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式多工位自动化小滤网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0664发布日期:2019-09-12 09:23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转盘式多工位自动化小滤网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滤网注塑成型领域的改进发明,尤其涉及一种转盘式多工位自动化小滤网生产线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小滤网注塑成型采用:手动放入嵌件→手动放入网布→注塑→取走产品;存在问题:1:上述动作需要依次完成,成型周期过长使浇注系统中塑料碳化,产品强度不足;2:手动带入颗粒,无法保证产品清洁度要求;3:网布柔软,无法准确放入设计位置;4:成本高,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高效率的转盘式多工位自动化小滤网生产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转盘式多工位自动化小滤网生产线,包括有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等间隔设有动模,动模可在转盘上径向移动,动模的径向外端设有成型腔,成型腔内设有中心套柱,所述转盘的外周依次设有对应动模的送嵌件工位、送网布工位、注塑成型工位和成品取出工位。

所述送嵌件工位包括有相衔接的震动给料盘和嵌件传递模,嵌件传递模与动模相对应将嵌件送入成型腔内。

所述送网布工位包括有网布传递模,网布传递模上设有对应中心套柱的传送导杆。

所述注塑成型工位包括有静模,静模与动模注塑配合。

所述成品取出工位包括有脱料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转盘式多工位自动化小滤网生产线,采用转盘式①送入嵌件、送入网布、注塑、取走产品,实现同步动作,缩短生产周期;②通过自动化实现嵌件与网布自动进给,封闭生产,保存产品清洁度;③解决柔软网布准确送入;④降低产品单个生产成本,实现大批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其有关细节。该转盘1式多工位自动化小滤网生产线,包括有转盘1,所述转盘1上等间隔设有动模2,动模2可在转盘1上通过凸轮盘驱动径向移动,动模2的径向外端设有成型腔21,成型腔21内设有中心套柱22,所述转盘1的外周依次设有对应动模2的送嵌件工位3、送网布工位4、注塑成型工位5和成品取出工位6。其中,所述送嵌件工位3包括有相衔接的震动给料盘和嵌件传递模,震动给料盘将嵌件传递给嵌件传递模,所述嵌件传递模与动模2相对应将嵌件送入成型腔21内。所述送网布工位4包括有网布传递模,网布传递模上设有对应中心套柱22的传送导杆,传送导杆用于引导柔软的环形网布进入成型腔21内并套接在中心套柱22上。所述注塑成型工位5包括有静模,静模与动模2注塑配合。所述成品取出工位6包括有脱料模。其中,嵌件传递模、网布传递模、静模和脱料模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随着转盘1间歇式转动,动模2依次经过送嵌件工位3,将嵌件如铜环传递进入成型腔21内并套接在中心套柱22上,经过送网布工位4,将已经卷曲成型的网布传递进入嵌件内并套接在中心柱上,经过注塑成型工位5,使静模与动模2合模进行注塑,将嵌件与网布通过注塑连接,经过成品取出工位6,将成品从动模2的成型腔21内取出。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