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化插头组装设备的模具注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9147发布日期:2019-06-13 10:0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用于智能化插头组装设备的模具注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材加工设备方面的用于智能化插头组装设备的模具注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家用电器已经日益普及化,每家每户基本上都离不开家用电器产品。例如:热水器,微波炉,电饭锅,以及电水壶等家用电器。而带有电线的插头已经成为家用电器与外界交流电源之间重要连接桥梁。插头注射成型工序已经成为加工所述插头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由于所述插头注射成型工序是通过注射机将所述插线的插头注塑成型,其它的工序是人工操作完成,容易使得因人为因素影响引起不可避免的人为误差大小,人为操作失误的等原因,导致插头注射成型的精度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提插头注射成型的精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用于智能化插头组装设备的模具注射成型装置。

为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所采用一种用于智能化插头组装设备的模具注射成型装置,其包括注塑成型模具,用于取料或放料供注塑成型模具所使用的注塑转载机械手,以及用于传送被注塑成型产品的模具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成型下模座,以及注塑成型模条;所述模具传送结构包括模条承接定位机构,模条传送输送皮带线机构,模条供给或转载机构,模条推送机构,产品取出机构,水口取出机构,产品取出脱模机构。

进一步限定,所述注塑转载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支架,安装在机械手支架上的x轴位移机构,安装在x轴位移机构上的Z轴位移机构,安装在Z轴位移机构上的Y轴位移机构,安装在Y轴位移机构上的端子架夹持机构;机械手支架包括复数个支架安装板,安装在复数个支架安装板上面的支架上盖板,安装在复数个支架安装板下面的支架下盖板;所述x轴位移机构包括置于支架上盖板与支架下盖板之间的x轴伺服转轴模组,安装在x轴伺服转轴模组一端的x轴伺服电机,安装在x轴伺服转轴模组两端的x轴移动滑块;所述Z轴位移机构包括Z轴安装板,安装在Z轴安装板背面下端的Z轴肋骨板,安装在Z轴安装板与Z轴肋骨板之间的第一Z轴感应器,第二Z轴感应器;安装在Z轴安装板正面下端的Z轴下丝杆安装板,安装在Z轴安装板正面上端的Z轴上丝杆安装板,同时安装在Z轴下丝杆安装板与Z轴上丝杆安装板上的Z轴丝杆,安装在 Z轴丝杆下端的Z轴丝杆下轴承,安装在Z轴丝杆下轴承上面的Z轴丝杆下轴承固定块;安装在Z轴上丝杆安装板上面的Z轴丝杆上轴承,安装在Z轴丝杆上轴承上面的Z轴丝杆上轴承固定块,安装在Z轴丝杆上轴承固定块上面的Z 轴丝杆电机固定板,安装在Z轴丝杆电机固定板上面的Z轴丝杆电机;安装在 Z轴安装板正面两侧的Z轴导轨安装杆,安装在Z轴导轨安装杆上面的Z轴公导轨;Y轴位移机构包括Y轴垂直安装板,安装在Y轴垂直安装板底部的Y轴水平安装板,安装在Y轴垂直安装板与Y轴水平安装板相交处的Y轴肋骨板,安装在Y轴垂直安装板上端的Y轴加强板,安装在Y轴水平安装板底部的Y轴公导轨,安装在两根Y轴公导轨之间的Y轴丝杆,安装在Y轴丝杆一端的Y轴第一轴承,安装在Y轴第一轴承上面的Y轴轴承固定块,安装在Y轴丝杆另一端的Y轴丝杆螺母副,安装在Y轴丝杆螺母副上面的Y轴第二轴承,安装在Y 轴第二轴承上面的Y轴连轴器,安装在Y轴连轴器上面的Y轴电机固定板,安装在Y轴电机固定板上面的Y轴电机;所述端子架夹持机构包括端子架安装板,安装在端子架安装板背面的复数个与Z轴公导轨相互配合的端子架母导轨,安装在端子架安装板正面的复数块水平端子架安装板,安装在水平端子架安装板上面一端的复数个端子架气缸,安装在水平端子架安装板下面一端的线材顶入横条气缸,安装在线材顶入横条气缸与水平端子架安装板之间的第一横条气缸安装板,第二横条气缸安装板;安装在线材顶入横条气缸外围的加固杆,安装在线材顶入横条气缸内侧的复数个线材抓取横条气缸;安装在水平端子架安装板另一端的复数个第一端子架夹持板,安装在第一端子架夹持板上端面的第二端子架夹持板,安装在第二端子架夹持板下端的第三端子架夹持板,安装在第三端子架夹持板外围的第四端子架夹持板,安装在第三端子架夹持板下端面的第五端子架夹持板,安装在第五端子架夹持板外围端面的第六端子夹持板,置于第一端子架夹持板的外围的第七端子架夹持板,第八端子架夹持板。

