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卸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3322发布日期:2019-05-15 22:3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卸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卸料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在实际使用中,在将注塑机中的塑料成型件取出时,通常需要在打开模具后,人工进行取出,不但效率低,而且由于刚取出时的成型件的温度较高,存在烫伤的危险性,因此,需要改进设备以克服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注塑机卸料模具,该注塑机卸料模具可做到自动卸料,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生产区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机卸料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以及一和注塑机本体连接的台面,一和注塑机本体连接的L型连接座,所述上模通过一基于伺服控制的电动升降装置和L型连接座连接,所述下模底部左端通过一基于伺服控制的电动转动机构和台面上端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台面上端左侧设有可容下模底部嵌入的第一槽孔,所述台面上端右侧设有可容下模上端嵌入的第二槽孔,同时,所述第二槽孔底部侧边设有一当下模的上端随着电动转动机构的转动完全嵌入第二槽孔后可启动振动的振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所述振动装置包括一振动电机,以及一可启动振动电机的按压开关,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端位于第二槽孔的底部,当下模完全嵌入第二槽孔时,所述振动端和下模的上端相接触;所述按压开关位于第二槽孔的底部侧边,其具体位置为:当下模的上端随着电动转动机构的转动完全嵌入第二槽孔后,所述下模上端可和所述按压开关形成按压接触,从而启动振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改进,所述第二槽孔底部设有一接料箱。

本实用新型将注塑机的注塑模具和转动设备以及振动设备相结合,可使模具内的成型件通过转动和振动的方式自动倒出,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生产区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图;

其中:1、上模;2、下模;3、注塑机本体;4、台面;5、L型连接座;6、电动升降装置;7、电动转动机构;8、第一槽孔;9、第二槽孔;10、振动电机;11、按压开关;12、接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可知,一种注塑机卸料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以及一和注塑机本体3连接的台面4,一和注塑机本体3连接的L型连接座5,上模1通过一基于伺服控制的电动升降装置6和L型连接座5连接,下模2底部左端通过一基于伺服控制的电动转动机构7和台面4上端形成转动连接,在台面4的上端左侧设有可容下模2底部嵌入的第一槽孔8,在台面4上端右侧设有可容下模2上端嵌入的第二槽孔9,同时,在第二槽孔9底部侧边设有一当下模2的上端随着电动转动机构7的转动完全嵌入第二槽孔9后可启动振动的振动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振动装置包括一振动电机10,以及一可启动振动电机10的按压开关11,振动电机10的振动端位于第二槽孔9的底部,当下模2完全嵌入第二槽孔9时,振动端和下模2的上端相接触;按压开关11位于第二槽孔9的底部侧边,其具体位置为:当下模2的上端随着电动转动机构7的转动完全嵌入第二槽孔9后,下模2上端可和按压开关11形成按压接触,从而启动振动电机10。

当注塑件成型后,首先通过电动升降装置6使上模1和下模2分开,然后通过电动转动机构7使下模2右转180°,使模2上端和按压开关11形成按压接触,启动振动电机10,通过倒扣以及振动的方式达到将注塑件自动脱落的目的。

在第二槽孔9底部设有一接料箱12,用于脱落的注塑件的收纳。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将注塑机的注塑模具和转动设备以及振动设备相结合,可使模具内的成型件通过转动和振动的方式自动倒出,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生产区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