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合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8320发布日期:2019-01-22 22:30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合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合扣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扣子的成型一般是以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的,以四合扣成型为例,通过在注塑模具上设置与目标成品四合扣结构匹配的成型腔,然后通过注塑机在成型腔内注塑,成型腔内便可成型对应成品四合扣。但是,现有的四合扣结构,在成型后成型腔内的倒扣结构一般会与四合扣接触,由于其一般都是实心结构,不易形变,在脱模的时候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将四合扣顶脱离模具的倒扣结构,容易导致在脱模过程中发生四合扣的变形,导致成品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合扣结构,该扣体上设有的延展边上的通槽可使扣体延展边较薄,易于形变,从而便于倒扣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四合扣结构,包括扣体,扣体的其中一个端面形成为扣合面,所述扣合面的中部凹陷形成为扣合槽,扣合面的外周缘设有围设于扣合槽外周的延展边;延展边上设有多个通槽;通槽的两端分别贯通至延展边的两个端面。

进一步地,扣合槽的外周壁朝向远离扣合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延展边的外周缘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与扣合槽的外周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强筋。

进一步地,通槽的截面呈心形。

进一步地,多个通槽绕扣体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扣合槽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凸柱,多个凸柱的底端面与所述扣合槽的底端面衔接。

进一步地,多个凸柱绕扣体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排布。

进一步地,扣合槽的内壁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沿扣合槽的高度方向延伸。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四合扣结构,有益效果在于:该扣体上的延展边上的通槽可使扣体延展边易于形变,从而便于倒扣脱离,产品可被顺利顶出,更好的保护倒扣位在脱模时不造成硬性伤害,产品质量较好,同时还可保护模具的倒扣结构,便于后期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扣体;11、延展边;111、通槽;112、延伸部;12、扣合槽;121、缺口;13、加强筋;14、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一种四合扣结构,包括扣体10,该扣体10的其中一个端面形成为扣合面,扣合面的中部凹陷形成为扣合槽12,扣合面的外周缘设有延展边11,该延展边11围设于扣合槽12外周。在延展边11上设有多个通槽111;通槽111的两端分别贯通至延展边11的两个端面。

在使用该四合扣时,可将扣体10远离扣合面的一端缝制或者钉在衣物或者待开合的物体上,用作母扣,将外部的公扣扣合至扣合面上的扣合槽12内即可。

而在生产该四合扣结构时,该扣体10上的延展边11上的通槽111可使扣体10延展边11易于形变,在顶脱时,只需较小的力便可使倒扣与产品脱离,产品可被顺利顶出,更好的保护倒扣位在脱模时不造成硬性伤害,产品质量较好,同时还可保护模具的倒扣结构,便于后期生产使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扣合槽12的外周壁朝向远离扣合面的方向延伸;延展边11的外周缘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112,该延伸部112与扣合槽12的外周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强筋1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扣体10由于通槽111的设置,可能会出现扣体10的强度相对较差的情况,而上述的多个加强筋13便可加强该扣体10的结构,产品在生产时既容易被顶出,又不影响其强度,产品整体性能较好。

进一步地,上述的通槽111的截面呈心形,如此可使扣体10的装饰性能更好。当然,无论通槽111的截面是什么形状,都不影响其空心结构。

进一步地,多个通槽111可绕扣体10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如此,通槽111在延展边11上分布均匀,使扣体10各部分的强度分布均匀。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可在扣合槽12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凸柱14,多个凸柱14的底端面与扣合槽12的底端面衔接,如此,在将扣体10远离扣合面的端部钉在衣物或者待开合的物体上,扣体10远离扣合面的端面即可与布料接触,即扣合槽12的底端面会与布料接触,多个凸柱14在扣合槽12的底端面会形成多个与布料接触的接触点,增加扣体10与布料的摩擦力,防滑效果较好,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多个凸柱14绕扣体10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排布,同样的凸柱14均匀分布,可使抓附在布料上的力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扣合槽12的内壁上设有缺口121,缺口121沿扣合槽12的高度方向延伸,由于扣合槽12的内壁上设有缺口121,且缺口121可由扣合面朝下延伸,使扣合槽12的内壁具有一定的弹性张力,因而在公扣扣入或者脱离时,在公扣的挤压下公扣可顺利进入或者脱离扣合槽12,使用方便。此外,扣合槽12的缺口121在注塑时,模具上需要有对应的结构使缺口121成型,因而在脱模时可直接通过该缺口121处进行脱模,脱模方便,且减少脱模过程中对扣合槽12造成的损伤。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