进一步限定,所述成型下模座包括下模座体,安装在下模座体上部中央位置处的复数个成型线槽,安装在下模座体底部两侧的成型模条承接限位板安装块,安装在成型模条承接限位板安装块两端上方位置处的成型模条承接限位板,安装在两个成型模条承接限位板之间的成型下模主体,安装在成型下模主体侧壁内部的成型模条承接限位板连接条,以及安装在成型模条承接限位板安装块内部的成型模条顶起气缸。

进一步限定,所述注塑成型模条包括成型模条主体,安装在成型模条主体上一侧的复数个模条主体块,安装在模条主体块内部的插头模仁,安装在成型模条主体上端一侧的复数个模条线夹。

进一步限定,所述模条承接定位机构包括模条承接顶入或顶出结构,安装在模条承接顶入或顶出结构上面的模条承接定位结构,安装在模条承接定位结构上面的模条承接板结构;所述的模条承接顶入或顶出结构包括承接顶气缸,安装在承接顶气缸上面的承接气缸安装板,安装在承接气缸安装板上面的四根承接安装导柱,分别安装在承接安装导柱上面的直线轴承,安装在承接气缸安装板上面中央位置处的第一承接气缸连接块,安装在第一承接气缸连接块上面的第二承接气缸连接块,安装在第二承接气缸连接块上面的第三承接气缸连接块,分别安装在直线轴承上面的第一机构安装板,第二机构安装板,安装在第二机构安装板上面的第三承接调节块,安装在第三承接调节块一端的第一承接调节块,安装在第三承接调节块另一端的第二承接调节块;安装在第二机构安装板上面的第三机构安装板,分别安装在第三机构安装板上面的承接模条定位住,承接模仁顶出柱;安装在第二承接气缸连接块与第一机构安装板、第二机构安装之间的承接模仁顶出气缸安装导柱,安装在两根承接模仁顶出气缸安装导柱之间的承接模仁顶出气缸,安装在承接模仁顶出气缸侧面的线夹顶出板安装板,安装在线夹顶出板安装板一端面的承接线夹顶出板,安装在承接气缸连接块上面的模仁顶出气缸连接块;模条承接定位结构包括置于模条承接顶入或顶出结构上方位置处的模条定位位移机构安装板,安装在模条定位位移机构安装板下面的模条定位位移机构滑块板,安装在模条定位位移机构滑块板内部的模条定位位移机构滑轨,安装在模条定位位移机构滑轨两侧的模条滑块定位块,安装在模条定位位移机构安装板上面的模条定位承接气缸,安装在设置于模条定位位移机构安装板上滑轨凹槽内部的模条定位承接滑轨;安装在模条定位位移机构滑块板下面的模条定位位移气缸,安装在模条定位位移气缸一端的第一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安装在第一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的另外一端的第二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安装在第一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与第二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之间的第三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安装在第三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后面第一模条定位位移气缸限位块,安装在第一模条定位位移气缸限位块上面的第二模条定位位移气缸限位块;模条承接板结构包括模条承接板,安装在模条承接板一侧端面的复数个模条承接轴承,安装在模条承接板一侧上表面的复数个模条承接限位块,安装在模条承接板下表面的复数个模条承接滑块。

进一步限定,所述模条传送输送皮带线机构包括传送铝型材主体,安装传送铝型材主体上面一端的传送模条;安装在传送铝型材主体一端两侧的传送电机安装板,所述传送模条与传送电机安装板位于传送铝型材主体上同一端;安装在传送电机安装板上面的第一传送皮带滚轮安装轴;安装在第一传送皮带滚轮安装轴上面复数个第一传送皮带轮;安装在第一传送皮带滚轮安装轴一端上的传送连接法兰;与传送连接法兰连接的皮带线电机;安装在传送皮带轮上面的传送皮带,该传送皮带是由复数根横条导向钣金连接而构成;安装在传送皮带上面复数个传送模条导向轴承;安装在铝型材主体正面复数根皮带钣金;安装在铝型材主体两侧面的第一皮带线调节块,第二皮带线调节块;安装在传送铝型材主体上面另一端的传送感应器,安装在传送铝型材主体上两侧的传送滚轮轴安装板,所述传送感应器与传送滚轮轴安装板位于传送铝型材主体上且位于同一端;安装在传送滚轮轴安装板上面的传送模条推送机构安装板;安装在传送铝型材主体上面的且位于传送模条推送机构安装板内侧的传送模条推送机构支撑板;安装在传送滚轮轴安装板上面的第二传送皮带滚轮安装轴,安装在第二传送皮带滚轮安装轴上面的复数个第一传送皮带轮;安装在传送模条推送机构支撑板上面的复数根传送模条导向钣金;安装在铝型材主体下端面的复数个铝型材块,安装在每个铝型材块外围的传送皮带线机构锁紧安装板,安装在传送皮带线机构锁紧安装板上面的传送皮带线机构锁紧块。

