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产品塑料废物环保无害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7271发布日期:2019-06-11 23:1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产品塑料废物环保无害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塑料废物环保无害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子产品产生的垃圾也逐渐的增多,其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导致电子产品上塑料材料资源的浪费,不够经济环保,因此需要对电子产品上的塑料材料进行回收处理。现有的电子产品塑料材料处理方式主要为对其进行粉碎后再进行后期的加工,现有的粉碎装置无法对电子产品中的塑料结构进行有效的粉碎,粉碎的不够充分彻底,并且粉碎的过程中塑料结构很容易堆积在一起,影响对其粉碎的效果,同时粉碎的不全面,粉碎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对电子产品塑料结构回收处理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子产品塑料废物环保无害化处理设备。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产品塑料废物环保无害化处理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框体装置、收容于所述框体装置内的研磨装置、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上的筛选装置、位于所述框体装置下方的集中装置、设置于所述集中装置上的第一挤碎装置、第二挤碎装置、位于所述集中装置下方的出料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位于所述回收箱左右两侧的定位块、位于所述回收箱右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横杆,所述框体装置包括框体、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第一弹簧、集中块、位于所述集中块左侧的弹性杆、设置于所述弹性杆上端的斜板、设置于所述斜板上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斜板左侧的移动板、位于所述移动板左侧的定位框、收容于所述定位框内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左侧的第一定位杆,所述研磨装置包括转轴、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的第一弹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板端部的研磨板、设置于所述研磨板上的第四弹簧,所述筛选装置包括移动框、位于所述移动框上的若干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五弹簧上方的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移动框上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移动框下方的连接框、位于所述移动框右侧的管道、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的风机、设置于所述风机上的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固定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下端的滚轮,所述集中装置包括集中框、位于所述集中框上方的进料框、设置于所述集中框上的光滑块、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集中框下方的定位架、设置于所述集中框上的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挤碎装置包括第一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的第一支架、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右侧的挤碎板,所述第二挤碎装置包括第二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上的第二支架、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左侧的推板、位于所述推板左侧的第二弹性板,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架、第三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三电缸上的第三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左侧的出料框、位于所述出料框左侧的挡板、位于所述挡板左侧的第六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电子产品塑料废物环保无害化处理设备能够对电子产品的塑料结构进行充分有效的粉碎处理,粉碎的充分且彻底,同时可以防止在粉碎的过程中防止塑料结构堆积在一起,保证了对其粉碎的效果,同时粉碎方式多样化,在对塑料结构挤碎的过程中可以将集中框内的空气及时的排出,保证挤碎的顺利进行,能够有效的满足电子产品塑料结构回收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产品塑料废物环保无害化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电子产品塑料废物环保无害化处理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子产品塑料废物环保无害化处理设备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框体装置2、收容于所述框体装置2内的研磨装置3、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2上的筛选装置4、位于所述框体装置2下方的集中装置5、设置于所述集中装置5上的第一挤碎装置6、第二挤碎装置7、位于所述集中装置5下方的出料装置8。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11、位于所述回收箱11左右两侧的定位块12、位于所述回收箱11右侧的第一支撑杆1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3左侧的斜杆1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3上方的横杆15。所述回收箱1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1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其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回收箱11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定位块12设有两个,所述定位块1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定位块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12的侧面顶靠在所述回收箱11的侧面上,从而对其起到定位作用。所述第一支撑杆1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斜杆14呈倾斜状,所述斜杆1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3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5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上端与所述横杆15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5的左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16收容于所述连接槽内且与所述横杆15枢轴连接,使得所述连接块16可以在所述连接槽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装置2包括框体21、收容于所述框体21内的第一弹簧22、集中块23、位于所述集中块23左侧的弹性杆24、设置于所述弹性杆24上端的斜板25、设置于所述斜板25上的第二弹簧26、位于所述斜板25左侧的移动板27、位于所述移动板27左侧的定位框28、收容于所述定位框28内的第三弹簧29、位于所述第三弹簧29左侧的第一定位杆20。所述框体21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框体21呈倾斜状,所述连接块16与所述框体21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框体21可以围绕所述横杆15的左端摆动,所述框体21的右表面设有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呈圆形。所述第一弹簧22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22的左端与所述框体2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23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集中块23的右表面顶靠在所述框体21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弹性杆24呈倾斜状,所述弹性杆24收容于所述框体2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斜板25呈倾斜状,所述斜板25收容于所述框体2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斜板25的下端与所述弹性杆2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6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弹簧26的上端与所述斜板25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7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板27收容于所述框体2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斜板25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移动板27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22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板27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28呈空心的长方体且左右表面相通,所述定位框28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板27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29收容于所述定位框28内,所述第三弹簧29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板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20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20的左端与所述框体2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20的右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框28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三弹簧29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20的右端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研磨装置3包括转轴31、设置于所述转轴31上的连接杆32、设置于所述连接杆32上的第一弹性板33、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板33端部的研磨板34、设置于所述研磨板34上的第四弹簧35。