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2176发布日期:2018-12-05 18:3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3D打印行业的兴起,3D打印技术的成型,3D打印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的3D打印机只能对工件进行打印,功能单一,并不能对打印完成后的工件进行打磨或上色,对打印工件进行精加工需要额外完成,由于不能对打印工件进行精加工,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打印速度,影响用户对3D打印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多功能3D打印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3D打印机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多功能3D打印机,所述多功能3D打印机包括:机架;第一驱动组件,装设在所述机架上;打印头组件,设有主体打印头以及若干打印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打印头组件移动;打印平台,设有打印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导向件、齿条以及若干与所述齿条相适配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打印头组件中的打印头一一对应的装设在所述第一驱动件上。

优选地,所述打印头组件还包括所述支撑打印头、所述铣刀打印头、所述打磨打印头和所述上色打印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主体打印头、所述支撑打印头、所述铣刀打印头、所述打磨打印头和所述上色打印头沿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排列。

优选地,若干所述第一驱动件上均装设有用于检测打印头位置的位置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位置传感器为限位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为滑轨或光轴。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安装板、装设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电机以及与所述齿条相适配的齿轮,所述齿轮装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导向件相适配的滑块。

优选地,所述3D打印机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打印头组件在水平面内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打印平台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在3D打印机中集成主体打印头以及若干打印头,通过若干打印头的作用完成打印工件的辅助加工,避免3D打印机功能单一,从而实现一种多功能3D打印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打印机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打印机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横、纵……),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3D打印机,一种集成多种功能的3D打印机。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3D打印机,所述多功能3D打印机包括:机架;第一驱动组件(图中未标注),装设在所述机架上;打印头组件(图中未标注),设有主体打印头301以及若干打印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打印头组件移动;打印平台20,设有打印面。

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装设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打印头组件进行移动,所述打印平台20与所述打印头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打印头组件包括用于打印工件主体结构的主体打印头301和若干用于对打印工件进行精加工的打印头,例如对打印完成后的工件进行铣削或打磨或上色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3D打印机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410带动所述打印头组件在水平面内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打印平台2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至所述主体打印头301的打印位置,然后进行对工件主体的打印工作。所述打印头组件包括所述主体打印头301、所述支撑打印头302、所述铣刀打印头303、所述打磨打印头304以及上色打印头305,所述支撑打印头302的出丝直径较大,便于打印支撑件,缩短前期打印工件的时间;所述主体打印头301的出丝直径较小,便于打印精细的工件,提高打印工件的质量,所述铣刀打印头303用于对打印工件多余的地方进行清除;所述打磨打印头304用于对打印工件的表面进行打磨,降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便于对打印工件进行上色;所述上色打印头305用于给工件进行上色,得到色彩丰富多样的工件,通过所述打印头组件的多功能作用,使得3D打印机集成多种实用性功能,从而提高3D打印机的实用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支撑打印头302的出丝直径与所述主体打印头301的出丝直径还可以为其他种,在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打印平台20的运动方式还有其他种,例如,所述打印平台20在空间内水平移动,此时,所述打印头组件相对所述打印平台20在所述第一驱动件410的带动下在竖直平面内移动,在所述打印头组件的作用下,同样能对工件进行多功能加工;或者,所述打印平台20在空间内不动,所述第一驱动件410带动所述打印头组件在空间内移动,已完成在所述打印平台20上的工件的打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导向件、齿条430以及若干与所述齿条430相适配的第一驱动件410,所述打印头组件中的打印头一一对应的装设在所述第一驱动件410上。所述打印头组件还包括所述支撑打印头302、所述铣刀打印头303、所述打磨打印头304和所述上色打印头305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主体打印头301、所述支撑打印头302、所述铣刀打印头303、所述打磨打印头304和所述上色打印头305沿所述齿条430的延伸方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打印头组件包括所述支撑打印头302、所述铣刀打印头303、所述打磨打印头304和所述上色打印头305,且依次排列在所述齿条430上,所述主体打印头301、所述支撑打印头302、所述铣刀打印头303、所述打磨打印头304和所述上色打印头305均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410与所述齿条430配合,由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10与所述齿条430的相互作用,使得所述主体打印头301、所述支撑打印头302、所述铣刀打印头303、所述打磨打印头304和所述上色打印头305在所述第一驱动件410的带动下沿所述齿条430移动,在3D打印机打印工件的过程中,在需要打印支撑件时,由所述第一驱动件410带动所述支撑打印头302移动至打印工件的地方进行打印,其他功能的打印头则移动至所述齿条430的两端,不影响所述支撑打印头302的正常工作。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体打印头301、所述支撑打印头302、所述铣刀打印头303、所述打磨打印头304和所述上色打印头305之间相互独立,其中一个打印头工作时,则其他打印头在所述第一驱动件410的作用下移动至等待工位。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体打印头301、所述支撑打印头302、所述铣刀打印头303、所述打磨打印头304和所述上色打印头305沿所述齿条430排列的方式还有很多种,在此并不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齿条43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所述齿条430为皮带或丝杆,此时,所述第一驱动件410与皮带/丝杆一一对应,若干打印头单独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430和皮带/丝杆带动移动。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一驱动件上均装设有用于检测打印头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图中未标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传感器为限位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驱动件410的位置,即确定若干打印头之间的位置,避免所述主体打印头301、所述支撑打印头302、所述铣刀打印头303、所述打磨打印头304和所述上色打印头305出现干涉或碰撞的现象,确保各个打印头能独立正常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为滑轨420或光轴。所述第一驱动件410包括安装板411、装设在所述安装板411上的第一电机412以及与所述齿条430相适配的齿轮(图中未标注),所述齿轮装设在所述第一电机412的输出轴上,所述安装板411上设有与所述导向件相适配的滑块4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为滑轨420,所述第一驱动件410上设有与所述滑轨420相适配的滑块413,所述第一驱动件410还包括安装板411以及装设在所述安装板411上的第一电机412,所述第一电机412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齿条430相适配的齿轮,所述第一电机412带动所述齿轮转动,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430的相互咬合,使得所述安装板411沿所述齿条430移动。若干打印头均独立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件410的所述安装板411上,从而带动各个打印头独立工作,通过所述滑轨420与所述滑块413的相互配合,使得打印头沿所述齿条430平稳移动,保证3D打印机正常工作。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导向件还可以为光轴,则此时所述第一驱动件410上设有与所述光轴相适配的直线轴承,确保打印头能正常平稳的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