌桨上设有与该插接槽螺接的延伸筒,该延伸筒上设有与所述储气腔相连通的开口;通过将搅拌桨与搅拌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进而便于对搅拌桨进行更换;通过延伸筒的设置,实现搅拌桨与搅拌轴的稳定连接,有效避免在连接处出现泄漏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储气腔内壁相配合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活塞与储气腔之间的密封效果,保证活塞上下移动时能够实现储气腔的出气和进气。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将应力搅拌和喷气搅拌结合,实现对物料的良好搅拌,物料分散程度大,混合效果良好,提高制备得到的塑料的质量;其次,在搅拌轴的转动过程中即可直接驱动所述活塞发生移动,进而无需再另外设置动力源驱动活塞移动,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发明中驱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中进料斗与送料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阻燃塑料加工设备,包括搅拌室1、设于搅拌室内的搅拌轴2、与该搅拌轴相连的两根搅拌桨3、用于驱动所述搅拌部件转动的驱动件4及喷气部件;所述搅拌轴上部伸出至搅拌室上部,与所述驱动件相连;该驱动件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电机,具体型号不做限定,搅拌轴与该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喷气部件包括气体通道51、喷气孔52、储气腔53、活塞54以及位移驱动部件,所述气体通道51为设置在所述搅拌桨内的柱形腔室,所述喷气孔52设置为多个,且间隔均匀的在所述搅拌桨的外表面上,多个喷气孔均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所述储气腔53设置在搅拌轴内,所述两个搅拌桨内的气体通道均与该储气腔53相连通;所述活塞设置在储气腔内,且活塞54可于储气腔内进行上下动作;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塞54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储气腔53内壁相配合的第一密封件542和第二密封件54;该第一密封件542和第二密封件54具体为套在活塞外的密封圈,进而实现活塞与储气腔之间的良好密封配合。

所述位移驱动部件用于驱动该活塞54上下移动,具体的,所述搅拌轴2转动过程中,所述驱动部件将驱动所述活塞54上下移动;当所述活塞54向下运动时,所述储气腔53中的气体可通过所述喷气孔52向外喷出;该种结构下将应力搅拌和喷气搅拌结合,实现对物料的良好搅拌,物料分散程度大,混合效果良好,提高制备得到的塑料的质量;其次,在搅拌轴的转动过程中即可直接驱动所述活塞发生移动,进而无需再另外设置动力源驱动活塞移动,节约能耗。

具体的,所述位移驱动部件包括移动杆61、通槽62、驱动座63以及轨道64,所述通槽62与所述储气腔相连通,所述移动杆61设置在通槽62内,且可在通槽中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杆61的下部与所述活塞固连,上部则穿出至搅拌室上部,并连接有抵触部件;所述驱动座63设置在搅拌室上部,所述轨道设置在该驱动座63上,且所述抵触部件与该轨道相配合;具体的,所述驱动座的截面为l型结构设置,所述轨道设置在驱动座中对应于横杆的部分上;作为优选,所述抵触部件包括延伸杆71和滑块72,该延伸杆71由所述移动杆上部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滑块72则为该延伸杆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的凸块,优选的凸块上表面为弧形面或球面;所述轨道位于所述滑块的上部,进而滑块72的上部将与所述轨道64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2内设有弹性件21,该弹性件为弹簧,位于所述通槽内,且弹性件的一端与通槽内壁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固连;通过弹性件的设置,保证移动杆下移后能够向上复位,进而使得储气腔在出气后能够实现气体补充,活塞也能够复位到位于储气腔上部的位置上,保证下一次喷气操作的正常进行;其次,弹性件也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保证滑块始终与轨道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64沿周向间隔分布有3个凸部641,相邻两凸部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搅拌轴2转动过程中,当转动至滑块与凸部相抵状态时,所述凸部641将下压所述滑块,进而驱动所述移动杆带动活塞54下移,此时弹性件将被压缩;当转动至滑块与间距位置相抵状态时,弹性件将驱动移动杆61向上复位;采用凸部下压移动杆,下压效果良好,气体有喷气孔喷出的力度强,进而更好的使得物料被向上喷气,混合效果更为良好;作为优选,所述凸部641的高度小于所述轨道64的高度,保证了滑块在转动时不会从轨道掉出,降低故障率。

