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侧抽芯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788发布日期:2019-04-13 01:20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塑料侧抽芯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塑料侧抽芯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当注射成型侧壁带有孔、凹坑、凸台等塑件时,模具上成型该处的零件就必须制成可侧向移动的零件,称为活动型芯。在塑件脱模前必须先将活动型芯抽出,否则就无法脱模。带动活动型芯作侧向移动的整个机构称为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简称侧抽芯机构。传统的侧抽芯模具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冷却慢,脱模时容易导致侧抽芯结构的外表面形成倒刺,抽芯效果差,成品率低,不利于工厂的生产。例如中国专利cn201720699293.6公开了一种塑料托盘注塑模具侧抽芯机构,包括上、下复板,上复板下设型腔,下复板上设模脚,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上、下顶针板和顶针,模脚上设型芯与型腔之间有塑料托盘,塑料托盘下端面制加强筋和方槽,塑料托盘下制盘脚,盘脚之间制插孔下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一侧设侧抽油缸,型芯上设侧抽芯滑块,侧抽油缸活塞杆与侧抽芯滑块连接,侧抽芯滑块内侧设导滑块与位于插孔处的塑料托盘下端加强筋配合,侧抽芯滑块上制斜导槽,导滑块下端与斜导槽配合,侧抽芯滑块内侧端部设定距挡块,导滑块下制定位槽与定距挡块接触,型芯侧壁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口设限位块,限位块经紧固件与型芯相固定,导滑块内侧设置拉块,拉块与限位块内壁相接触。该发明虽然可以使抽芯顺利脱模,但是若抽芯还为在模具中冷却完全就脱模则会导侧抽芯表面受损产生毛刺,降低了产品的成品率,并且它的结构太过复杂,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塑料侧抽芯注塑模具,它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加快了产品的冷却速度,使得脱模效果好,加快了生产速度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成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注塑模具本体1、定模座板11、动模座板12、下顶针板121、上顶针板122、腹腔123、漏斗组件2、侧抽芯机构3、冷却板31、斜导柱32、立柱33、限位组件4,注塑模具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定模座板11、动模座板12设置在注塑模具本体1的下部,动模座板12的上表面和下顶针板1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顶针板121的上表面和上顶针板1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腹腔123设置在上顶针板122上方,漏斗组件2设置在定模座板11中,侧抽芯机构3设置在注塑模具本体1内部,侧抽芯机构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冷却板31,斜导柱32设置在侧抽芯机构3的上方,侧抽芯机构3的下方设置有立柱33,立柱3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上顶针板122上表面,立柱33的左右两侧设置限位组件4。

所述的漏斗组件2包含侧板21、第一开合部22和第二开合部23,第一开合部22和第二开合部23设置在侧板21的内部,第一开合部22设置在第二开合部23的左侧。

所述的第一开合部22和第二开合部23连接的缝隙处为长孔24。

所述的漏斗组件2上方设置有盖板25,盖板25的下方设置有凸部251。

所述的立柱3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钉助力机构33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拿开漏斗组件上的盖板,将压铸的原料通过漏斗组件中的长孔注入注塑模具本体内部,注塑的产品经过冷却板快速的冷却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加快了产品的冷却速度,使得脱模效果好,加快了生产速度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中漏斗组件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注塑模具本体1、定模座板11、动模座板12、下顶针板121、上顶针板122、腹腔123、漏斗组件2、侧板21、第一开合部22、第二开合部23、长孔24、盖板25、凸部251、侧抽芯机构3、冷却板31、斜导柱32、立柱33、螺钉助力机构331、限位组件4。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注塑模具本体1、定模座板11、动模座板12、下顶针板121、上顶针板122、腹腔123、漏斗组件2、侧抽芯机构3、冷却板31、斜导柱32、立柱33、限位组件4组成,注塑模具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定模座板11,注塑模具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动模座板12,定模座板11设置在动模座板12的上方,动模座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一块下顶针板121,下顶针板121的上方设置一块上顶针板122,上顶针板122的下表面和下顶针板1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顶针板122的上方设置一个腹腔123,定模座板11的中穿过设置一个漏斗组件2,腹腔123上方设置侧抽芯机构3,侧抽芯机构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冷却板31,冷却板31的设置可以快速地对成品进行冷却,加强后期的脱模效果,侧抽芯机构3的上方安装一根斜导柱32,侧抽芯机构3的下方安装一根立柱33,立柱33穿过腹腔123固定连接在上顶针板122的上表面,立柱33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组件4,限位组件4设置在侧抽芯机构3的下方。

所述的漏斗组件2由侧板21、第一开合部22和第二开合部23组成,第一开合部22设置在第二开合部23的左侧,第一开合部22和第二开合部23的内部均有倾斜的坡度,第一开合部22和第二开合部23均设置在漏斗组件2的内部。

所述的第一开合部22和第二开合部23之间的缝隙为长孔24,长孔24的设置用于注塑原料的注入。

所述的漏斗组件2的上方安装有一块盖板25,盖板25的下方设置有凸部251,凸部251和盖板25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的立柱33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螺钉助力机构33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拿开漏斗组件上的盖板,将压铸的原料通过漏斗组件中的长孔注入注塑模具本体内部,注塑的产品经过冷却板快速的冷却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加快了产品的冷却速度,使得脱模效果好,加快了生产速度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成品率。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塑料侧抽芯注塑模具,它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塑料侧抽芯注塑模具它包含注塑模具本体、定模座板、动模座板、下顶针板、上顶针板、腹腔、漏斗组件、侧抽芯机构、冷却板、斜导柱、立柱、限位组件,注塑模具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定模座板、动模座板设置在注塑模具本体的下部,动模座板的上表面和下顶针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腹腔设置在上顶针板上方,侧抽芯机构设置在注塑模具本体内部,侧抽芯机构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冷却板,斜导柱设置在侧抽芯机构的上方,立柱的左右两侧设置限位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加快了产品的冷却速度,脱模效果好,加快了生产速度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成品率。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铭旺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1
技术公布日:2019.0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