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机台的端子自动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0480发布日期:2019-05-03 19:1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注塑机台的端子自动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机台的端子自动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制作包含端子的插头等零件的过程中,通常是在注塑模具放入端子之后再完成注塑成型。之前多采用人工手动放入端子,这种方法不仅浪费人力而且容易漏放端子导致不合格率上升。随着机器人技术和工厂自动化水平的发展,本实用设计了一种用于注塑机台的端子自动放置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注塑机台的端子自动放置装置。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注塑机台的端子自动放置装置,用于注塑成型时将所述的端子放入注塑模具中,包括依次设置的端子上料区,端子安放工装和抓取机器人,所述的端子安放工装放置在滑动轨道上,通过滑动轨道在端子上料区和抓取机器人两端移动;所述的端子安放工装设有放置端子的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的左右两侧和前端设有相连的限位块,所述放置槽后端的开口端与所述的端子上料区相通;所述的抓取机器人包括机械臂和安装在机械臂的最前端的机械手,所述的机械手包括用于抓取端子的真空吸盘,在所述的真空吸盘的周围和限位块的顶平面上设置了相互配合的定位识别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端子上料区包括与所述端子放置槽的开口端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传输轨道和与传输轨道相连的步进电机,所述的端子等距离的放置在传输轨道上,还包括设置在开口端与传输轨道之间的推杆,所述的推杆将传输轨道最前端的端子推入端子放置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至少两组平行设置的端子上料区、端子安放工装和滑动轨道,不同的端子安放工装非同步在滑动轨道上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械臂为包括六个自由度移动的机械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械手还包括平面安装板和与机械臂相连的垂直安装板,所述的真空吸盘和定位识别结构设置在平面安装板的底面,所述的真空吸盘通过中空连接杆安装在平面安装板的底面,所述的平面安装板的上面设置了与所述的中空连接杆相连的气缸推进器和通气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位识别结构为设置在平面安装板底面和限位块顶平面相配合的凸缘和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基础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避免了由于端子漏放所导致的产品的合格率下降,同时能够大大的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械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机械手中的平面安装板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端子安放工装表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端子上料区,2-端子安放工装,3-抓取机器人,4-滑动轨道,5-电气控制箱 101-传输轨道,102-步进电机,103-推杆,201-放置槽,202-限位块,203、302-定位识别结构,204-开口端,30-机械手,31-机械臂,301-真空吸盘,303-平面安装板,304-垂直安装板,305-气缸推进器,306-通气软管,307-中空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4所示的用于注塑机台的端子自动放置装置,该装置主要用于注塑成型之前将所述的端子放入注塑模具中,之后在进行注塑成型。包括依次设置的端子上料区1,端子安放工装2和抓取机器人3,所述的端子安放工装2放置在滑动轨道4上,通过滑动轨道4 在端子上料区1和抓取机器人3两端移动。还包括提供电气供应的电气控制箱5。

所述的端子安放工装2设有放置端子的放置槽201,所述的放置槽的左右两侧和前端设有相连的条块状的限位块202,左右两侧限位块202的内侧边之间的距离完全与端子的宽度相等,其开口端204与所述的端子上料区1相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端子上料区1包括与所述端子放置槽201的开口端204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传输轨道 101和与传输轨道101相连的步进电机102,所述的端子等距离的放置在传输轨道101上,还包括放置在开口端204与传输轨道101之间的推杆103。所述的步进电机102每次带动传输轨道101向前移动的步距等于相邻两个端子之间的距离,时间等于所述的端子安放工装由端子上料区1运动到抓取机器人3之后回到端子上料区1的时间。之后所述的推杆103 将传输轨道101最前端的端子推入端子放置槽201中,直至一边完全与位于最前端的限位块202相接触。其中位于最前端的端子正好与端子安放工装2的边缘相接触。

所述的端子安放工装2通过底部设置的滑块在滑动轨道4上滑动,当端子的位置安放固定在放置槽201后,端子安放工装2沿着滑动轨道4滑动到抓取机器人3端。

所述的抓取机器人3包括机械臂31和安装在机械臂31的最前端的机械手30,所述的机械手30包括用于抓取端子的真空吸盘301,在所述的真空吸盘301的周围和限位块202 的顶平面上设置了相互配合的定位识别结构203,302,用于能够在固定的位置抓取端子并从同一个位置放入注塑模具中。

为了提高上料时间,本实用新型中,包括至少两组平行设置的端子上料区1、端子安放工装2和滑动轨道4,不同的端子安放工装2非同步在滑动轨道4上移动,即在某一时间点存在一侧的端子安放工装2位于端子上料区1的一端用于放置端子,同时另一侧的端子安放工装2位于抓取机器人3一端,抓取机器人3完成对端子的卸载。将各个时段的不同的端子安放工装2的移动轨迹连接在一起呈波浪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机械臂31为包括六个自由度移动的机械臂31,从而满足大范围大角度的运动和抓取、卸载端子。

所述的机械手30还包括平面安装板303和与机械臂31相连的垂直安装板304,所述的真空吸盘301和定位识别结构203,302设置在平面安装板303的底面,所述的真空吸盘301通过中空连接杆307安装在平面安装板303的底面,所述的平面安装板303的上面设置了与所述的中空连接杆307相连的气缸推进器305和通气软管306。所述的中空连接杆307贯穿平面安装板5与设置在所述的平面安装板303的上面的气缸推进器305相连,并在气缸推进器305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所述的中空连接杆307为内部中空且密封性强,一端与真空吸盘301相连,另一端与通气软管306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识别结构203,302为设置在平面安装板303底面和限位块202顶平面相配合的凸缘和凹槽,当所有的凸缘插入凹槽中,才能保证真空吸盘301从固定的位置抓取端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