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业防水卷材生产的物料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9817发布日期:2019-03-02 03:4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工业防水卷材生产的物料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生产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卷材生产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工业防水卷材生产的物料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物料筛选在各个领域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建筑用混凝土制备,砂石要进行筛选,注塑件的塑料原料,使用时也要进行筛选,同样工业防水材料的制备,也要进行相应的筛选。

筛选的方式和目的多种多样,有的是筛选控制原材料的颗粒,除去大块或粉末;有的是筛选控制原材料的成分,除去杂质等等。

工业防水卷材的制备所用的成分有10种之多,对于一些添加剂的投放,应为用量少,基本可以无需筛选,工人可以控制添加剂的成分和颗粒,对于一些主要原料如橡胶,是密炼中最主要的成分,用量比较大,虽然产品属于外购,内部也很少掺有杂质,但是极少数也会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工业防水卷材生产的物料筛选装置,可以将橡胶远离中的粉末渣筛出,同时也可将金属铁、砂石颗粒等清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除杂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用于工业防水卷材生产的物料筛选装置,包括U形分离器,所述U形分离器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U形分离器额U形开口朝下设置,所述U形分离器的其中一个端部接有鼓风机,设有鼓风机的端部还接有绞龙送料器,所述U形分离器的另一个端部接有负电荷发生器,所述负电荷发生器为负离子发生器,所述U形分离器的拱形底部位置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上设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的孔径为1mm,所述缺口上还接有负压管道,所述负压管道末端接有除尘器。负离子发生器了使得橡胶颗粒带有负电荷,相邻的橡胶颗粒之间产生排斥力,更加方便筛选时与杂志的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U形分离器的另一端接有倾斜设置的震动盒,所述震动盒为矩形盒体,所述震动和与U形分离器的另一端通过柔性布连接。柔性布即可保证物料输送与外界隔离,同时还有效避免了震动盒动力传送给U形分离器。

作为优选,所述震动和底部为带有网孔的筛板,筛板两侧的侧板和顶部的顶板为平面隔板,所述筛板位置较低的一端设有向下弯折35°设置的电磁板,所述电磁板通电能够产生磁性。通电后可将内部混有的金属铁器如螺钉、钢钉、罗密、垫圈等橡胶生产设备易脱落零件的筛除。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板末端为物料承接输送带。方便运输,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筛板底部设有承接杂质的承接板。便于砂石颗粒等筛除。

作为优选,所述振动筛安装在能够使得振动筛抖动的震动架上,所述震动架与地面之间通过减震弹簧或减震器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减少震动。

作为优选,所述U形分离器采用管壁厚度为2-3mm、管径为15-20cm的钢管弯折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U形分离器采用管壁厚度为2-3mm,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15-20cm的钢板焊接而成。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可以将橡胶远离中的粉末渣筛出,同时也可将金属铁、砂石颗粒等清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除杂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工业防水卷材生产的物料筛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用于工业防水卷材生产的物料筛选装置做详细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用于工业防水卷材生产的物料筛选装置,包括U形分离器1,所述U形分离器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U形分离器1额U形开口朝下设置,所述U形分离器1的其中一个端部接有鼓风机2,设有鼓风机2的端部还接有绞龙送料器3,所述U形分离器1的另一个端部接有负电荷发生器5,所述负电荷发生器5为负离子发生器,所述U形分离器1的拱形底部位置设有缺口6,所述缺口6上设有隔离网7,所述隔离网7的孔径为1mm,所述缺口6上还接有负压管道8,所述负压管道8末端接有除尘器9;所述U形分离器1的另一端接有倾斜设置的震动盒10,所述震动盒10为矩形盒体,所述震动和与U形分离器1的另一端通过柔性布11连接;所述震动盒10底部为带有网孔的筛板12,筛板12两侧的侧板和顶部的顶板为平面隔板,所述筛板12位置较低的一端设有向下弯折35°设置的电磁板13,所述电磁板13通电能够产生磁性;所述电磁板13末端为物料承接输送带;所述筛板12底部设有承接杂质的承接板14;所述震动盒10安装在能够使得震动盒10抖动的震动架上,所述震动架与地面之间通过减震弹簧或减震器4连接;所述U形分离器1采用管壁厚度为2-3mm、管径为15-20cm的钢管弯折而成,或者所述U形分离器1采用管壁厚度为2-3mm,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15-20cm的钢板焊接而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