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收器壳体的贴膜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165发布日期:2019-02-10 23:1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收器壳体的贴膜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收器的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贴膜效率高的接收器壳体的贴膜治具。



背景技术:

接收器一般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该壳体内的电路系统,该电路系统包括如天线、滤波器、放大器、A/D转换器等器件,壳体一般是具有一开口的矩形壳体,电路系统集成设置于该壳体内。生产厂家在生产接收器时,均需要在壳体上贴上保护膜。常规的贴膜作业中,均是通过人工贴膜的方式,即将胶卷中切下保护膜,然后手动对准壳体进行贴合。采用手工的方式贴膜,只能操作一个,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同时,手动切下保护膜再贴合,在拿保护膜的过程中手部难免会接触到保护膜的胶层,保护膜容易印上手印污染,导致贴合良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贴膜效率高的接收器壳体的贴膜治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收器壳体的贴膜治具,包括相互铰接的底板及刀架,所述底板上并排设有多个呈间隙设置的定位凸块,在并排的定位凸块的一末端部上设有一放置胶卷的定位辊,所述刀架上并排固定有多个刀片,且多个刀片一一对应相邻定位凸块之间的间隙;所述刀架相对于底板摆动,进而带动刀片靠近或远离所对应的定位凸块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刀架固定连接,且至少延伸覆盖所述刀片的上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刀架之间设有一回位弹性件,所述回位弹性件的弹力驱动刀架远离所述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辊与定位凸块之间还设有二连接辊,定义靠近定位辊的连接辊为第一连接辊,靠近定位凸块的连接辊为第二连接辊,放置于定位辊的胶卷的保护膜经第一连接辊的下表面并绕至第二连接辊的上表面。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辊的上表面不低于定位凸块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刀架上设有嵌设槽,所述刀片嵌设固定于刀架的嵌设槽内。

再进一步的,所述刀架上设有第一固定部和可相对于第一固定部移动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间隙形成一可调整大小的嵌设槽,所述刀片嵌设于该嵌设槽内,还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刀片固定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刀架上设有弹性夹持部,所述刀片夹持固定于弹性夹持部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接收器壳体依次盖合定位在定位凸块上,将胶卷放置在定位辊上,拉出保护膜依次贴设在并排的定位凸块上的接收器壳体上表面,翻转刀架,使刀架上的刀片切断相邻定位凸块之间的间隙上的保护膜,切断后的保护膜悬空部分再将其贴设至接收器壳体的侧面上,完成贴膜,治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可同时操作多个,效率显著提高;且人的手部不需要接触保护膜的胶层,粘合牢固,良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接收器壳体的贴膜治具在第一个角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接收器壳体的贴膜治具在第二个角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接收器壳体的贴膜治具在第三个角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接收器壳体的贴膜治具在第四个角度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器壳体的贴膜治具,包括相互铰接的底板10及刀架20,所述底板10上并排设有九个呈间隙设置的定位凸块11,用于定位接收器壳体,在并排的定位凸块11的一末端部上设有一放置胶卷的定位辊41,所述刀架20上并排固定有八个刀片21,且八个刀片21一一对应相邻定位凸块11之间的间隙;所述刀架20相对于底板10摆动,进而带动刀片21靠近或远离所对应的定位凸块11之间的间隙。

作业时,接收器壳体依次盖合定位在定位凸块11上,将胶卷放置在定位辊41上,拉出保护膜依次贴设在并排的定位凸块11上的接收器壳体上表面,翻转刀架20,使刀架20上的刀片21切断相邻定位凸块11之间的间隙上的保护膜,切断后的保护膜悬空部分再将其贴设至接收器壳体的侧面上,完成贴膜,治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可同时操作多个,效率显著提高;且人的手部不需要接触保护膜的胶层,粘合牢固,良率高。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保护盖30,所述保护盖30与刀架20固定连接,且至少延伸覆盖所述刀片21的上方位置。采用该保护盖30的结构,可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因疏忽或不规范的操作导致被刀片21划伤,起到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与刀架20之间设有一回位弹性件50,所述回位弹性件50的弹力驱动刀架20远离所述底板10;操作人员在定位凸块11上的操作步骤较多,如需要将壳体放置在定位凸块11上,完成切割后又需要将悬空的保护膜贴设至接收器壳体的侧面上,完成后再取出;设置回位弹性件50,通过回位弹性件50的作用力使刀架20在无外力的作用下自动远离定位凸块11,可有效防止刀架20因自身重力向定位凸块11方向摆动,保证作业安全。具体的,回位弹性件50为弹片或弹簧等具有弹力恢复力的器件。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辊41与定位凸块11之间还设有二连接辊,定义靠近定位辊41的连接辊为第一连接辊42,靠近定位凸块11的连接辊为第二连接辊43,放置于定位辊41的胶卷的保护膜经第一连接辊42的下表面并绕至第二连接辊43的上表面。如此设置,可固定导向保护膜的起始位置,作业稳定,保护膜的起始位置不会因胶卷的转动而产生变化。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辊43的上表面不低于定位凸块11的上表面。即保证保护膜的起始位置的高度高于或平齐于定位凸块11的上表面,这样不会被靠近第二连接辊43的定位凸块11所阻挡,作业更为快捷方便。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刀架20上设有嵌设槽(未示出),所述刀片21嵌设固定于刀架20的嵌设槽内。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嵌设槽的大小可设置成可调节的;如所述刀架20上设有第一固定部(未示出)和可相对于第一固定部移动的第二固定部(未示出),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间隙形成一可调整大小的嵌设槽,所述刀片嵌设于该嵌设槽内,还包括一固定件(未示出),所述固定件将刀片固定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如螺锁件螺锁固定;将该嵌设槽的大小可设置成可调节的,可实现固定不同大小的刀片21,适用性广。又或是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嵌设槽也可以采用弹性夹持部(未示出)替代,所述刀片21夹持固定于弹性夹持部上;同样能够实现固定不同大小的刀片21,且操作更为方便。

本实施例中,定位凸块11设有九个,相对应的,刀片21设有八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凸块11和刀片21的数量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的,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