进一步限定,所述模条供给或转载机构包括转载底板,转载中板,转载上板,以及用于将转载底板,转载中板,转载上板连接固定一起的转载支撑杆;安装在转载中板底部两端的转载Y轴位移滑轨安装板;分别安装在一块转载Y 轴位移滑轨安装板上面的转载Y轴位移丝杠安装板,转载Y轴位移丝杆副,所述的转载Y轴位移丝杆副位于转载Y轴位移丝杆安装板后面;分别穿设于转载 Y轴位移丝杠安装板,转载Y轴位移丝杆副的转载Y轴位移丝杆;安装在转载Y 轴位移丝杆一端的,且与转载Y轴位移丝杠安装板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转载Y轴位移伺服电机;安装在转载Y轴位移伺服电机一端面上的转载Y轴位移伺服电机安装板,安装在转载Y轴位移伺服电机的转轴上的转载Y轴轴承,安装在转载Y轴轴承上面的转载Y轴同步轮,安装在转载Y轴同步轮上面的转载Y轴同步皮带;安装在转载中板的中央位置处的第一转载丝杆安装板,安装在第一转载丝杆安装板下面的第二转载丝杆安装板,安装在第二转载丝杆安装板上面的第一转载Z轴轴承,安装在第一转载Z轴轴承上面的转载水平电机安装板,安装在转载水平电机安装板上面的转载垂直电机安装板,安装在第二转载丝杆安装板内部的Z轴位移丝杆,安装在Z轴位移丝杆一端的第一Z轴转载同步轮;安装在转载中板下面的转载坦克链安装板,将转载坦克链安装板固定安装在转载中板上面的Z轴固定杆,安装在转载坦克链安装板上面的转载Z轴位移伺服电机,安装在转载Z轴位移伺服电机上面的第二Z轴转载同步轮,以及将第一 Z轴转载同步轮和第二Z轴转载同步轮连接在一起的转载Z轴同步皮带;安装在转载上板上面的转载模条承接板,安装在转载模条承接板上面的复数个转载模条滑动轴承安装板,安装在转载模条滑动轴承安装板上面的转载模条滑动轴承。

进一步限定,所述模条推送机构包括模条推送底板,安装在模条推送底板上面的模条推送滑轨,分别安装在模条推送滑轨两端的模条推送丝杆安装板,安装在两块模条推送丝杆安装板上的模条推送丝杆,安装在模条推送丝杆一端的模条推送轴承,安装在模条推送丝杆另一端的模条推送丝杆紧固螺母,安装在模条推送丝杆紧固螺母上的模条推送联轴器,安装在模条推送联轴器上面的模条推送伺服电机安装板,安装在模条推送伺服电机安装板上面的模条推送伺服电机;安装在模条推送丝杆上的模条推送丝杆副,安装在模条推送丝杆副上的模条推送连接板,安装在模条推送连接板一侧面的模条推送推块,安装在模条推送连接板另一侧面的模条推送感应片,安装在模条推送底板一侧面的模条推送感应器。

