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编织袋扁丝拉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2118发布日期:2019-02-01 20:17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编织袋扁丝拉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生产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扁丝拉丝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主要是通过塑料颗粒经过熔融后由双螺杆挤出机制膜后,经水冷形成膜片,膜片经切割后制成扁丝,后由经纬编织机制作成编织袋。申请人在使用时发现,现有的扁丝拉丝装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膜片经水冷后出水时,膜片上会残留很多的水珠,水珠的存在会影响后续的烘干和收卷,同时还会腐蚀切刀等后续装置;(2)膜片在从挤出机到切刀过程中,挤出机处的导辊需要和切刀对应的非常精准,否则即可出现膜片左右摆动的情况,从而导致膜片不平整,切丝后得到的扁丝不均匀;(3)切好的扁丝往往经过一次烘干,塑料丝的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塑料编织袋扁丝拉丝装置,该装置能够减少膜片进入切刀时的湿度,且生产出的扁丝切割较为均匀,生产出的扁丝的外观较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编织袋扁丝拉丝装置,包括依次顺序相连的挤出机、冷却水池、切刀、烘干装置和收卷机,所述挤出机的出料端与模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模头设置在冷却水池的上方距离冷却水池水平面5-10cm处,冷却水池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导辊,第一导辊位于水平面以上,冷却水池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导辊,第二导辊与第一导辊错开设置,第二导辊包括弧形段和位于弧形段两端的平整段,弧形段的最高点与平整段之间的高度差为2-5cm;第二导辊与切刀之间依次设置有绷撑装置、至少一个第三导辊和一个第四导辊,绷撑装置为片状结构其上端包括弧形段和位于弧形段两端的平整段,第三导辊和第四导辊的高度均低于第二导辊的高度,绷撑装置向上顶起第二导辊和靠近绷撑装置的第三导辊之间的膜片,第四导辊紧邻切刀设置;切刀固定设置在一个切刀导辊上,切刀导辊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个第四导辊,两个第四导辊对称设置,切刀与通过切刀导辊和第二个第四导辊之间的膜片呈一定的角度α,其中α为锐角;切刀与烘干装置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导辊,烘干装置与收卷机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导辊。

优选地,第二导辊通过两根立柱固定在地面上,两根立柱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呈“”形结构,固定杆的上方设置有支柱,第二导辊通过支柱固定在固定杆上。

优选地,立柱呈工字梁结构,固定杆的两侧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立柱上。

优选地,烘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一个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弧形罩壳,在底座与罩壳之间设置有多组加热器。

优选地,烘干装置包括第一烘干装置和第二烘干装置,第一烘干装置和第二烘干装置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导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编织袋扁丝拉丝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我们将第一导辊设置在液面以上,膜片经过第一导辊时,第一导辊会对膜片起到一定的刮擦挤压作用将膜片上表面的水珠去除,膜片经过第二导辊时,第二导辊会将膜片下表面的水珠去除,从而使得膜片带水较少,方便后面的烘干和收卷,同时减少膜片进入后续工序的湿度,避免对设备的腐蚀;

(2)设置了绷紧装置,同时还将第二导辊设置为具有弧度的结构,当膜片经过第二导辊和绷紧装置时,弧形凸起将膜片从中间向两侧撑开,消除膜片上因拉力作用形成的褶皱,保证了膜片的平整度。

(3)经过了两次的烘干,第一次烘干主要起烘干作用,第二次烘干具有一定的定型作用,生产出来的产品韧度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塑料编织袋扁丝拉丝装置,生产出的扁丝切割较为均匀,生产出的扁丝的外观和韧度高均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二导辊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挤出机、2 模头、3 冷却水池、4 第一导辊、5 第二导辊、6 绷撑装置、7 第三导辊、8 切刀导辊、9 第四导辊、10 第一烘干装置、11 第二烘干装置、 12 立柱、13 固定杆、14 支柱、15 螺栓、51 弧形段、52 平整段、81 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编织袋扁丝拉丝装置,包括依次顺序相连的挤出机1、冷却水池3、切刀81、烘干装置和收卷机,挤出机1的出料端与模头2连接,模头2设置在冷却水池3的上方距离冷却水池水平面5-10cm处,其中优以8cm为最佳,冷却水池3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导辊4,第一导辊4位于水平面以上,冷却水池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导辊5,第二导辊5和第一导辊4错开设置,第二导辊包括弧形段51和位于弧形段51两端的平整段52(具体的请参见图2),其中弧形段51和平整段52为一个整体结构,弧形段的最高点与平整段之间的高度差为2-5cm,其中优以3cm为最佳,具体的还可以简述为第二导辊中间设置有弧形凸起;第二导辊5与切刀81之间依次设置有绷撑装置6、至少一个第三导辊7和一个第四导辊9,绷撑装置6为片状结构其上端包括弧形段51和位于弧形段两端的平整段52,也即绷撑装置主视图的上方的边沿走向和第二导辊的主视图的上方的边沿走向趋势相同,第三导辊7和第四导辊9的高度均低于第二导辊5的高度,绷撑装置6向上顶起第二导辊5和靠近绷撑装置6的第三导辊7之间的膜片,在本实施例中,绷撑装置6和第四导辊9之间依次设置有一上一下的两个第三导辊7,第四导辊9紧邻切刀81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切刀81固定设置在一个切刀导辊8上,切刀导辊8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个第四导辊,两个第四导辊对称设置,切刀81与通过切刀导辊8和第二个第四导辊之间的膜片呈一定的角度α,其中α为锐角,其中优以45°的夹角为最好,分丝时,切刀顺着膜片运动的方向进行分丝切割,切割出来的扁丝不会存在毛糙边;切刀81与烘干装置1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导辊,烘干装置收卷机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三导辊,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切刀81与烘干装置之间依次设置有两对一上一下的两个第三导辊。

在本实用新型中,经过模头出来的膜片依次经过第一导辊4、第二导辊5、绷撑装置6、第三导辊7、切刀81和烘干装置烘干,最后再由收卷机进行收卷。从模头2出来的膜片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垂在冷却水池3中进行冷却,我们将第一导辊设置在液面以上,膜片经过第一导辊时,第一导辊会对膜片起到一定的刮擦挤压作用将膜片上表面的水珠去除,膜片经过第二导辊时,第二导辊会将膜片下表面的水珠去除,从而使得膜片带水较少,方便后面的烘干和收卷;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绷紧装置,同时还将第二导辊设置为具有弧度的结构,当膜片经过第二导辊和绷紧装置时,弧形凸起将膜片从中间向两侧撑开,消除膜片上因拉力作用形成的褶皱,保证了膜片的平整度。

如图2所示,第二导辊5通过两根立柱12固定在地面上,两根立柱12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呈“”形结构,固定杆13的上方设置有支柱14,第二导辊5通过支柱14固定在固定杆13上。

具体的,立柱14呈工字梁结构,固定杆13的两侧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立柱14上,立柱的可拆卸的结构可以方便的更换第二导辊5,因第二导辊5常与带有水和一定温度的膜片接触,很容易生锈受损,一旦生锈受损就会影响到膜片的质量,因此将其设置有可拆卸方便更换的方式可以保证及时更换清洁受损第二导辊。

在本实施例中,烘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一个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弧形罩壳,在底座和罩壳之间设置有多组加热器,加热器可以选用常用的加热丝等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烘干装置设置有两个,两者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导辊,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导辊依次设置有两对,每队均包括一上一下两个第三导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改进和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