所述转轴31呈圆柱体,所述转轴31与所述框体2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转轴31可以在所述框体21内旋转,所述转轴31与电机(未图示)连接,带动其主动旋转。所述连接杆32的一端与所述转轴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板33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弹性板3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板3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所述研磨板34呈弯曲状,所述研磨板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板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研磨板34采用研磨材料制成,所述研磨板34可以顶靠在所述斜板35上,以便对塑料进行研磨处理。所述第四弹簧35的一端与所述研磨板3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35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32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研磨板34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筛选装置4包括移动框41、位于所述移动框41上的若干第五弹簧42、位于所述第五弹簧42上方的固定块43、设置于所述移动框41上的第一过滤网44、位于所述移动框41下方的连接框45、位于所述移动框41右侧的管道46、设置于所述管道46上的风机47、设置于所述风机47上的固定架48、设置于所述框体41上的固定杆49、设置于所述固定杆49下端的滚轮40。所述移动框4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移动框4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其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框体21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移动框4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弹性杆24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框4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23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框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41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通孔411及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三通孔412,所述第二通孔411呈方形,所述第三通孔412呈圆形,所述第二弹簧26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框4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7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移动框41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五弹簧42设有若干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2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五弹簧42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框4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4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21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43的一端与所述框体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42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4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44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411内且与所述移动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44上设有滤孔,可对粉碎后的材料进行筛选。所述连接框45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连接框45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411且与所述移动框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通孔411与所述移动框41的内部相通。所述管道46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412且与所述移动框4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管道46的内部与所述第三通孔412的内部相通。所述风机47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风机47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固定架48呈弯折状,所述固定架48的一端与所述风机4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48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框4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49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杆49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框4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49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滚轮40呈圆柱体,所述滚轮40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固定杆49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滚轮40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旋转,所述滚轮40顶靠在所述斜杆14上。

如图1所示,所述集中装置5包括集中框51、位于所述集中框51上方的进料框52、设置于所述集中框51上的光滑块53、第二过滤网54、位于所述集中框51下方的定位架55、设置于所述集中框51上的第三过滤网56。所述集中框5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51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四通孔511、第五通孔512、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六通孔513及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七通孔514,所述第四通孔511、第五通孔512、第六通孔513及第七通孔514呈方形。所述进料框52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进料框52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511且与所述集中框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料框52的内部与所述集中框51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料框52位于所述连接框45的下方,所述连接框45的下端收容于所述进料框52内。所述光滑块53呈长方体,所述光滑块53收容于所述第七通孔514内且与所述集中框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5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网54收容于所述第五通孔512内且与所述集中框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54上设有滤孔,可供空气穿过。所述定位架55呈l型,所述定位架55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框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55的下端与所述集中框51的下表面平行。所述第三过滤网56呈长方体,所述第三过滤网56收容于所述第六通孔513内且与所述集中框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56上设有滤孔,可对粉碎后的塑料进行过滤。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挤碎装置6包括第一电缸6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61上的第一支架62、第一推动杆63、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63右侧的挤碎板64。