进一步限定,产品取出机构包括产品取出机构支座,安装产品取出机构支座上面的产品取出活动臂,安装在产品取出活动臂上的产品取出抓手结构;产品取出抓手结构包括产品取出机构安装板,安装在产品取出机构安装板背面的产品取出机构连接块,安装在产品取出机构安装板上端面的产品取出定位块,将产品取出定位块固定在产品取出机构安装板上面的产品取出定位销;安装在产品取出机构安装板正面上的复数个产品取出感应器安装板,安装在产品取出感应器安装板上面的产品取出感应器,安装在产品取出机构安装板上面的产品取出滑轨;安装在产品取出安装板下面的产品取出气缸安装板,安装在产品取出气缸安装板上面的产品取出气缸,安装在产品取出气缸下端面的产品取出夹线爪,安装在产品取出气缸上面的产品取出感应片,安装在产品取出感应片上面的产品取出感应片安装板;所述水口取出机构包括水口取出机构支撑板,安装在水口取出机构支撑板上面的水口取出安装板,安装在水口取出安装板上面的水口取出气缸,安装在水口取出气缸一端上面的第一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垂直安装在第一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上面的第二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安装在第二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上端背面上的第三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安装在第三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正面的水口提升气缸,安装在水口提升气缸上面的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安装在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上面的水口夹持气缸,安装在水口夹持气缸下面的水口夹持爪。

进一步限定,产品取出脱模机构包括脱模定位气缸,安装在脱模定位气缸一端上面的脱模定位气缸安装板,安装在脱模定位气缸安装板上面四周的脱模模条定位气缸导柱,安装在脱模模条定位气缸导柱上端的第四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安装在第四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与脱模模条定位气缸导柱之间的第一脱模直线轴承,安装在第四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上面的第二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安装在第二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与第四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之间的第三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安装在第二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上面的第一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安装在第一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上面的脱模气缸,安装在第二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上面的脱模气缸导柱,安装脱模气缸导柱上端的第二脱模直线轴承,安装在第二脱模直线轴承上端的第一脱模片安装板,安装在第一脱模片安装板上面的第三脱模片安装板,安装在第三脱模片安装板上面的脱模模条定位气缸导柱安装板,安装在脱模模条定位气缸导柱安装板上面的脱模模条定位导柱安装板,安装在脱模模条定位导柱安装板与脱模模条定位气缸导柱安装板之间的第二脱模调节块,安装在脱模模条定位导柱安装板上面复数根脱模片,安装在脱模片一端的第三脱模片安装板和脱模模条定位导柱,安装在脱模片下面的脱模模条线夹顶起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因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模具注射成型装置采用注塑成型模具,用于取料或放料供注塑成型模具所使用的注塑转载机械手,以及用于传送被注塑成型产品的模具传送结构;所述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成型下模座,以及注塑成型模条;所述模具传送结构包括模条承接定位机构,模条传送输送皮带线机构,模条供给或转载机构,模条推送机构,产品取出机构,水口取出机构,产品取出脱模机构。使用时,利用注塑转载机械手,注塑成型模具以及模具传送结构共同完成插头注射成型工序,代替人工操作,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对插头注射成型工序中产生的影响,从而达到有利于提高插头注射成型的精度的功能。与此同时,还具有提高加工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注塑转载机械手的组装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x轴位移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Z轴位移机构的之一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Z轴位移机构的之二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架夹持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架夹持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成型下模座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注塑成型模条的正面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注塑成型模条的背面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承接顶入或顶出结构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承接顶入或顶出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承接定位结构的正面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承接定位结构的背面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承接定位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承接板结构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传送输送皮带线机构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传送输送皮带线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供给或转载机构的正面立体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供给或转载机构的背面立体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供给或转载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供给或转载机构中部分零件的立体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推送机构的立体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条推送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中产品取出机构的立体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中产品取出抓手结构的立体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中产品取出抓手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口取出机构的立体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口取出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中产品取出脱模机构的立体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中产品取出脱模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30所示,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一种用于智能化插头组装设备的模具注射成型装置,其包括注塑成型模具,用于取料或放料供注塑成型模具所使用的注塑转载机械手,以及用于传送被注塑成型产品的模具传送结构;所述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成型下模座,以及注塑成型模条。所述模具传送结构包括模条承接定位机构,模条传送输送皮带线机构,模条供给或转载机构,模条推送机构,产品取出机构,水口取出机构,产品取出脱模机构。

请参考图1至图6所示,所述注塑转载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支架101,安装在机械手支架101上的x轴位移机构102,安装在x轴位移机构102上的Z轴位移机构103,安装在Z轴位移机构103上的Y轴位移机构104,安装在Y轴位移机构104上的端子架夹持机构105。机械手支架101包括复数个支架安装板106,安装在复数个支架安装板106上面的支架上盖板107,安装在复数个支架安装板106下面的支架下盖板108。所述x轴位移机构102包括置于支架上盖板107与支架下盖板108之间的x轴伺服转轴模组109,安装在x轴伺服转轴模组109一端的x轴伺服电机110,安装在x轴伺服转轴模组109两端的x轴移动滑块111。