进一步的,所述喷气孔52上设有单向出气件521,所述活塞54内设有第一通道541,所述移动杆61内设有与该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611,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道611上设有单向进气件612;所述第二通道611上部连通至移动杆的上部,所述单向进气件612设置在第二通道611的上部位置上;所述单向出气件521、单向进气件612均为市面上购买得到的单向排气阀;通过单向出气件521的设置,使得喷气孔仅能够向外喷气,不会出现向内吸气的情况,避免出现颗粒物料在喷气孔向内吸气时堵塞在喷气孔或被吸附围堵在喷气孔位置的情况,保证物料始终处于分散状态,便于混合,混合效果良好,搅拌完成后的物料混合均匀度高;

通过单向进气件612的设置,保证当移动杆带动活塞向上移动过程中,可通过单向进气件向储气腔内送气,补充储气腔内的气体;其次,单向进气件不会向外喷气,进而保证了活塞在下移时,储气腔内的气始终从喷气孔向外喷出,避免气体由第二通道向外喷出而减弱喷气孔喷气的力度。

为了方便拆装搅拌桨,我们将搅拌桨与搅拌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搅拌轴2上设有两个插接槽22,两个插接槽22均与储气腔53相连通;所述搅拌桨3端部上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筒31,该延伸筒31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插接槽22内壁设有内螺纹,进而能够实现延伸筒和插接槽22之间的螺接;通过延伸筒的设置,实现搅拌桨与搅拌轴的稳定连接,有效避免在连接处出现泄漏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所述延伸筒31上设有一个开口311,当延伸筒插入至插接槽内时,可通过该开口311连通储气腔53和气体通道。

实施例2

如图2、4-5、6-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所述搅拌室1底部设有与所述搅拌轴2相配合的底部搅拌组件,所述搅拌轴2转动时可驱动所述底部搅拌组件发生转动以对搅拌室1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具体的,所述底部搅拌组件包括转动盘81、多个搅拌筋82、转轴83以及止转结构,所述搅拌筋82为弧形状,沿所述转动盘的周向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转动盘上下表面上;所述转轴83固定穿设于所述转动盘的中心部位置上,所述止转结构则用于实现该转轴83与所述搅拌轴2之间的止转配合,进而搅拌轴转动时能够直接带动转轴转动,以驱动转动盘转动。

具体的,所述止转结构包括开口槽84、止转凹部85以及止转凸部86;所述开口槽84为设于所述搅拌轴底部柱形开口,所述止转凸部86沿周向间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转轴外壁上,所述止转凹部85沿周向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开口槽84内壁上;当转轴穿入至搅拌轴内时,所述止转凸部插入至止转凹部内,实现两者的止转。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室1底部设有支撑柱13,该支撑柱通过螺钉固连在搅拌室底部;所述转动盘81底面上设有供该支撑柱穿入的柱槽8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13外壁与所述柱槽811内壁之间设有轴承件14,该轴承件为滚动轴承,可减小支撑柱与柱槽之间的摩擦力。

实施例3

如图2-5、9-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搅拌室1上部设有进料口15,该进料口处连接有进料管16;所述搅拌室1下部的其中一侧设有进料斗10,所述进料斗10内的物料通过送料装置传送至所述进料口15处;具体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输送管91、第一吹气件92及第二吹气件93,所述输送管91一端与所述进料斗10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料管16相连通;所述第一吹气件92和第二吹气件93均为鼓风机,该第一吹气件92设置在进料斗10与输送管91连接处,具体为输送管91的端部与第一吹气件92的出风口相连,所述进料斗10底部连接有金属制成的弧形的第一导料板101,且该第一导料板101与所述输送管91内壁之间存在供气体通过的通气间距102,进而第一吹气件92吹出的气体可通过该通气间距102进入输送管91,以将进料斗内的物料吸入至输送管中;所述第二吹气件93设置在输送管91与进料管16连接处,具体为进料管16的端部与第二吹气件93的出气口相连;所述输送管91与所述进料管16相配合的一端设有金属制成的弧形的第二导料板911,该第二导料板911与所述进料管16内壁之间具有供气体通过的间隙912,第二吹气件93吹出的气体可通过该间隙912进入进料管16,以将输送管内的物料吸至进料管16内,并通过进料口进入至搅拌室内。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