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轮内轮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132发布日期:2019-08-16 21:49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脚轮内轮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生产与应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脚轮内轮模具。



背景技术:

在公告号为CN20714017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童车脚轮模具,包括模座,在所述模座的侧边均匀设置有安装槽孔,在所述模座上设置有四个模腔且四个模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在所述模座内设置有与模腔相连通的气道,在所述模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气道相连通的导气端子,在所述模腔内均设置有脚轮模体,所述脚轮模体的底壁与所述模腔的底壁之间设置有顶出气缸,在所述模腔的内壁上贴固有环形内腔导体,所述脚轮模体的外表面贴压在所述环形内腔导体的内表面上,在所述模座上还设置有导向插孔,所述导向插孔设置在相邻模腔之间。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脚轮模具,其通过向多个模腔内同时注入成型材料,实现多个成品同时加工,并配合导气端子和顶出气缸将成品从模腔内顶出完成成型作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脚轮的内轮通常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或者加强板的结构以保证对套于内轮外侧的外轮在结构强度的增强效果,因此模具内的模腔中设置有若干用于成型加强筋或者加强板的成型板。但由于现有的模具在相邻模腔之间只有一条连通于模腔内的注料通道,注塑材料进入模腔内受到若干成型板的阻碍,降低了注塑材料在模腔内填充漫延的速率,从而降低了模具的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轮内轮模具,其具有提升脚轮模具中内轮成型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脚轮内轮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模座,所述上模与下模的模面上均开设有若干模腔,模面位于相邻模腔之间连通开设有贯穿上模的主注塑通道,上模与下模的模面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主注塑通道的辅助注塑通道,所述辅助注塑通道延伸连通至所述模腔远离主注塑通道的侧壁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脚轮内轮模具对脚轮内轮进行加工成型时,将原材料从主注塑通道注入模具内,注料经过主注塑通道流入模腔中。由于上模与下模上还设置有辅助注塑通道,使得注料从主注塑通道进入两侧相邻模腔中的同时,还沿辅助注塑通道从模腔远离相邻模腔的另一侧进料,通过模腔两侧的同步进料,使得注料逐渐从模腔两侧向其中部位置填充直至铺满整个模腔中。通过上模与下模模面上主注塑通道与辅助注塑通道的配合开设,提升模腔内注料的填充效率,从而提升脚轮模具中内轮的成型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注塑通道沿模腔侧壁的弧形边延伸呈直线型通道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注塑通道呈弧形边延伸呈直线型,用于减少辅助注塑通道的长度,缩短主注塑通道中流出的注料经过辅助注塑通道流入模腔内的时间,进一步加快注料填充模腔的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注塑通道位于主注塑通道的两侧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注塑通道位于模外周侧对称设置,使得模腔具有三个注料口且三个注料口等间隔设置,提升了模腔进料的进料效率与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注塑通道位于相邻模腔之间以主注塑通道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在所述上模与下模的模面上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注塑通道连通于主注塑通道的中部,使得辅助注塑通道与两个相邻模腔之件的注料路径长度相同,保证两个相邻模腔内脚轮内轮成型的效率以及效果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的模面周侧边固定有若干导向柱,所述上模的模面周侧边开设有若干供所述导向柱插入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与上模通过导向柱与导向槽的滑移片配合保证上模与下模之间开模与合模动作的准确性与流畅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座与下模之间滑移连接有顶料板,所述顶料板上固定有若干穿过下模且延伸至模腔内的顶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针用于在模腔内脚轮内轮成型并开模后,通过外接气缸驱动顶料板使得顶针将成型的内轮从模腔内顶出,有利于成型产品的取出动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腔的侧壁面呈弧形面,所述顶针的端面与模腔的侧壁面平齐呈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针端面呈弧形面设置,减小顶针对模腔内内轮成型效果造成影响的同时,也保证顶针与成型产品之间的贴合效果,避免在顶针将内轮顶出时对内轮的轮面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座与下模之间的板面上设置有滑移柱,所述顶料板滑移于所述滑移柱上,且所述顶料板与下模之间位于滑移柱外壁上套设有缓冲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弹簧的设置用于保证顶料板与顶针动作时的稳定性,对顶针对模腔内产品的冲击顶出动作进行缓冲,避免顶料板与顶针动作幅度过大对产品造成结构上的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辅助注塑通道的设置提升模腔内注料效率以及内轮成型效率;

(2)通过辅助注塑通道在上模与下模模面上的对称设置,保相邻两个模腔内脚轮内轮的同步成型效果;

(3)通过顶针端面为弧形面的设置,提升顶针对成型产品的顶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下模与模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模;11、主注塑通道;12、辅助注塑通道;13、导向槽;2、下模;21、导向柱;3、模座;31、滑移柱;32、顶料板;33、缓冲弹簧;34、顶针;4、模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脚轮内轮模具,如图1、2所示,包括上模1、下模2以及模座3,上模1与下模2的模面上均开设有若干模腔4,模面位于相邻模腔4之间连通开设有主注塑通道11,上模1与下模2的模面上还开设有连通主注塑通道11的辅助注塑通道12,辅助注塑通道12延伸连通至模腔4远离主注塑通道11的侧壁处。

如图2所示,上模1呈矩形块状,本实施例中上模1上的模腔4开设有两个,两个模腔4间隔设置且沿模面长边侧位于同一直线上。主注塑通道11开设于上模1的中部位置并贯穿上模1,主注塑通道11位于上模1的模面上沿模面的长边侧延伸连通至两侧模腔4侧壁。辅助注塑通道12沿模腔4侧壁的弧形边延伸呈直线型通道状,辅助注塑通道12位于主注塑通道11的两侧对称设置,且辅助注塑通道12位于相邻模腔4之间以主注塑通道11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在上模1的模面上对称设置。上模1位于其侧边沿的四个直角边处开设有四个导向槽13,导向槽13呈圆形槽状。

如图2、3所示,下模2同呈矩形块状,下模2位于其模面侧边沿的四个直角边处朝向上模1竖直固定有四个导向柱21,使得上模1与下模2合模时导向柱21滑移插接于导向槽13中。上模1与下模2的模腔4以及主注塑通道11与辅助注塑通道12相互配合开设。模座3同呈矩形板状且模座3与下模2之间间隔设置,模座3与下模2之间的间隔处固定有四个滑移柱31,四个滑移柱31分别位于模座3的四个边角处,且滑移柱3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模座3与下模2的相对面上。位于滑移柱31上滑移套设有顶料板32,顶料板32与下模2之间的滑移柱31外壁上套设有缓冲弹簧33,缓冲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顶料板32与下模2的相对面上。顶料板32同呈矩形板状,其朝向下模2一面固定有若干顶针34,结合图4,顶针34穿过下模2并延伸至模腔4的弧形侧壁面上,顶针34的端面与模腔4的侧壁面平齐呈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使用脚轮内轮模具对脚轮内轮进行加工成型时,将原材料从主注塑通道11注入模具内,注料经过主注塑通道11流入模腔4中,同时还沿辅助注塑通道12从模腔4远离相邻模腔4的另一侧进料,通过模腔4两侧的同步进料,使得注料逐渐从模腔4两侧向其中部位置填充直至铺满整个模腔4中。通过上模1与下模2模面上主注塑通道11与辅助注塑通道12的配合开设,提升模腔4内注料的填充效率,从而提升脚轮模具中内轮的成型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