所述Z轴位移机构103包括Z轴安装板112,安装在Z轴安装板112背面下端的Z轴肋骨板113,安装在Z轴安装板112与Z轴肋骨板113之间的第一Z 轴感应器114,第二Z轴感应器115;安装在Z轴安装板112正面下端的Z轴下丝杆安装板116,安装在Z轴安装板112正面上端的Z轴上丝杆安装板117,同时安装在Z轴下丝杆安装板116与Z轴上丝杆安装板117上的Z轴丝杆118,安装在Z轴丝杆118下端的Z轴丝杆下轴承119,安装在Z轴丝杆下轴承119 上面的Z轴丝杆下轴承固定块120;安装在Z轴上丝杆安装板117上面的Z轴丝杆上轴承121,安装在Z轴丝杆上轴承上121面的Z轴丝杆上轴承固定块122,安装在Z轴丝杆上轴承固定块122上面的Z轴丝杆电机固定板123,安装在Z 轴丝杆电机固定板123上面的Z轴丝杆电机124;安装在Z轴安装板112正面两侧的Z轴导轨安装杆125,安装在Z轴导轨安装杆125上面的Z轴公导轨126。

Y轴位移机构104包括Y轴垂直安装板127,安装在Y轴垂直安装板127 底部的Y轴水平安装板128,安装在Y轴垂直安装板127与Y轴水平安装板128 相交处的Y轴肋骨板129,安装在Y轴垂直安装板127上端的Y轴加强板130,安装在Y轴水平安装板128底部的Y轴公导轨131,安装在两根Y轴公导轨131 之间的Y轴丝杆132,安装在Y轴丝杆132一端的Y轴第一轴承133,安装在Y 轴第一轴承133上面的Y轴轴承固定块134,安装在Y轴丝杆132另一端的Y 轴丝杆螺母副135,安装在Y轴丝杆螺母副135上面的Y轴第二轴承136,安装在Y轴第二轴承136上面的Y轴连轴器137,安装在Y轴连轴器137上面的Y 轴电机固定板138,安装在Y轴电机固定板138上面的Y轴电机139。

所述端子架夹持机构105包括端子架安装板140,安装在端子架安装板140 背面的复数个与Z轴公导轨131相互配合的端子架母导轨141,安装在端子架安装板140正面的复数块水平端子架安装板142,安装在水平端子架安装板142 上面一端的复数个端子架气缸143,安装在水平端子架安装板142下面一端的线材顶入横条气缸144,安装在线材顶入横条气缸144与水平端子架安装板142 之间的第一横条气缸安装板145,第二横条气缸安装板146;安装在线材顶入横条气缸144外围的加固杆147,安装在线材顶入横条气缸144内侧的复数个线材抓取横条气缸148;安装在水平端子架安装板142另一端的复数个第一端子架夹持板149,安装在第一端子架夹持板149上端面的第二端子架夹持板150,安装在第二端子架夹持板150下端的第三端子架夹持板151,安装在第三端子架夹持板151外围的第四端子架夹持板152,安装在第三端子架夹持板151下端面的第五端子架夹持板153,安装在第五端子架夹持板153外围端面的第六端子夹持板154,置于第一端子架夹持板149的外围的第七端子架夹持板155,第八端子架夹持板156。

请参考图7至图9所示,所述成型下模座包括下模座体201,安装在下模座体201上部中央位置处的复数个成型线槽202,安装在下模座体201底部两侧的成型模条承接限位板安装块203,安装在成型模条承接限位板安装块203 两端上方位置处的成型模条承接限位板204,安装在两个成型模条承接限位板 204之间的成型下模主体205,安装在成型下模主体205侧壁内部的成型模条承接限位板连接条206,以及安装在成型模条承接限位板安装块203内部的成型模条顶起气缸207。所述注塑成型模条包括成型模条主体301,安装在成型模条主体301上一侧的复数个模条主体块302,安装在模条主体块302内部的插头模仁303,安装在成型模条主体301上端一侧的复数个模条线夹304。

