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输送喂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5988发布日期:2019-07-31 19:5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平输送喂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运输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平输送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加工生产过程中常使用到粉末状的原料或辅料,这种粉料根据配方不同其添加量也不同,将其与其他原料混合后经螺杆挤出机加工成成品的熟料颗粒。

现下的粉料的添加方式分为两种人工和自动两种,自动添加的方式是使用单独的加料斗,并通过输送管道将加料斗与计量机构相连。加料斗内的粉料通过重力沿输送管道进入计量机构内,经计量机构计量后送入混合斗内与其他原料混合。

其不足之处在于连续生产且产量较大时,塑料加工生产的设备较大,输送管道较长,易造成粉料在输送管道发生堆料、架桥的现象,粉料加料过程加料量不稳定,导致粉料混合不均匀,降低得到改性塑料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平输送喂料装置,可避免粉料输送过程中产生堆料、架桥的现象,稳定均匀输送粉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平输送喂料装置,包括加料斗、计量机构,还包括螺杆输送机构,所述计量机构与加料斗相邻设置,所述加料斗下端带有连通加料斗内部的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连接计量机构,所述计量机构与所述螺杆输送机构相连,所述螺杆输送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机和第二出料管,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管下端所出粉料进入螺旋输送机内,所述第二出料管连接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料斗内粉料通过第一出料管短距离输送至计量机构,再通过螺旋输送机进行长距离的输送,主动给予粉料输送动力,粉料在螺旋输送机内不会发生堆料、架桥的现象,从而使得粉料输送出料稳定均匀,进而保证改性塑料的性能。

作为优选地,所述计量机构包括失重秤,所述失重秤包括斗体,所述斗体的上端与第一出料管连通,且所述斗体的下端设有连通斗体内部的出料管口,所述出料管口连接有中间输料管,所述中间输料管的另一端连接进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失重秤在称量粉料计量同时向螺旋输送机稳定输送粉料,当加料斗随输送内部粉料容量不断下降导致第一出料管内粉料输送速度发生变化时,起到过渡和稳定粉料输送速度的作用,避免第一出料管内粉料输送速度影响螺旋输送机输送粉料的速度;在斗体内存在粉料时,粉料可连续不断地向螺旋输送机稳定输送,使塑料加工可连续进行。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料管为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料通过第一出料管时,粉料会与第一出料管发生碰撞,第一出料管发生振动,使得第一出料管内的粉料受到反向的弹力,粉料内带有结块受压破碎,进而提高粉料的流动性,避免粉料在进料管口出堵塞导致第一出料管内粉料堆积。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料管轴向竖直设置且第一出料管套接且固定有第一软管,所述斗体上端设置有连通斗体内部的进料管口,所述第一软管的下端套接且固定在进料管口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出料管下端所出粉料通过第一软管时会与第一软管发生碰撞,第一软管发生振动,使得第一软管内的粉料受到方向的弹力,粉料内带有结块受压破碎,进而提高粉料的流动性,避免粉料在进料管口处堵塞导致第一出料管内粉料堆积;同时第一出料管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第一软管过长发生弯曲或旋转叠合导致第一软管堵塞。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软管的上端和下端外侧均套有固定卡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软管的上端和下端安装拆卸方便,便于第一软管清理,同时还可自由调整第一软管上端和下端的竖直固定位置,以调整第一软管的拉伸张紧程度,根据粉料的粘结性改变粉料受到第一软管反向的弹力大小。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料管上安装有管道振动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振动器可主动振动第一出料管,防止粉料在第一出料管的内侧贴附,无需人工清理,避免粉料架桥现象出现。

