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二氧化碳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5023发布日期:2019-06-05 22:34阅读:1159来源:国知局
液态二氧化碳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注塑过程的模具冷却系统,尤其是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塑料注塑模具生产过程中,注塑机螺杆通过加热装置将塑料粒子加热成粘流态,然后通过螺杆射出装置注入注塑模具型腔内,由于注塑模具型腔温度较低,粘流态的塑料粒子按照模具的型腔几何形状凝固成固体。

为了实现注塑模具的高效率生产和质量稳定性,需要在注塑模具内设计冷却水路,并且和相应的冷却媒介(通常为水)压力发生装置连接,实现冷却媒介在注塑模具内的循环,精准的控制注塑模具的温度,实现粘流态塑料粒子的快速和稳定的冷却。

随着注塑产品设计越来越复杂,注塑模具的型腔也相应地变得越来越复杂。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注塑模具的局部区域受几何形状和尺寸的限制,无法设计和加工出适合冷却水循环的回路,从而限制了注塑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稳定质量的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冷却系统,冷却管路的设计更加方便灵活,突破了模具几何形状和尺寸的限制,与传统的冷却方式配合使用,可以突破瓶颈,实现更加高效和稳定的注塑生产过程。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冷却系统,包括液态CO2容器、调压阀、增压泵、电子阀、控制器、毛细管、冷却喷管、温度传感器;

所述液态CO2容器内置有液态CO2,并通过管路连接调压阀一端;调压阀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增压泵的进口;增压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一个或数个电子阀的一端;

各电子阀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不锈钢毛细管;不锈钢毛细管连接冷却喷管;冷却喷管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冷却管路中;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冷却管路上;

控制器连接各电子阀,用于控制电子阀的通断。

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

进一步地,在增压泵和电子阀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过滤器。

进一步地,冷却喷管的外径为1mm~1cm。

进一步地,注塑模具内的冷却管路设有出口。

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采用线型温度传感器,沿冷却管路走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热量的特点,冷却快速高效。

2)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可以直接排放在空气中,因此注塑模具中冷却系统只需要单向通路,不需要回路设计。

3)液态二氧化碳在模具内的传送,最小可以采用外径为1毫米的不锈钢中空冷却喷管,因此模具内的冷却管路需要的空间大大减小。

4)配合相应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冷却过程的闭环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二氧化碳的喷射时间和喷射间隔均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冷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液态CO2容器1、调压阀2、增压泵3、电子阀4、控制器5、毛细管6、冷却喷管7、温度传感器8;优选地,还可以包括一过滤器9;

所述液态CO2容器1内置有液态CO2,并通过管路连接调压阀2一端;液态CO2容器1可采用带虹吸管的内装CO2的罐体;调压阀2可调节进入增压泵3的液态 CO2的压力,使其压力为35-40kgf/cm2

调压阀2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增压泵3的进口;增压泵3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一个或数个电子阀4的一端;增压泵3的作用是提供恒定压力的液态CO2,恒定压力为40kgf/cm2;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电子阀4,可以同时实现注塑模具中四个位置的冷却;

各电子阀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不锈钢毛细管6;不锈钢毛细管6连接冷却喷管7;冷却喷管7设置在注塑模具10的冷却管路101中;注塑模具10的冷却管路101又称为冷却型腔;

冷却喷管7最小可采用外径为1mm的中空不锈钢喷管,因此注塑模具内的冷却管路需要的空间大大减小;冷却喷管7的外径为1mm~1cm;较细的冷却喷管7也容易弯曲,可以适应注塑模具内冷却管路的多种形状;

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注塑模具10的冷却管路101上;优选地,温度传感器8采用线型温度传感器,沿冷却管路101走向设置,能够更好的采集冷却管路的实时温度信息;

控制器5连接各电子阀4,用于控制电子阀4的通断;

更优地,温度传感器8连接控制器5;使得控制器5能够根据设定的冷却温度,控制电子阀4的通断时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打开调压阀2和增压泵3,增压泵3出口建立稳定的压力40kgf/cm2;控制器5控制电子阀4导通,液态CO2通过毛细管6和冷却喷管7喷射进入注塑模具内的冷却管路101(即冷却型腔)中,通过液态CO2的气化吸热,与冷却型腔的热交换,带走注塑模具中粘流态塑料粒子的热量,使得固化的过程高效和稳定,从而更加经济有效的实现注塑生产,提供稳定质量的产品。

液态CO2的喷射间隔通常为0.2s~1s,通过减少喷射间隔时间或延长喷射时间,可降低冷却温度。

在增压泵3和电子阀4之间的管路上还可以进一步设置过滤器9,以减少进入注塑模具内的冷却管路101的杂质;

注塑模具10内的冷却管路101设有出口,便于CO2气体排出。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