请参考图10至图15所示,所述模条承接定位机构包括模条承接顶入或顶出结构,安装在模条承接顶入或顶出结构上面的模条承接定位结构,安装在模条承接定位结构上面的模条承接板结构。所述的模条承接顶入或顶出结构包括承接顶气缸401,安装在承接顶气缸401上面的承接气缸安装板402,安装在承接气缸安装板402上面的四根承接安装导柱404,分别安装在承接安装导柱404 上面的直线轴承405,安装在承接气缸安装板402上面中央位置处的第一承接气缸连接块406,安装在第一承接气缸连接块406上面的第二承接气缸连接块 407,安装在第二承接气缸连接块407上面的第三承接气缸连接块408,分别安装在直线轴承405上面的第一机构安装板409,第二机构安装板410,安装在第二机构安装板410上面的第三承接调节块411,安装在第三承接调节块411一端的第一承接调节块412,安装在第三承接调节块411另一端的第二承接调节块413;安装在第二机构安装板410上面的第三机构安装板414,分别安装在第三机构安装板414上面的承接模条定位住415,承接模仁顶出柱416;安装在第二承接气缸连接块407与第一机构安装板409、第二机构安装板410之间的承接模仁顶出气缸安装导柱417,安装在两根承接模仁顶出气缸安装导柱417之间的承接模仁顶出气缸418,安装在承接模仁顶出气缸418侧面的线夹顶出板安装板419,安装在线夹顶出板安装板419一端面的承接线夹顶出板420,安装在承接气缸连接块408上面的模仁顶出气缸连接块421。

模条承接定位结构包括置于模条承接顶入或顶出结构上方位置处的模条定位位移机构安装板422,安装在模条定位位移机构安装板422下面的模条定位位移机构滑块板423,安装在模条定位位移机构滑块板423内部的模条定位位移机构滑轨424,安装在模条定位位移机构滑轨424两侧的模条滑块定位块 425,安装在模条定位位移机构安装板422上面的模条定位承接气缸426,安装在设置于模条定位位移机构安装板422上滑轨凹槽428内部的模条定位承接滑轨427;安装在模条定位位移机构滑块板423下面的模条定位位移气缸429,安装在模条定位位移气缸429一端的第一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430,安装在第一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430另外一端的第二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 431,安装在第一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430与第二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 431之间的第三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432,安装在第三模条定位位移气缸连接块432后面第一模条定位位移气缸限位块433。

模条承接板结构包括模条承接板435,安装在模条承接板435一侧端面的复数个模条承接轴承436,安装在模条承接板435一侧上表面的复数个模条承接限位块437,安装在模条承接板435下表面的复数个模条承接滑块438。

请参考图16至图17所示,所述模条传送输送皮带线机构包括传送铝型材主体501,安装传送铝型材主体501上面一端的传送模条502;安装在传送铝型材主体501一端两侧的传送电机安装板503,所述传送模条502与传送电机安装板503位于传送铝型材主体501上同一端;安装在传送电机安装板503上面的第一传送皮带滚轮安装轴504;安装在第一传送皮带滚轮安装轴504上面复数个第一传送皮带轮505;安装在第一传送皮带滚轮安装轴504一端上的传送连接法兰506;与传送连接法兰506连接的皮带线电机507;安装在第一传送皮带轮505上面的传送皮带508,该传送皮带508是由复数根横条导向钣金连接而构成;安装在传送皮带508上面复数个传送模条导向轴承509;安装在铝型材主体501正面复数根皮带钣金510;安装在铝型材主体501两侧面的第一皮带线调节块511,第二皮带线调节块512;安装在传送铝型材主体501上面另一端的传送感应器512,安装在传送铝型材主体501上两侧的传送滚轮轴安装板 513,所述传送感应器512与传送滚轮轴安装板513位于传送铝型材主体501 上且位于同一端;安装在传送滚轮轴安装板513上面的传送模条推送机构安装板514;安装在传送铝型材主体501上面的且位于传送模条推送机构安装板514 内侧的传送模条推送机构支撑板515;安装在传送滚轮轴安装板513上面的第二传送皮带滚轮安装轴516,安装在第二传送皮带滚轮安装轴516上面的复数个第一传送皮带轮517;安装在传送模条推送机构支撑板515上面的复数根传送模条导向钣金518;安装在铝型材主体501下端面的复数个铝型材块519,安装在每个铝型材块519外围的传送皮带线机构锁紧安装板520,安装在传送皮带线机构锁紧安装板520上面的传送皮带线机构锁紧块521。