所述第一电缸6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电缸6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支架62呈弯折状,所述第一支架6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缸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62的另一端与所述集中框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6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电缸6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缸61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63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杆63贯穿所述光滑块53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63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挤碎板64呈倾斜状,所述挤碎板64收容于所述集中框5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挤碎板64可以在所述集中框51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杆63的右端与所述挤碎板64固定连接,所述挤碎板64与所述第二过滤网54滑动接触。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挤碎装置7包括第二电缸7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71上的第二支架72、第二推动杆73、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73左侧的推板74、位于所述推板74左侧的第二弹性板75。所述第二电缸7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电缸7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支架72呈弯折状,所述第二支架7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缸7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72的另一端与所述集中框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7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73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7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缸71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推动杆73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73贯穿所述集中框51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73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推板74呈长方体,所述推板74收容于所述集中框5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推板74可以在所述集中框51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73的左端与所述推板7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板75呈倾斜状,所述第二弹性板75收容于所述集中框5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性板75的上端与所述推板7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板75的下端顶靠在所述集中框51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

如图1所示,所述出料装置8包括第二支撑杆81、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81左侧的第三支架82、第三电缸83、设置于所述第三电缸83上的第三推动杆84、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84左侧的出料框85、位于所述出料框85左侧的挡板86、位于所述挡板86左侧的第六弹簧87。所述第二支撑杆8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8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81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框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82呈弯折状,所述第三支架8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8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缸83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三电缸83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三电缸83与所述集中框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82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缸8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84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推动杆84的右端与所述第三电缸83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电缸83可以带动所述第三推动杆84左右移动。所述出料框85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出料框85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集中框51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出料框85可以在所述集中框51下方左右移动,所述第三推动杆84的左端与所述出料框85固定连接,所述出料框85位于所述第六通孔513的下方,使得穿过第三过滤网56滤孔的塑料穿过出料框85掉落在所述回收箱11内。所述挡板86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挡板86的右端与所述出料框85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86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集中框51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架55卡扣在所述挡板86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挡板86与所述出料框85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挡板86向右移动时可以挡住所述第六通孔513的下方。所述第六弹簧87的左端与所述定位架55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87的右端与所述挡板86的左端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电子产品塑料废物环保无害化处理设备使用时,首先将需要粉碎的电子产品塑料结构倒入到所述框体21内,且处于所述移动板27及斜板25的右侧,同时处于集中块23的左侧。然后打开与所述转轴31连接的电机,使得所述转轴31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连接杆32、第一弹性板33及研磨板34随之围绕转轴31逆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的研磨板34可以周期性的敲击到所述斜板25、弹性杆24、移动框41内表面、第一过滤网44及集中块23上,从而可以将斜板25、弹性杆24、移动框41内表面、第一过滤网44及集中块23上的塑料敲碎研磨,并且研磨板24敲击在所述斜板25上时,所述弹性杆24的上端向左侧弯曲变形,所述斜板25的向左侧移动且带动移动板27在框体21内向左移动,所述斜板25在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与逆时针旋转的研磨板34相对滑动,以便两者配合对处于其之间的塑料进行研磨,同时研磨板34顶靠在移动框41内表面第一过滤网44上时,所述研磨板34可以向下推动所述移动框41及第一过滤网44,使得所述移动框41及第一过滤网44向下移动,所述连接框45随之向下移动,由于所述滚轮40顶靠在斜杆14上,使得所述滚轮40、固定杆49、移动框41、框体21随之向左围绕所述横杆15的左端向左侧摆动,随着所述研磨板34的旋转离开所述第一过滤网44时,拉伸的第五弹簧42向下拉动所述移动框41,使得移动框41、固定杆49及滚轮40逐渐的向上复位,并且滚轮40、固定杆49、移动框41、框体21围绕横杆15的左端向右侧摆动,所述第五弹簧42的拉力足够使得研磨板34与移动框41内表面及第一过滤网44配合对塑料进行研磨处理,由于所述研磨板34不断的逆时针旋转,从而配合斜板25、弹性杆24、移动框41内表面及第一过滤网44可以对塑料进行有效的研磨粉碎处理,并且由于框体21及移动框41不断的左右摆动,从而带动其内部的塑料不断的左右移动,以便防止粉碎后的塑料颗粒堆积在一起,保证对其粉碎研磨的效果,同时由于移动框41不断的上下移动,以便带动其内部的粉碎后的塑料颗粒有效的移动,使其分散开来。然后打开所述风机47的开关,使得外界的空气被抽入到所述管道46内,然后经过第三通孔412及第一通孔211向框体21内朝左喷出,以便将框体21内的粉碎后的塑料颗粒打散,且移动到斜板25上,方便研磨板34对其粉碎,同时由于移动框41在框体21上不断的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框41向下移动时,所述框体21可以挡住第三通孔412,此时管道46内的空气无法进入到框体21内,从而使得斜板25上的塑料颗粒向右侧移动,当移动框41向上移动时,管道46内的空气可以再次吹到框体21内,以便再次使得塑料颗粒向左侧移动到斜板25的上方,移动框41不断的上下移动可以配合管道46使得框体21内的粉碎后的塑料颗粒不断的左右移动,使其充分的打散,方便第一过滤网44对其过滤及研磨板34对其敲碎及研磨。研磨后的塑料颗粒经过第一过滤网44的过滤后穿过连接框45的内部进入到进料框52内,然后进入到集中框51内,然后分别打开左右两侧的第一电缸61及第二电缸71,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63向右移动及第二推动杆73向左移动,所述挤碎板64向右移动及推板74、第二弹性板75向左移动,直至挤碎板64与第二弹性板75将处于其中间的塑料颗粒挤碎,并且第二弹性板75可以弯曲变形,以便使得第二弹性板75与挤碎板64之间相对滑动,实现对塑料颗粒的研磨,然后第一电缸61使得第一推动杆63及挤碎板64向左移动,直至挤碎板64移动到第三过滤网56的左侧,然后关闭第一电缸61,此时第二电缸71继续使得第二推动杆73、推板74、第二弹性板75向左移动,以便将挤碎后的塑料颗粒经过第三过滤网56的过滤且穿过出料框85集中在所述回收箱11内。为了实现对塑料颗粒充分的挤碎,可以打开所述第三电缸83的开关,使得第三推动杆85、出料框85向右移动,以便挡板86将第六通孔513挡住,通过第一推动杆63及第二推动杆73不断的相对的左右移动实现对塑料颗粒充分的挤碎,直至挤碎的符合需求为止。至此,本发明电子产品塑料废物环保无害化处理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