作为优选地,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送方向水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持螺旋输送机输送粉料的速度与失重秤输送速度相等,避免重力在螺旋输送机运输时对其内的分料堆叠情况造成影响,螺旋输送机倾斜向上输送,螺旋输送机内粉料堆叠,螺旋输送机内粉料填充较实,前期输送粉料速度小于失重秤输送速度;螺旋输送机倾斜向下输送,螺旋输送机内粉料疏松,螺旋输送机内粉料填充较疏,输送粉料速度小于失重秤输送速度。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出料管包括远离螺旋输送机的一端且随重力竖直下垂的第二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料从第二出料管输送出后进入第二软管,第二软管随粉料的碰撞而发生抖动或振动,防止粉料贴附在第二软管上,防止粉料在第二软管内竖直输送时发生架桥堵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加料斗内粉料通过第一出料管短距离输送至计量机构,再通过螺旋输送机进行长距离的输送,主动给予粉料输送动力,粉料在螺旋输送机内不会发生堆料、架桥的现象,从而使得粉料输送出料稳定均匀,进而保证改性塑料的性能;

2.失重秤在称量粉料计量同时向螺旋输送机稳定输送粉料,避免第一出料管内粉料输送速度对螺旋输送机输送粉料的速度,并且在斗体内存在粉料时,粉料可连续不断地向螺旋输送机稳定输送,使塑料加工可连续进行;

3.粉料通过第一软管或第二软管时,粉料会与第一软管发生碰撞,第一软管或第二软管振动并给予粉料反向的弹力,粉料内带有结块受压破碎,且粉料不易粘附第一软管或第二软管内侧上,进而提高粉料的流动性,避免粉料在进料管口出堵塞导致第一出料管内粉料堆积;

4.第一软管的上端和下端通过固定卡箍固定,便于清理,同时第一软管上端和下端的竖直固定位置可自由调节,以调整第一软管的拉伸张紧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水平输送喂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进料斗和计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进料斗和计量机构的体现内部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计量机构和螺杆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计量机构和螺杆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说明:1、机架;11、上平台;12、下平台;13、底座;2、加料斗;21、第一出料管;22、第一软管;221、固定卡箍;23、管道振动器;3、计量机构;31、斗体;32、搅拌组件;321、搅拌电机;322、变速箱;323、搅拌桨;33、出气口;34、进料管口;35、出料组件;351、出料管口;4、螺杆输送机构;41、螺旋输送机;411、进料口;412、出料口;42、中间输料管;43、第二出料管;431、直管;432、第二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所示,一种水平输送喂料装置,包括机架1、加料斗2、计量机构3和螺杆输送机构4,其中机架1为框架结构,机架1包括对应上下设置的上平台11、下平台12以及放置与地面上的底座13。加料斗2安装在上平台11上,计量机构3安装固定在下平台12上,螺杆输送机构4架设在底座13上。

如附图2所示,加料斗2底部呈锥形且其下端连接有与加料斗2内部连通的第一出料管21。第一出料管21为软管,当加料斗2内的粉料因重力而滑过第一出料管21时,粉料会与第一出料管21发生碰撞,第一出料管21发生振动,第一出料管21内的粉料受到与振动方向相反的弹力,使得粉料内带有结块受压破碎,进而提高粉料的流动性,可避免粉料在进料管口34出堵塞导致第一出料管21内粉料堆积。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计量机构3为失重秤,其包括斗体31、安装在斗体31内的搅拌组件32、安装于斗体31下端的出料组件35以及设置在斗体31和下平台12之间的称量组件(图中未示出)。失重秤其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故在此对其工作原理不做详细阐述。称量组件包括静态的电子秤和给料控制器。电子秤可根据实际情况而选定型号和大小,其可称量斗体31、搅拌组件32和出料组件35的重量。将按每个单位时间测量的“失重”与所需给料量进行比较,实际的出料量与预设出料量之间的差异会通过给料控制器发生纠正信号,自动调节出料组件35出料速度,从而在没有过程滞后的情况下保持精确的出料量。

斗体31呈锥形,其尖端竖直朝下。斗体3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管口34和出气口33,进料管口34与第一软管22的下端连通且固定。出气口33用于在粉料进入斗体31时排出斗体31内的空气,其上端倾斜设置,可阻挡并减少斗体31内粉料从出气口33排出。

