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壳体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2068发布日期:2019-09-29 14:1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电容壳体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容壳体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RC电容主要由塑胶壳体01、电容素子02(又称芯子)、电阻03和引脚04组成,电阻03的其中一根连接脚031焊接在电容素子02的一侧面,电容素子02的另一侧面与引脚04焊接,当焊接好的电容组件放置在塑胶壳体01内时,需要塑胶壳体01内侧面设置的限位肋片011进行固定限位,限位肋片011需要位于电阻侧,因此,在组装RC电容时,需要对塑胶壳体01的方向进行识别,而现有的电容壳体送料装置只具有输送功能,不具有方向识别功能和翻转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可自动识别电容壳体的方向和具有翻转功能的电容壳体送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壳体送料机构,包括壳体振动盘、壳体上料输送带、壳体方向检测装置、壳体方向翻转装置、压壳分料装置、壳体检测挡料装置和壳体翻转挡料装置,所述壳体振动盘的出料口对接壳体上料输送带的进料端,所述壳体方向检测装置和壳体方向翻转装置沿壳体上料输送带的送料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压壳分料装置、壳体检测挡料装置和壳体翻转挡料装置沿壳体上料输送带的送料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壳体方向检测装置位于压壳分料装置与壳体检测挡料装置之间,所述壳体方向翻转装置位于壳体检测挡料装置与壳体翻转挡料装置之间,所述壳体方向翻转装置的翻转头位于壳体上料输送带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方向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气缸座、检测升降气缸、检测滑轨滑块组件、检测升降座、检测杆、检测杆感应器和检测杆弹簧,所述检测升降气缸安装在检测气缸座的顶部,所述检测升降座通过检测滑轨滑块组件与检测气缸座滑动连接,所述检测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与检测升降座相连接并带动其上下移动,所述检测杆铰接在检测升降座上,所述检测杆弹簧连接在检测杆与检测升降座之间,所述检测杆感应器安装在检测升降座上并对着检测杆的上端。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方向翻转装置包括壳体翻转支座、翻转驱动电机和翻转头,所述翻转驱动电机安装在壳体翻转支座的顶部,所述翻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翻转头相连接并能够带动其翻转180度,所述翻转头的下端部位设有壳体翻转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壳分料装置包括压壳分料驱动气缸和分料压块,所述压壳分料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分料压块相连接,所述压壳分料驱动气缸能够带动分料压块垂直插入到壳体上料输送带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检测挡料装置包括检测挡料驱动气缸和检测挡料块,所述检测挡料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检测挡料块相连接,所述检测挡料驱动气缸能够带动检测挡料块垂直插入到壳体上料输送带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翻转挡料装置包括翻转挡料驱动气缸和翻转挡料块,所述翻转挡料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翻转挡料块相连接,所述翻转挡料驱动气缸能够带动翻转挡料块垂直插入到壳体上料输送带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送料时可自动识别电容壳体的方向,能够对方向错误的电容壳体进行翻转,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运行稳定可靠,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实现电容壳体的自动化上料,可满足企业的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RC电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壳体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壳体送料机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壳体送料机构,包括壳体振动盘131、壳体上料输送带132、壳体方向检测装置133、壳体方向翻转装置134、压壳分料装置135、壳体检测挡料装置136和壳体翻转挡料装置137,壳体振动盘131的出料口对接壳体上料输送带132的进料端,壳体方向检测装置133和壳体方向翻转装置134位于壳体上料输送带132的一侧并沿壳体上料输送带132的送料方向依次设置,压壳分料装置135、壳体检测挡料装置136和壳体翻转挡料装置137位于壳体上料输送带132的另一侧并沿壳体上料输送带132的送料方向依次设置,壳体方向检测装置133位于压壳分料装置135与壳体检测挡料装置136之间,壳体方向翻转装置134位于壳体检测挡料装置136与壳体翻转挡料装置137之间,壳体方向翻转装置134的翻转头位于壳体上料输送带132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各个组成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上料输送带132可以由马达带动,壳体上料输送带132的顶部可以设有直线轨道槽。