请参考图18至图21所示,所述模条供给或转载机构包括转载底板601,转载中板602,转载上板603,以及用于将转载底板601,转载中板602,转载上板603连接固定一起的转载支撑杆604;安装在转载中板602底部两端的转载Y轴位移滑轨安装板628;分别安装在一块转载Y轴位移滑轨安装板628上面的转载Y轴位移丝杠安装板605,转载Y轴位移丝杆副606,所述的转载Y 轴位移丝杆副606位于转载Y轴位移丝杆安装板605后面;分别穿设于转载Y 轴位移丝杠安装板605,转载Y轴位移丝杆副606上的转载Y轴位移丝杆607;安装在转载Y轴位移丝杆607一端的,且与转载Y轴位移丝杠安装板605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转载Y轴位移伺服电机608;安装在转载Y轴位移伺服电机608 一端面上的转载Y轴位移伺服电机安装板609,安装在转载Y轴位移伺服电机 608的转轴上的转载Y轴轴承610,安装在转载Y轴轴承610上面的转载Y轴同步轮611,安装在转载Y轴同步轮611上面的转载Y轴同步皮带612;安装在转载中板602的中央位置处的第一转载丝杆安装板613,安装在第一转载丝杆安装板613下面的第二转载丝杆安装板614,安装在第二转载丝杆安装板614上面的第一转载Z轴轴承615,安装在第一转载Z轴轴承615上面的转载水平电机安装板616,安装在转载水平电机安装板616上面的转载垂直电机安装板 617,安装在第二转载丝杆安装板614内部的Z轴位移丝杆618,安装在Z轴位移丝杆618一端的第一Z轴转载同步轮619;安装在转载中板602下面的转载坦克链安装板620,将转载坦克链安装板620固定安装在转载中板602上面的Z 轴固定杆621,安装在转载坦克链安装板620上面的转载Z轴位移伺服电机 622,安装在转载Z轴位移伺服电机622上面的第二Z轴转载同步轮623,以及将第一Z轴转载同步轮619和第二Z轴转载同步轮623连接在一起的转载Z轴同步皮带624;安装在转载上板603上面的转载模条承接板625,安装在转载模条承接板625上面的复数个转载模条滑动轴承安装板626,安装在转载模条滑动轴承安装板626上面的转载模条滑动轴承627。

请参考图22及图23所示,所述模条推送机构包括模条推送底板701,安装在模条推送底板701上面的模条推送滑轨702,分别安装在模条推送滑轨702 两端的模条推送丝杆安装板703,安装在两块模条推送丝杆安装板703上的模条推送丝杆704,安装在模条推送丝杆704一端的模条推送轴承705,安装在模条推送丝杆704另一端的模条推送丝杆紧固螺母706,安装在模条推送丝杆紧固螺母706上的模条推送联轴器707,安装在模条推送联轴器707上面的模条推送伺服电机安装板708,安装在模条推送伺服电机安装板708上面的模条推送伺服电机709;安装在模条推送丝杆704上的模条推送丝杆副710,安装在模条推送丝杆副710上的模条推送连接板711,安装在模条推送连接板711一侧面的模条推送推块712,安装在模条推送连接板712另一侧面的模条推送感应片713,安装在模条推送底板701一侧面的模条推送感应器714。

请参考图24至图26所示,产品取出机构包括产品取出机构支座801,安装产品取出机构支座801上面的产品取出活动臂802,安装在产品取出活动臂802上的产品取出抓手结构803;产品取出抓手结构803包括产品取出机构安装板804,安装在产品取出机构安装板804背面的产品取出机构连接块805,安装在产品取出机构安装板804上端面的产品取出定位块806,将产品取出定位块 806固定在产品取出机构安装板804上面的产品取出定位销807;安装在产品取出机构安装板804正面上的复数个产品取出感应器安装板809,安装在产品取出感应器安装板809上面的产品取出感应器810,安装在产品取出机构安装板 804上面的产品取出滑轨811;安装在产品取出安装板804下面的产品取出气缸安装板812,安装在产品取出气缸安装板812上面的产品取出气缸813,安装在产品取出气缸813下端面的产品取出夹线爪814,安装在产品取出气缸813上面的产品取出感应片815,安装在产品取出感应片815上面的产品取出感应片安装板816。

请参考图27及图28所示,所述水口取出机构包括水口取出机构支撑板 901,安装在水口取出机构支撑板901上面的水口取出安装板902,安装在水口取出安装板902上面的水口取出气缸903,安装在水口取出气缸903一端上面的第一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904,垂直安装在第一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904上面的第二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905,安装在第二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905上端背面上的第三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906,安装在第三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906 正面的水口提升气缸907,安装在水口提升气缸907上面的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908,安装在水口夹持气缸安装板908上面的水口夹持气缸909,安装在水口夹持气缸909下面的水口夹持爪910。

