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用配色地膜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010发布日期:2019-04-03 00:2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烟用配色地膜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用配色地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用配色地膜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类农用地膜产品的使用为我国的农业生产丰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卓越的保温、保肥、保湿效果对农作物增产增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地膜正迅速地在我国烟草行业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在烟苗移栽之前,会使用地膜将大田覆盖,目前所使用的地膜为黑白配色地膜,顾名思义,黑白配色地膜就是黑色膜和透明膜相间排列的地膜,其采用黑、白两色的聚乙烯原料进行共挤吹塑而形成一体,厚度一般在0.006~0.008mm之间。与普通的全透明地膜相比,黑白配色地膜具有非常显著的优点,除了具有普通地膜的保温、保墒作用外,还具有抑制杂草生长和调节地温的作用。早春作物定植于透明膜部分,以利提温保苗,后期根系延展到黑色膜下又利稳定根系温度,以减轻高温障碍;秋季作物定植在黑色膜部分,以减轻早秋高温对幼苗的影响,晚秋透明膜又能提高成龄植株的根系温度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但由于地膜的厚度很薄,在包装、搬运、覆盖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将地膜拉扯破裂的情况,导致地膜的使用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再用,容易造成了成本与材料上的浪费,也不利于环保。因此,需提供一种强度更好的地膜以防止上述情况出现,比如,提供一种具有两层结构的加强型地膜,其中一层包括黑色区与白色区,而另一层由抗拉性能良好的材料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在于提供一种成型双层配色地膜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双层配色地膜的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用配色地膜成型设备,包括机头、挤塑机、架体以及卷绕机构,所述机头包括模具,所述挤塑机的数量为三个并分别与所述模具相连通,所述机头设在所述架体内,所述架体上设置两由下而上收窄的收膜板,所述卷绕机构位于所述架体一侧,所述模具包括底模、固定在所述底模上的下芯模、固定在所述下芯模上的上芯模、与所述底模固定并套于所述下芯模外的套模以及与所述底模固定并套于所述套模、上芯模之外的外模,所述套模的内表面与所述下芯模之间形成内流道,所述套模的外表面与所述外模之间形成外流道,所述外模与所述上芯模之间还形成有与所述内流道、外流道连通的出料流道,所述底模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内流道、外流道连通的第一入料通道、第二入料通道,所述外模上设置与所述出料流道连通的第三入料通道,所述套模顶部的一侧形成有向内凸出并抵顶至所述下芯模的内凸部,所述套模顶部的另一侧形成有向外凸出并抵顶至所述外模的外凸部,所述内凸部、外凸部沿所述套模的周向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烟用配色地膜成型设备的模具中形成有内流道与外流道,而底模设置有分别与内流道、外流道连通的第一入料通道、第二入料通道,并且套模的顶部还形成有挡住部分内流道的内凸部以及挡住部分外流道的外凸部,因此两个挤塑机可将黑、白两种原料分别热融后挤入到第一入料通道、第二入料通道中,使两种颜色的熔融物料分别进入内流道、外流道。由于内流道与外流道分别有一部分被挡住,因此两种熔融物料各自只能从未被挡住的部分向上流出,然后汇接在一起以备形成双色膜。汇接后的熔融物料继续上升到出料流道,此时从第三入料通道进入的另一种熔融物料便融合在前两种物料的外部。当熔融物料被吹出成膜后,该地膜即呈现为一层是黑白膜,而另一层与黑白膜贴合的加强型双层地膜。

较佳地,所述内凸部与外凸部分别沿所述套模的周向延伸180度。

较佳地,所述下芯模的外表面下部形成有第一螺旋流道,所述第一入料通道与所述第一螺旋流道的下端连通。

较佳地,所述套模的外表面下部形成有第二螺旋流道,所述第二入料通道与所述第二螺旋流道的下端连通。

较佳地,所述下芯模、上芯模内分别具有相连通的下吹风通道、上吹风通道,所述外模开设有由外表面向内贯穿至与所述下吹风通道连通的入风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烟用配色地膜成型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机头与三个挤塑机的俯视图。

