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熔体废料的快速冷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0342发布日期:2019-07-10 09:35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酯熔体废料的快速冷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酯熔体废料的快速冷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经过缩聚产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中的部分PET再通过水下切粒而最终生成,纤维级聚酯切片用于制造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长丝,是供给涤纶纤维企业加工纤维及相关产品的原料,涤纶作为化纤中产量最大的品种,占据着化纤行业近80%的市场份额,因此聚酯系列的市场变化和发展趋势是化纤行业关注的重点,同时聚酯还有瓶类和薄膜等用途,广泛应用于包装业、电子电器、医疗卫生、建筑和汽车等领域,其中包装是聚酯最大的非纤应用市场,同时也是 PET增长最快的领域,可以说聚酯切片是连接石化产品和多个行业产品的一个重要中间产品。

在聚酯生产开停车过程或其他紧急情况下,需要有相当的聚酯熔体进入排废流程,由于聚酯熔体的温度较高,冷却的速度慢,工作人员在运输处理的工程中很容易被烫伤,废料处理前必须对熔体进行冷却,由于排废时处理量较大,且需要操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做出快速响应,因而由于收集与冷却环节缓慢而因此的质量与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酯熔体废料的快速冷却处理装置,解决了不能快速和高效的对聚酯废料进行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聚酯熔体废料的快速冷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观察窗,所述箱体的底侧设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可放置可拆卸的筒体,所述箱体配有盖板,盖板打开时可接收熔体废料,所述盖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水泵,所述冷却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分配管,所述分配管远离冷却水泵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冷却水泵的另一侧与进水管的一端通过进水活接头相连,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电磁阀,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外界水源相连,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排水活接头可与排水管相连,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电磁阀,可将废水排出至外界的收集桶内,所述放置板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装置,所述箱体的侧前方设有扶手,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的底部设有导向轮,所述处理装置在人员可操作范围内均设有防烫设施,所述处理装置配有自动化操作盘,位于箱体的侧边。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集成了冷却水泵、分配管与进水电磁阀,自动化操作盘的内部程序确保只有在盖板关闭的情况下,才允许启动冷却水泵与进水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筒体底部的排水口与排水管通过排水活接头紧密连接,排水活接头通过内置的卡箍设计,即避免了聚酯的外泄又确保连接和拆除的快捷性,自动化操作盘的内部程序确保只有在盖板关闭的情况下,才允许启动排水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配有观察窗,可避免冷却水汽化后造成观察窗无法观测熔体内部情况。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的分配管配有特殊的设置,可将冷却水均匀雾化,再借助冷却水泵的强力增压,可将水雾喷入聚酯熔体内,从而实现快速冷却。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可以在液压装置的驱动下,上下移动,并带动筒体做相应地移动。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底部设有驱动装置,箱体侧前方设有扶手,底板的底部配有导向轮,以上设施的综合联动下,可使得冷却装置可自动移动或在人工扶持下移动到指定位置。

优选的,所述筒体上方均配有标准的拉手,可适配于通用的外部机械设备,易于安装或移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酯熔体废料的快速冷却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聚酯熔体废料的快速冷却处理装置,通过液压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冷却水泵的配合作用,可实现对聚酯熔体的快速冷却处理,为聚酯废料的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回收奠定了基础,本冷却设备在操作人员可能直接接触的部分均设有防烫保护设施,防止工作人员被烫伤,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

(2)、该聚酯熔体废料的快速冷却处理装置,通过在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活接头可与排水管相连,在排水管上设有排水电磁阀,可实现排水管内设置专有的分离设施,可避免聚酯颗粒进入废水系统,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3)、该聚酯熔体废料的快速冷却处理装置,通过在在放置板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装置,可实现处理完后的聚酯熔体连同关键原件可通过液压装置的作用自动打开,此后借助外置的通用机械设备快速移除,在更换筒体后即可投入后续使用,给工作人员减少了一定的劳动力,同时提高了废料处理的效率。通用的机械设备可以为电动或气动葫芦、电动叉车等。