搅拌组件32包括固定在斗体31上表面上的变速箱322、与变速箱322连接的搅拌电机321和位于斗体31内的搅拌桨323,搅拌桨323的上端穿出斗体31外且与变速箱322相连接。根据不同粉料的粘连性,可通过变速箱322可调节搅拌桨323转速,减少斗体31内扬槽尘。

出料组件35为有电机带动的出料螺旋机,其进料的一端与斗体31的下端相连通,其出料的一端朝下开有出料管口351。

如附图4所示,螺杆输送机构4包括螺旋输送机41,螺旋输送机41其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阐述,同时螺旋输送机41的型号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优选为双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41的一端位于出料管口351的正下方且其水平设置,由此避免重力在螺旋输送机41运输时对其内的分料堆叠情况造成影响,保持螺旋输送机41输送粉料的速度与失重秤3a输送速度相等。

螺旋输送机41朝向出料管口351的一面上带有进料口411。进料口411与出料管口351之间连接有中间输料管42,中间输料管42为软管且其轴向竖直。螺旋输送机41的另一端上带有出料口412,出料口412连接有第二出料管43。第二出料管43包括与螺旋输送机41输送方向平行的直管431,直管431远离螺旋输送机41的一端向下弯折,且在弯折的端部外侧套接且固定有第二软管432。第二软管432随重力竖直下垂,当粉料从直管431输送出后进入第二软管432,第二软管432随粉料的碰撞而发生抖动或振动,防止粉料贴附在第二软管432上,防止粉料在第二软管432内竖直输送时发生架桥堵塞。

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

加料斗2内粉料通过第一出料管21短距离输送至斗体31内,失重秤在称量粉料计量同时向螺旋输送机41稳定输送粉料,当加料斗2随输送内部粉料容量不断下降导致第一出料管21内粉料输送速度发生变化时,起到过渡和稳定粉料输送速度的作用,避免第一出料管21内粉料输送速度影响螺旋输送机41输送粉料的速度;在斗体31内存在粉料时,粉料可连续不断地向螺旋输送机41稳定输送,使塑料加工可连续进行;

再通过螺旋输送机41进行长距离的输送,主动给予粉料输送动力,粉料在螺旋输送机41内不会发生堆料、架桥的现象,从而使得粉料输送出料稳定均匀,进而保证改性塑料的性能。

实施例二,

如附图5所示,一种水平输送喂料装置,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与实施例一的布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出料管21为竖直设置的硬直管431,第一出料管21和进料管口34之间通过第一软管22相连通。同时第一出料管21的侧面上安装有管道振动器23,管道振动器23可主动振动第一出料管21,防止粉料在第一出料管21的内侧贴附,无需人工清理,避免粉料架桥现象出现。

如附图6所示,第一软管22的上端套在第一出料管21下端的外侧,第一软管22的下端套在进料管口34的外侧。第一软管22的上端和下端外均套有固定卡箍221,固定卡箍221的内侧抵压夹紧第一软管22的上端和下端,使其与对应的第一出料管21下端和进料管口34固定。

与实施例一相似,第一出料管21下端所出粉料通过第一软管22时会与第一软管22发生碰撞,第一软管22发生振动,使得第一软管22内的粉料受到方向的弹力,粉料内带有结块受压破碎,进而提高粉料的流动性,避免粉料在进料管口34出堵塞导致第一出料管21内粉料堆积。同时第一出料管21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第一软管22过长发生弯曲或旋转叠合导致第一软管22堵塞。

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

第一软管22由上端和下端固定卡箍221固定,其安装拆卸方便,便于第一软管22清理,同时还可自由调整第一软管22上端和下端的竖直固定位置,以调整第一软管22的拉伸张紧程度,根据粉料的粘结性改变粉料受到第一软管22反向的弹力大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