如图3所示,壳体方向检测装置133包括检测气缸座1331、检测升降气缸1332、检测滑轨滑块组件1333、检测升降座1334、检测杆1335、检测杆感应器1336和检测杆弹簧1337,检测升降气缸1332安装在检测气缸座1331的顶部,检测升降座1334通过检测滑轨滑块组件1333与检测气缸座1331滑动连接,检测升降气缸1332的输出轴与检测升降座1334相连接并带动其上下移动,检测杆1335铰接在检测升降座1334上,检测杆弹簧1337连接在检测杆1335与检测升降座1334之间,检测杆感应器1336安装在检测升降座1334上并对着检测杆1335的上端。

其中,检测杆感应器1336可以为距离传感器或者接触开关,当检测杆1335的上端远离检测杆感应器1336时,检测杆感应器1336即可产生信号。

如图3所示,壳体方向翻转装置134包括壳体翻转支座1341、翻转驱动电机1342和翻转头1343,翻转驱动电机1342安装在壳体翻转支座1341的顶部,翻转驱动电机1342的输出轴与翻转头1343相连接并能够带动其翻转180度,翻转头1343的下端部位设有壳体翻转槽。

如图3所示,压壳分料装置135包括压壳分料驱动气缸1351和分料压块1352,压壳分料驱动气缸1351的输出轴与分料压块1352相连接,压壳分料驱动气缸1351能够带动分料压块1352垂直插入到壳体上料输送带132内。压壳分料装置能够让相邻两个电容壳体分开,逐个输送。

如图3所示,壳体检测挡料装置136包括检测挡料驱动气缸1361和检测挡料块1362,检测挡料驱动气缸1361的输出轴与检测挡料块1362相连接,检测挡料驱动气缸1361能够带动检测挡料块1362垂直插入到壳体上料输送带132内。

如图3所示,壳体翻转挡料装置137包括翻转挡料驱动气缸1371和翻转挡料块1372,翻转挡料驱动气缸1371的输出轴与翻转挡料块1372相连接,翻转挡料驱动气缸1371能够带动翻转挡料块1372垂直插入到壳体上料输送带132内。

电容壳体送料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电容壳体在壳体上料输送带132时,检测挡料驱动气缸1361会首先带动检测挡料块1362插入到壳体上料输送带132内以阻挡电容壳体,接着检测升降气缸1332带动检测杆1335向下移动插入到电容壳体的内部一侧,同时压壳分料驱动气缸1351能够带动分料压块1352插入到壳体上料输送带132内压住下一个电容壳体,若当前的电容壳体的一侧面没有限位肋片011,则检测杆1335的上端不会离开检测杆感应器1336,此时电容壳体的方向为所需方向,壳体方向翻转装置134无需动作,等到检测挡料块1362退出后,电容壳体继续由壳体上料输送带132输送至下一工位。

若当前的电容壳体的一侧面设有限位肋片011,此时限位肋片会顶开检测杆1335的下端,使检测杆1335的上端离开检测杆感应器1336,检测杆感应器1336会产生旋转信号,此时翻转挡料驱动气缸1371带动翻转挡料块1372插入到壳体上料输送带132内,检测挡料块1362退出,翻转驱动电机1342能够带动翻转头1343翻转180度,从而将经过翻转头1343的壳体翻转槽中的电容壳体翻转方向,等到翻转挡料块1372退出后,电容壳体继续由壳体上料输送带132输出。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容壳体送料机构的各个电机、气缸、感应器等部件均可通过电脑、控制柜、控制箱等现有的控制设备进行控制,但本实施例并不涉及上面所述的控制设备的结构和电路改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送料时可自动识别电容壳体的方向,能够对方向错误的电容壳体进行翻转,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运行稳定可靠,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实现电容壳体的自动化上料,可满足企业的规模化生产。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