请参考图29及图30所示,产品取出脱模机构包括脱模定位气缸305,安装在脱模定位气缸305一端上面的脱模定位气缸安装板306,安装在脱模定位气缸安装板306上面四周的脱模模条定位气缸导柱307,安装在脱模模条定位气缸导柱307上端的第四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308,安装在第四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308与脱模模条定位气缸导柱307之间的第一脱模直线轴承309,安装在第四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308上面的第二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310,安装在第二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310与第四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308之间的第三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311,安装在第二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310上面的第一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312,安装在第一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312上面的脱模气缸313,安装在第二脱模模条气缸连接块310上面的脱模气缸导柱324,安装脱模气缸导柱324上端的第二脱模直线轴承314,安装在第二脱模直线轴承314上端的第一脱模片安装板315,安装在第一脱模片安装板315上面的第三脱模片安装板316,安装在第三脱模片安装板316上面的脱模模条定位气缸导柱安装板 317,安装在脱模模条定位气缸导柱安装板317上面的脱模模条定位导柱安装板 318,安装在脱模模条定位导柱安装板318与脱模模条定位气缸导柱安装板317 之间的第二脱模调节块319,安装在脱模模条定位导柱安装板318上面复数根脱模片320,安装在脱模片320一端的第三脱模片安装板321和脱模模条定位导柱322,安装在脱模片320下面的脱模模条线夹顶起块323。

所述注塑转载机械手运动时,取料时,Z轴丝杆电机124运动到取料位,线材抓取横条气缸148动作,端子架气缸143动作,待第一链条线夹打开后,Z 轴丝杆电机124运动到待机位,将线材抓住了。放料时,x轴伺服电机110和Y 轴电机124运动到放位料位,Z轴丝杆电机124运动到放料位,线材抓取横条气缸148复位,端子架气缸143复位,Z轴丝杆电机124运动到待推位,待收到仁仔缩回信号后,端子架气缸143动作,线材抓取横条气缸148动作,Z轴丝杆电机124运动到推料位,所有电气元件执行回原。

注塑成型模具使用时,在各个机构满足条件下,成型机下压,完成注塑工作。成型模条顶起气缸207一直处于顶起状态,成型机弹起时,成型模条顶起气缸207将模条顶起。

模条承接定位结构运动时,模条承接定位机构感应到模条到位信号后,承接顶气缸401动作,将模条接住。模条定位承接气缸动作,承接模仁顶出气缸 418安装导柱顶出,承接模仁顶出气缸418动作,完成模条定位。待感应到注塑转载机构结束信号,承接模仁顶出气缸426安装导柱417顶出,承接模仁顶出气缸418被顶出,对应复位。待模条被转载完成之后,承接顶气缸401和模条定位承接气缸426动作复位。

所述模条传送输送皮带线机构运动时,在各个其它工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皮带线电机507运动,将模条输送到一定位置,传送感应器512收到信号后,电机停止。所述模条供给或转载机构运动时,在各个其它工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转载Y轴位移伺服电机608和转载Z轴位移伺服电机622运动,将模条输送到指定的位置。

所述模条推送机构运动时,在各个其它工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模条推送伺服电机709运动,将模条推到指定位置,然后执行回原,工站完成。

产品取出机构运动时,在各个其它工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产品取出活动臂802移动到取线位置,产品取出气缸813动作,产品取出抓手结构803移动到放线位置,产品取出气缸813回原,线材被取出;重复一次该动作,产品取出完成。

所述水口取出机构运动时,水口提升气缸907动作,水口夹持气缸909动作,水口提升气缸907回原,水口取出气缸903动作,水口夹持气缸909回原,水口取出气缸903回原,动作完成。

产品取出脱模机构运动时,脱模定位气缸305动作,将模条定位,脱模气缸313动作,将产品顶出,所有气缸回位,动作完成。

综上所述,因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模具注射成型装置采用注塑成型模具,用于取料或放料供注塑成型模具所使用的注塑转载机械手,以及用于传送被注塑成型产品的模具传送结构;所述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成型下模座,以及注塑成型模条;所述模具传送结构包括模条承接定位机构,模条传送输送皮带线机构,模条供给或转载机构,模条推送机构,产品取出机构,水口取出机构,产品取出脱模机构。使用时,利用注塑转载机械手,注塑成型模具以及模具传送结构共同完成插头注射成型工序,代替人工操作,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对插头注射成型工序中产生的影响,从而达到有利于提高插头注射成型的精度的功能。与此同时,还具有提高加工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功能。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