(4)、该聚酯熔体废料的快速冷却处理装置,通过在在底板的底部设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的底部设有导向轮,本处理装置可自由移动,重复利用,设置紧凑占地面积小,可在短时间内到达所需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底板、2箱体、3筒体、4冷却水泵、5分配管、6盖板、7进水活接头、8排水活接头、9观察窗、10排水口、11扶手、12进水电磁阀、14 进水管、15排水管、16排水电磁阀、17放置板、18液压油缸、19电动驱动装置、20防烫设施、21导向轮、22操作控制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聚酯熔体废料的快速冷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内壁底部设有驱动装置19,箱体侧前方设有扶手11,底板1的底部配有导向轮21,以上设施的综合联动下,可使得冷却装置可自动移动或在人工扶持下移动到指定位置,箱体2的顶部配有特殊构造的观察窗9,可避免冷却水汽化后造成观察窗无法观测熔体内部情况,箱体2的顶部设有观察窗9,箱体2的底侧设有放置板17,放置板17可以在液压装置18的驱动下,上下移动,并带动筒体3做相应地移动,放置板17的顶部可放置可拆卸的筒体3,筒体3上方均配有标准的拉手,可适配于通用的外部机械设备,易于安装或移出,筒体3底部的排水口10与排水管15通过排水活接头8紧密连接,排水活接头8通过内置的卡箍设计,即避免了聚酯的外泄又确保连接和拆除的快捷性,自动化操作盘22的内部程序确保只有在盖板6关闭的情况下,才允许启动排水电磁阀16,箱体2配有盖板6,盖板6的顶部集成了冷却水泵4、分配管5与进水电磁阀12,冷却水的分配管5配有特殊的设置,可将冷却水均匀雾化,再借助冷却水泵4的强力增压,可将水雾喷入聚酯熔体内,从而实现快速冷却,自动化操作盘22的内部程序确保只有在盖板6关闭的情况下,才允许启动冷却水泵4与进水电磁阀12,盖板6打开时可接收熔体废料,盖板6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水泵4,冷却水泵4的出水口连通有分配管5,分配管5远离冷却水泵4的一端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箱体2的内部,冷却水泵4的另一侧与进水管14的一端通过进水活接头7相连,进水管14上设有进水电磁阀12,进水管14的另一端与外界水源相连,筒体3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0,排水口10通过排水活接头8可与排水管15相连,排水管15上设有排水电磁阀16,可将废水排出至外界的收集桶内,放置板17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装置18,箱体2的侧前方设有扶手11,底板1的底部设有驱动装置19,且驱动装置的底部设有导向轮21,处理装置在人员可操作范围内均设有防烫设施20,处理装置配有自动化操作盘22,位于箱体的侧边。

使用时,冷却装置处于敞口状态,打开驱动装置19,由操作人员手持扶手11至指定区域接收熔体废料,聚酯熔体进入到箱体2内的筒体内3,筒体 3放置于放置板17上,废料收集完成后,操作控制开关,关闭箱体的盖板6,此时可打开驱动装置19,借助专有的导向轮21,由操作人员手持扶手11将冷却装置移动至指定区域以待进一步冷却,进入指定区域后,首先将进水管 14与外界水源相连,随后将进水管14通过进水活接头7与冷却水泵4进行对接,开启位于进水管14上的进水电磁阀12,随后启动冷却水泵4,对冷却水进行增压,高压的冷却水通过分配管5,雾化后喷入聚酯熔体内,即可对废料进行快速的冷却处理,箱体2顶部设有观察窗9,静置一段时间后,待聚酯熔体凝固后,将排水管15通过排水活接头8与冷却装置的排水口10进行对接,操作控制开关打开排水出料阀16,将筒体3内的存水排入外部收集桶内,手动松开进水活接头7与排水活接头8,将冷却装置与进水管14以及排水管15 分别断开,通过操作开关打开盖板6,使装置处于敞口状态,随后启动液压油缸18,使得放置板17上升,使用外置的通用机械设备(如叉车)将聚酯废料 (此时已成固体)连同筒体3一起取出,并更换新的筒体3,启动液压油缸18,使放置板17复位,这样就完成了聚酯废料的整个冷却处理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