图3是模具的剖视图。

图4是套模沿图3中A方向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加强型烟用株距配色地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用配色地膜成型设备,用于成型双层结构的烟用配色地膜,本设备包括机头1、挤塑机2、架体3以及卷绕机构4,机头1中包括模具5,挤塑机2与模具5相连通以将熔融物料输入到模具5中。机头1设在架体3内,架体3上设置两个位于机头1上方的收膜板31,两收膜板31的下端分离而上端相互接触,从而形成由下而上收窄的“人”字形结构,卷绕机构4位于架体3一侧。吹出成型的膜管向上延伸而被两收膜板31收集起来叠成薄片状,然后由分布在架体3上的若干辊轴传递到卷绕机构4上被卷绕成卷。

本设备用于成型双层的地膜,其中一层需包括黑色与白色,因此一共需三种原料,故挤塑机2的数量有三个,如图2所示。三个挤塑机2分别与模具5相连通,从而可将白色、黑色以及抗拉能力好的原料热熔后分别挤入到模具5中。

参照图3,本设备机头1中的模具5包括底模51、下芯模52、上芯模53、套模54以及外模55。

下芯模52固定在底模51上,上芯模53固定在下芯模52上,套模54也固定在底模51上并套于下芯模52之外,套模54的内表面与下芯模52之间形成内流道50。外模55也固定在底模51上并套于套模54、上芯模53之外,套模54的外表面与外模55之间形成外流道56。外模55与上芯模53之间还形成有与内流道50、外流道56连通的出料流道57。以上几个模块之间的固定方式采用锁螺丝固定,但也不排除其他方法。

下芯模52的外表面下部形成有第一螺旋流道521,物料是从第一螺旋流道521的下端开口进入并螺旋上升进入到内流道50上部。套模54的外表面下部形成有第二螺旋流道541,另一种物料从第二螺旋流道541的下端开口进入并螺旋上升进入到外流道56上部。

底模51开设有分隔开的第一入料通道511与第二入料通道512,这两个入料通道的入料口均在底模51的底面,其中第一入料通道511向上延伸后与第一螺旋流道521的下端开口连接相通,而第二入料通道512向上延伸后与第二螺旋流道541的下端开口连接相通。另外,在外模55的上部还开设有与出料流道57连通的第三入料通道553,第三入料通道553位于套模54的上方,其与套模54的距离可比图中示意的更大,以确保双色物料具有足够时间汇合。

结合图3与图4,在套模54顶部的一侧形成有向内凸出并抵顶至下芯模52的内凸部543,套模54顶部的另一侧形成有向外凸出并抵顶至外模55的外凸部544,内凸部543、外凸部544沿套模54的周向延伸。内凸部543挡住了内流道50上端开口的一部分,内流道50中的物料仅能从没被挡住的部分流向出料流道57,同样的,外凸部544也挡住了外流道56的一部分,外流道56中的物料仅能从没被挡住的部分流向出料流道57。较佳的,内凸部543与外凸部544分别沿套模54的周向延伸了180度,即各自占了套模54圆周的一半。

在成型作业时,黑、白两色的原料分别在两个挤塑机2中热熔后从第一入料通道511与第二入料通道512进入,然后再分别进入到内流道50、外流道56中。黑、白两色的熔融物料分别从内流道50、外流道56没有被挡住的一半向上流出套模54,然后汇接在一起以备形成双色膜。另一种抗拉性能好的物料在另一挤塑机2中热熔后从第三入料通道553进入。当汇接后的双色物料进入出料流道57后,另一种物料就融合到双色物料的外侧。当熔融物料被吹出成膜后,该地膜即呈现为一层是黑白膜,而另一层与黑白膜贴合的加强型双层地膜,如图5所示。

较佳地,下芯模52、上芯模53内分别具有相连通的下吹风通道525、上吹风通道535,外模55开设有由外表面向内贯穿至与下吹风通道连通525的入风道555。鼓风机接到入风道555的入口处,从而可以向模具5中吹风,以实现将膜管吹胀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设备通过巧妙的模具5设计能够实现成型双层结构的加强型配色地膜的目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