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多色混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6966发布日期:2019-09-17 19:5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人造石多色混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材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造石多色混料设备。



背景技术:

人造石是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填料、颜料混合,加入少量引发剂,经一定的加工程序制成的。在制造过程中配以不同的荒料可制成具有色彩艳丽酷似天然大理石的制品。人造石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具有无毒性、无放射性、阻燃性、不沾油、不污染、抗菌防霉、耐冲击、易保养、拼接无缝及任意造型等优点。

对于具有多种花色的人造石,其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多种不同颜色的人造石荒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以形成多花色的人造石。然而目前的人造石荒料仍然需要人工称重、人工混合,导致每一批次的人造石荒料的配比均不相同,最终的人造石成品的色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造石多色混料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人造石荒料的配比精确、混合充分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造石多色混料设备,包括储料部、称重组件、输送组件和混料组件;所述称重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分料部、称重斗和呈漏斗状的集料部,所述称重斗的数量设有多个,所述分料部的多个出料口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所述称重斗的上方,所述储料部的出料口位于所述分料部的上方;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多个所述称重组件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排布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所述混料组件包括混料器,所述混料器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

作为优选的,所述储料部和所述分料部之间设有振筛装置,所述振筛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筛网和振动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称重斗上设有驱动所述称重斗翻转的翻转电机以及用于称量称重斗内的荒料的重量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称重组件还包括第二输送带和围挡结构,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表面上设有多个沿其输送方向排布的挡料板,所述围挡结构围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坡底端和两侧;所述集料部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坡顶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

作为优选的,所述挡料板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面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挡料板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面的法线方向上的高度为15~25mm。

作为优选的,所述分料部包括本体以及多个呈辐射状地设于所述本体外侧的分料件,所述分料件的末端设有所述分料部的出料口,所述储料部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本体的上方。

作为优选的,所述混料器包括混料腔以及位于所述混料腔内的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混料腔的传动杆以及设于所述传动杆且朝所述传动杆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搅拌杆;所述混料腔上开设有连通于外界的荒料投放口,所述荒料投放口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人造石多色混料设备,其储料部用于储存人造石荒料,荒料从储料部的出料口落入分料部,分料部将荒料分散至多个称重斗,称重斗能够称量其内部的荒料的重量,将不同组合的多个称重斗内的荒料释放至集料部,确保每一次荒料释放的总重量保持一致,多个称重组件的集料部将各自收集的荒料投放至第一输送带,由第一输送带将多种花色的荒料输送至混料器进行搅拌混合处理,实现自动化称重、混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造石多色混料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造石多色混料设备的储料部和承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造石多色混料设备的第二输送带和围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造石多色混料设备的分料部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造石多色混料设备的混料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储料部;2、输送组件;21、第一输送带;3、称重组件;31、分料部;311、本体;312、分料件;32、称重斗;321、翻转电机;33、集料部;34、第二输送带;341、挡料板;35、围挡结构;4、混料组件;41、混料器;411、混料腔;412、传动杆;413、搅拌杆;414、荒料投放口;5、振筛装置;51、筛网;52、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5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人造石多色混料设备,包括储料部1、称重组件3、输送组件2和混料组件4。

称重组件3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分料部31、称重斗32和呈漏斗状的集料部33,称重斗32的数量设有多个,分料部31的多个出料口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称重斗32的上方,储料部1的出料口位于分料部31的上方,每个储料部1内仅储存单一颜色的人造石荒料(下文简称荒料),荒料从储料部1的出料口排出并落入分料部31,分料部31将荒料分散至多个称重斗32内,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分料部31不可能完美地将荒料等份分散至多个称重斗32内,即每个称重斗32内的荒料重量均不相同,因此将不同组合的多个称重斗32内的荒料释放至集料部33,确保每一次荒料释放的总重量保持一致。

输送组件2包括第一输送带21,多个称重组件3沿第一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排布于第一输送带21的上方,集料部33中的荒料下落至第一输送带21;混料组件4包括混料器41,混料器41位于第一输送带21的一端,第一输送带21将多个集料部33排出的荒料输送至混料器41进行搅拌混合。

如图2,具体地,储料部1和分料部31之间设有振筛装置5,振筛装置5包括相连接的筛网51和振动器52,振动器52可以是电动机的主轴上安装偏心块,进而产生振动,筛网51确保进入分料部31的荒料的尺寸均符合生产要求。称重斗32上设有驱动称重斗32翻转的翻转电机321以及用于称量称重斗32内的荒料的重量传感器,称重斗32释放荒料时,翻转电机321驱动称重斗32翻转以排出称重斗32内的荒料。如图4,分料部31包括本体311以及多个呈辐射状地设于本体311外侧的分料件312,分料件312的末端设有分料部31的出料口,储料部1的出料口位于本体311的上方,储料部1中的荒料落入分料部31的本体311上,荒料随即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各个分料件312洒落至分料部31的出料口。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使各个单色荒料更为均匀地被输送至混料器41,称重组件3还包括第二输送带34和围挡结构35。第二输送带34的输送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第二输送带34的表面上设有多个沿其输送方向排布的挡料板341,围挡结构35围设于第二输送带34的坡底端和两侧,集料部33的出料口位于第二输送带34的上方,第二输送带34的坡顶端位于第一输送带21的上方,集料部33内的荒料从其排料口中排出并下落至第二输送带34,荒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至第二输送带34的坡底端,而围挡结构35能够阻止荒料从第二输送带34上洒落,挡料板341在第二输送带34的驱动下由第二输送带34的坡底端运动至坡顶端,与此同时,挡料板341推动一定量的荒料朝着第二输送带34的坡顶端运动,使得荒料能够均匀地铺撒在第一输送带21上。在本实施例中,挡料板341与第二输送带34的输送面垂直设置,且挡料板341在第二输送带34的输送面的法线方向上的高度为15~25mm。

如图5所示,混料器41包括混料腔411以及位于混料腔411内的搅拌件,搅拌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混料腔411的传动杆412以及设于传动杆412且朝传动杆412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搅拌杆413,混料腔411上开设有连通于外界的荒料投放口414,荒料投放口414位于第一输送带21的一端的下方,传动杆412驱动搅拌杆413摆动,进而搅拌混料腔411内的荒料,迫使多种颜色的荒料混合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人造石多色混料设备,其储料部1用于储存人造石荒料,荒料从储料部1的出料口落入分料部31,分料部31将荒料分散至多个称重斗32,称重斗32能够称量其内部的荒料的重量,将不同组合的多个称重斗32内的荒料释放至集料部33,确保每一次荒料释放的总重量保持一致,多个称重组件3的集料部33将各自收集的荒料投放至第一输送带21,由第一输送带21将多种花色的荒料输送至混料器41进行搅拌混合处理,实现自动化称重、混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